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机部第五技术交流站在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召开了水剂清洗交流会。五○三厂、一一三厂、五一一厂等十个单位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参观了一二五厂、五○三厂的水剂清洗工艺现场;会上展出了一二五厂设计制造的摆洗机和北京洗涤剂厂生产的五种洗涤剂样品,与会代表就清洗剂的配方、  相似文献   

2.
我所承制的某型号批产后产量激增,为了保证完成生产任务,成立了该型号的生产专线车间。该车间生产的零件以关键零件和难加工零件为主,需要满足年产1500套零件的批生产要求,在工艺改进的同时,也需要保证机床设备的同步更新,软、硬件相互配合才能更好的保证批生产的顺利进行。在此情况下,我所组织进行了各类机床选型的调研,包括加工中心、铣床、车床、磨床、线切割等机床。本文总结了笔者在参与本次五轴加工中心选型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简讯(五)     
波音喷气飞机最新生产情况BoeingDeclarestheLatestAircraftProduction波音公司日前公布了其喷气飞机最近的生产形势,以及最新月交付量和季度交付量。今年6月份,波音飞机交付量达61架,创月交付量历史最高记录。这61架飞机包括16架传统型B737客机;17架新一代B737飞机;2架B747,5架B757;5架B767;8架B7776架MD-SO/gO以及两架MD-11。波音在今年第二季度的交付量为139架飞机,创季度交付量最高记录。而今年上半年,波音已共计交付247架飞机。波音季度飞机生产交付一览:(注:"制造量"包括在飞行实验阶段的飞机;库存量为累计…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哈飞公司基于PDM的一体化三维工艺设计系统已经在新型号上线应用,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二维工艺设计与工艺数据管理的理念,实现了新型号设计制造更改过程的一体化、三维工艺数据的结构化、工序和资源的标准化管理。同时,通过PDM系统与数字化生产制造执行  相似文献   

5.
我厂生产的一个用LC4合金制造的零件,要求机械性能很高,需进行淬火和时效。目前多采用单级时效工艺,即120±5℃保温24小时或140±5℃保温16小时。这种工艺周期长、生产效率低,我们采用分级时效工艺,经大量的试验及多次生产考验,证明此工艺是合理的,行之有效的,现在已用于生产。一、分级时效工艺 LC4是高强度铝合金,在低温(100~120℃)时效可以获得高的强度和延伸率,在高温(160℃)时效可以获得高的抗静应力持  相似文献   

6.
史晓健  乔立红 《航空学报》2007,28(1):240-244
 针对工艺设计中更改活动的原因及特点,分析了工艺更改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军工制造企业研制生产的特点,研究了基于工作流理念建立工艺更改过程的建模方法与控制方法,提出一种基于PDM进行工艺更改过程管理的方案。在PDM软件—TeamCenter Engineering系统中建立了支持工作流的工艺更改过程模型,实现了工艺更改过程的自动运行,同时,通过PDM系统能对工艺更改流程和更改文档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成飞数控通过建立数字化车间综合集成环境,围绕核心价值流程实施多部门综合协同变革,使成飞数控在生产组织管理及流程优化、工艺设计、生产计划管理、生产过程管控及制造资源保障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8.
航空航天部科学技术研究院于1988年11月1日至6日在湖南召开了航空工艺检测技术研讨会。会议对航空工艺检测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认真充分的讨论。 会议代表一致认为航空工艺检测技术对保证产品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某一产品没有完善的检测工作就不可能获得高质量高效益的产品,也不可能提供改进工艺、改进设备的确切依据。工业发达国家已在实践中认识到这一点,因而很重视建立与产品精度等级相应的检测能力。希望我部及各单位领导对工艺检测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转包生产,各单位领导已开始对工艺检测工作有所重视,但在各工厂的生产中工艺检测工作尚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工艺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全面,未能把工艺检测工作摆在适当的位置;2.工艺检测工作缺乏相对的独立性;3.工艺检测设备陈旧,生产现场条件差,对进口设备仪器认真消化、吸收、开发不够,没有  相似文献   

