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针对钛合金超声检测信号中普遍存在的噪声过大、信噪比过低的现象,结合钛合金超声检测信号与材料散射噪声信号的产生特点,构造了一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的一种改进的模极大值去噪算法。该算法利用小波分解中的低频系数来确定信号位置,在高频各尺度系数的对应位置寻找相应的频率信息。以达到提取信号去除噪声的目的。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基本反映超声检测信号的特点,而且此算法对钛合金超声检测信号去噪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中断丝检测信号的特点,研究了小不皮分析在提取断丝特征信号及滤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传统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用小波变换进行前处理 ,然后再通过 LMS算法实现自适应多用户检测。与通常的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算法相比 ,该算法利用了小波变换对小波空间进行了分解 ,信号经小波变换后自相关性会下降 ,收敛速度提高。同时在此分解过程中 ,根据信号与白噪声在不同尺度上的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表现完全不同的特性进行信号的消噪。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收敛速度较快 ,计算量增加较少 ,易于实时实现 ,而且具有良好性能。同时仿真实验表明 ,收敛速度与小波基选择有关 ,对于同一小波基系列 ,小波基的正则性越好收敛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4.
对于导航系统中余度敏感器结构的故障诊断,本文讨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直接比较测量的诊断方法。根据小波变换的时频特性和信号边沿检测的原理,采用小波db5对敏感器的输出信号直接进行六层分解,并在相应分解层上进行重构,根据重构的信号对余度敏感器结构进行故障检测,定位和隔离,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检测出故障,故障的类型和故障发生的时间,而且灵敏度高,对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为余度敏感器结构的故障诊断提出了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粗晶材料超声检测信号的小波变换去噪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多尺度小波分析方法在粗晶材料超声缺陷信号增强中的应用。在分析晶粒噪声和缺陷信号频谱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系数软阈值处理再重构的方法来提高信噪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去噪效果,增强了缺陷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直升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内部关键部件在高强度运行中疲劳裂纹的检测愈发显得重要,常规无损检测技术无法对裂纹的产生与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直升机常用部件材料TB6钛合金进行疲劳断裂试验,使用声发射检测技术采集试验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采用小波能量系数经历图分析方法,综合特征参数经历图分析和小波分析对信号的特征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材料的疲劳断裂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声发射特征量有明显转折点,裂纹开始萌生时可以观察到声发射特征参数和小波能量系数有明显跳变,声发射信号的中心频率随时间推移有向高频移动的趋势,这些特征规律为TB6钛合金部件的声发射动态监测和健康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合成孔径聚焦技术(Synthetic aperture focusing technique,SAFT)通过叠加邻近多道通的回波信息,可增强目标缺陷的信号特征,被广泛应用于超声无损检测领域。对于大深度混凝土结构的无损检测问题,由于超声波的衰减作用明显,传统B扫描及SAFT方法的成像效果均不理想。为提高混凝土超声成像的质量,测定了混凝土中超声波传播的相对衰减系数,引入幅度补偿技术对微弱回波信号进行幅度补偿,然后再对补偿信号进行SAFT成像处理,进一步增强了超声成像效果。人工混凝土块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方法比传统成像方法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底部缺陷反射更加清晰,同时内嵌铁管及木块的实验均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利用小波神经网络辨识非线性系统多模型故障的方法。证明了状态估计误差渐近收敛到零,同时证明了如果激活函数满足持续激励条件,辨识器参数将趋于理想辨识器参数。分析了多模型辨识结构,并将小波神经网络作为辨识器应用于多模型故障检测。给出了小波神经网络进行非线性系统逼近的实例,用小波神经网络辨识器对多故障模型检测进行了仿真,证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超声检测原理出发,针对超声检测中近场区内缺陷难以准确定量的问题,利用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通过对不同换能器进行频谱分析,计算各换能器声轴线上声压分布曲线,并进行对比实验,探讨了超声检测中声轴线上声压分布的一般规律。为提高超声检测的可靠性,并最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窄频带超声检漏系统,它能明显地区分环境干扰噪声与泄漏信号,其性能明显优于宽频带系统,在泄漏检测中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粗糙表面超声探伤耦合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超声探伤中,经常遇到测试面较粗糙。如用常规耦合剂时,其耦合剂损耗大,声能透过率低,探伤效果较差。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合在粗糙表面上进行超声探伤的耦合剂,其声学性能优于其他类型的耦合剂,应用到球墨铸铁曲轴超声探伤中,效果很好,由于其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使用损耗小,可较大地提高超声探伤灵敏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线圈法漏磁探伤的信号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标量磁位计算圆柱形点缺陷的漏磁场,然后计算穿过式线圈及旋转式线圈探测点缺陷的漏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分析这些检测信号的特性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用阻抗均匀过渡法研制高分辨力换能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辨力是超声探伤用换能器的关键指标,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机械阻抗均匀过渡法提高换能器分辨力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传统的超声波速分级基础上,通过对超声信号的小波变换及频谱分析,提取不同频段的超声波动力学参数,综合考虑超声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采用系统聚类和逐步回归法确定分级因素、归一化后的多元线性回归法确定分级模式,建立了基于小波理论的岩体质量声波多参数分级方法.经过对比分析,证明新方法可提高声波岩体质量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介绍红外无损检测的原理、检测系统的组成以及此技术在飞机探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探伤经验对钢结构桁架相贯线焊缝的超声波检测进行了研究。运用缺陷反射回波的包络线法,分析了相贯线焊缝缺陷的性质,总结归纳了一些典型缺陷反射回波的规律,对其它类型焊缝缺陷的定性也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空气耦合式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完全非接触、无损伤的特点,可用于传统超声检测手段难以适应的场合。本文介绍了空气耦合式超声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难点,总结了该技术近几年的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该技术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在超声探测中,为了获得信号最大响应幅度,通常都选用传感器的谐振频率作为探测频率.然而,这样会给探测信号带来较严重的振铃效应,影响反射信号的识别与提取,从而降低探测分辨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滤波方法,有效地对不理想的超声传感器频响特征进行了补偿.首先基于系统辨识算法建立了发射和接收传感器的离散传递函数模型,然后通过一个数字补偿滤波器建立补偿模型,用于抑制传感器的振铃效应.对这种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实验验证,通过水浸测试获得传感器的标定数据,并基于这些数据建立补偿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底面反射信号能够从原混叠信号中被清晰地识别.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激光-超声旋涡测量技术的特点。详细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两种实用测量技术(超声脉冲信号法和超声连续信号法),并给出了细长三角翼和函道风扇流场的应用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0.
The high controllability and high resolution control of linear ultrasonic motors depend on effective control of driving signals.For a goo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tep control which the driver output turned off and on was used.Therefore,a novel dual PWM topology structure ultrasonic motor driver was designed and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rcuits,two kinds of hardware turned off methods named methods A and B were discussed.The differences of the voltage applied on motor by different methods were figured out.Finally,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clean room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step characteristic by different turn off method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eplength was 230 nm by method A and 125 nm by method B,while cycles of driving signals were 6.The method B has a smaller steplength when cycles are 6.The average steplength varies in non-linear while driving cycles changing.The steplength varies approximately in linear while voltage amplitude changing.Therefore,method B is better to implement step control,because it gets a better control in positioning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