9.
冷镦挤螺母是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其特点是:材料消耗小;零件强度、光度、精度高;专业化冷压加工,生产效率高。我厂采用这种工艺方法生产螺母已有十多年历史,生产螺母近五千万件。通过生产实践和技术攻关积累了一些资料,现总结如下,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叙述了多向模锻的工艺特点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导弹喷管的多向模锻工艺为例,重点分析了在水平分模多向模锻时,毛坯形状、金属体积分配和毛坯定位对金属成形的影响;阐明了水平分模多向模锻时金属流动的特点;分析并论证了变形力及合模力的计算方法。本试验研究为多向模锻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针对航空发动机机加工艺执行可视化应用技术,结合实际工程需要及基于模型定义技术,研究了基于模型定义的机加工艺执行可视化表示方法,并对机加工艺执行可视化工艺文件生成技术进行了研究。机加工艺执行是工艺规程设计在生产现场的进一步延伸,旨在协助现场人员更好地执行工艺规程所规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重要领域 ,但其成型过程难以控制 ,生产成本高。建立智能化在线监控系统 ,有效地调整生产工艺、科学设计 ,可提高生产质量 ,降低成本。除生产工艺智能化外 ,还需建立材料结构的智能化体系。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智能制造和生产系统 ;智能材料与结构 ;智能材料工艺与结构系统中的传感器及人机界面在智能材料工艺与智能材料结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航空电整机产品装配线的生产效率,应对航电整机产品装配工艺复杂,批量小、品种多的特点, 应用精益生产理论对航电整机产品装配产线进行优化研究。本文以航电整机产品装配工艺为分析依据,以装配 工艺、空间占地、人员数量为约束条件,通过运用价值流分析定位产线改善目标;通过工时平衡分析和操作标 准化方法改进装配工艺;在改善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物料传送线、设计流转料箱等方式,重新布局产线和 改进装配设备,使得产线产能提高60% 以上,对航电整机产品的现代化生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2524-T3板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薄板的搅拌摩擦焊对接工艺,优化了对接焊的工艺参数,获得了焊接工艺窗口及最优工艺参数.在最优工艺参数下生产的对接焊件具有良好的质量外观,焊件的变形量和焊缝减薄量极小;焊件的X射线检测结果表明焊件内部质量良好,没有在照片上发现缺陷;金相组织分析显示,焊缝横截面组织均匀致密;焊接接头静力拉伸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焊缝抗拉强度的平均为397 MPa,为母材抗拉强度的90.4%.  相似文献   

15.
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于1988年4月1日至6日在空军5718厂召开第五届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单位23个,代表33名。与会人员中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学者,经营有方的企业领导人、年富力强的中年工程技术专家和思想开拓的青年知识分子。会议邀请了广西省科协、广西航空学会领导。会前征集论文38篇,会上交流28篇。论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飞机制造工艺的现状和水平。其内容有工厂近年来的生产经验总结;航空工艺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飞机工艺基础理论研究以及有关新机研制的综合评述、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等。这些论  相似文献   

16.
缘条类零件的增量成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波音737-700飞机垂尾后梁缘条零件为例,介绍了增量压弯成形技术在缘条类零件生产中的应用;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研制了专用成形设备,设计了专用成形模具,通过工艺试验,确定了成形工序及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提升企业技术实力的有效手段.各种信息化系统为企业的产品数据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业务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 PDM是企业设计数据,如产品设计数据、工艺数据、设计资源等数据的管理平台.基于PDM设计工艺,建立结构化工艺设计系统——通过将工艺信息进行结构化分解,并使用数据表对工艺结构化信息进行存储,工艺设计完成后,通过数据整理,依据报表模板生成工艺报表,能够实现工艺数据与PDM的紧密集成,并且可实现对设计数据的继承;实现设计数据直接在工艺中贯彻;实现对工艺数据的基于工艺属性的统计;实现与MES/ERP系统集成等.  相似文献   

18.
<正>制造工艺和装备是航空发动机技术的核心,与航空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密切相关,决定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设计能否变为成功的产品,是构建航空强国的重要基础。先进工艺技术贯穿在航空发动机的整个研制生产过程甚至全寿命周期,装备是工艺技术的载体,只有掌握了先进的工艺和装备技术,才能满足制造高性能、新型航空发动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线束企业目前线束工艺缺乏有效校验、设计效率低、生产过程管理和技术状态控制薄弱的现状,在分析航空线束工艺设计和制造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数字化制造系统,利用信息技术为工艺设计提供智能辅助支持,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显性化管理和对技术状态的有效控制。通过建立数字化制造系统,在提高线束工艺设计的效率、加强对工艺文件的技术状态管理、提升对线束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并通过实例验证系统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正>旋压成形技术在成形壁薄、质轻、高强度、高精度、良好的抗疲劳性能的回转体零部件上的工艺优势不可替代。航空航天产业促进了旋压技术的工艺深化,给专用旋压设备的研制提供了契机。旋压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对旋压机床的精度、功能性、可靠性及自动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力旋压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强力旋压成形及其优势强力旋压作为近代塑性加工中的一种新工艺,在生产薄壁高精度回转体零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