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在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发射记录中,如今已经创下连续发射35次的战绩。当提到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这三位"老伙计"时,情有独钟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运载火箭系列的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亲切地称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10,(2):3-6
<正>9.选择良辰美景出征要使嫦娥1号精确入轨,仅仅依靠足够的速度是不够的,在进行轨道设计的同时还要选择好嫦娥1号的发射窗口。链接:发射窗口是指运载火箭发射比较合适的一个时间范围,即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它是根据天体运行轨道条  相似文献   

3.
双月 《中国航天》1994,(6):18-19
一九九三年发射的卫星轨道参数本文用表格形式列出了世界各国在1993年内发射的卫星的轨道参数,主要包括:卫星名称、发射日期、运载火箭的名称,卫星运行轨道近地点与远地点的高度、轨道倾角及周期的参数。表中所列参数均引自《空间飞行》月刊1993年4月~199...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现有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装置,以带翼的三级固化运载火箭分析模型为依据,探讨机载火箭发射小型低轨卫星的可行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3,(6):3-4
本刊讯 5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 子夜,高高的卫星发射塔架,耸立着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和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按预定发射计划。25日0时34分,火箭托举着北斗一号  相似文献   

6.
地面系统用于支持和保障火箭的发射与试验,对火箭的使用性能、发射能力、发射场配置及工作流程等有重要的影响。调研了国外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现状,总结了国外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趋势。从快速发射、简易发射、安全发射、自动发射和通用发射等方面提出了地面系统发展思路和主要关键技术,为我国后续运载火箭地面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赵晶  谢奇勇 《航天》2014,(12):22-25
时下,“探火”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前不久,印度PSLV-XL火箭发射的“曼加里安”火星轨道探测器顺利进入火星椭圆轨道一事,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根据深空探测发展路线图,我国在加紧实施月球探测任务的同时,即将踏上全面探索深空奥秘的历史征程,包括火星在内的多个深空探测任务将逐步推进。随着我国探月工程的圆满实施,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研制的运载火箭已经具备了深空探测能力,能够执行火星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运载火箭发射要求也呈现多样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经历三步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经全面建成。CZ-3A系列火箭承担了北斗工程全部发射任务,该工程对火箭倾斜同步转移轨道(IGTO)、中圆转移轨道(MT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新类型轨道要求。介绍了该类轨道特点,讨论了火箭发射方案、发射轨道设计及高空风双向补偿方法。实际飞行考核充分证明了发射轨道设计的正确性,设计方法确保了北斗工程全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北斗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钱航 《航天员》2014,(5):70-71
正如物理学产生研究最大对象宇宙学和最小对象粒子物理学一样,今天火箭技术也正在朝两个看似不同的方向发展。即一个朝着更庞大的火箭发展,如美国私人太空公司SpaceX公司的重型“猎鹰”运载火箭,其设计的最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50hE,而NASA的SLS运载火箭的最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70吨;另一方向是,NASA积极支持私人公司投身航天器发射行业,越来越多创业公司可以发射小型通讯卫星的航天器,其最大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几十到几百千克。  相似文献   

10.
陈立 《航天》2012,(7):8-9
6月16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零窗口把作为追踪飞行器的神舟九号飞船精确送人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30千米、轨道倾角为42。的运行轨道,与天宫一号的距离为10000千米左右。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小型全固体运载火箭的技术特点和主要型号的性能水平;分析了小型运载火箭用固体发动机的当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12年9月19日3点10分,中国用长征3号B改进I型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14、15颗北斗导航卫星,将其准确送入中圆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二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2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欧洲新一代运载火箭阿里安-6在法属圭亚那的新发射台选址确定后,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期望该型火箭能在今年7月进入"设计冻结"阶段。阿里安-6是欧洲为将来更好地适应迅速发展的商业发射市场,同时为欧洲政府提供更优的卫星发射服务而研制的新型低成本运载火箭。尽管阿里安-5运载火箭占据了全球发射市场的50%,但政府每年仍需拨付1.2亿欧元才能使其收支平衡。另外,欧洲已经受到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低成本发射服务,以及中国、俄罗斯、印度等国研制低成本运载火箭的严重威胁。阿里安-6运载火箭的研制费  相似文献   

14.
Peeb.  C  辛平 《上海航天》1989,(5):9-11
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之后,美国便竭力要为空军和民用用户提供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这些运载火箭包括“阿特拉斯”Ⅱ、“德尔它”Ⅱ、“大力神”Ⅳ,以及新研制的大推力先进运载火箭(ALV)和航天飞机C.与此同时,美国还正研制一种飞行轨迹全然不同的小型运载火箭——“飞马座”空中发射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5.
周威 《中国航天》2004,(12):26-26,29
上世纪70年代,前苏联为了将运载火箭发展成为小、中、重型全系列标准型运载火箭.将11K77型火箭(即现在的天顶2)纳入中型运载火箭系列发展计划。这样,11K55、11K77和11K37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运载火箭。这三种火箭共用相同的推进系统、控制系统、助推级、上面级以及火箭准备与发射设施。  相似文献   

16.
美空军发射X-37B飞行器简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2010年4月22日,美国空军利用宇宙神5运载火箭将X-37B"轨道试验飞行器"(OTV)送入近地轨道。X-37B是美国研制建造的第一种可重返大气层并水平着陆、执行在  相似文献   

17.
深空机动对运载火箭发射火星探测轨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长征(LM)运载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转移轨道时,因低温入轨级最长允许滑行时间及测控限制,有效发射日期窗口亟需拓展的问题,采用主矢量理论结合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QP),研究了探测器深空机动(DSM)对优化运载火箭发射火星转移轨道的作用。在发射直接转移火星探测轨道算法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包含引力影响球(SOI)内近地及近火飞行段后,采用主矢量获取深空机动最优猜测初值的分析算法,通过直接使用探测器近火点目标轨道参数优化运载火箭发射轨道,研究对比不同优化目标及设计约束下深空机动的分析结果,证实深空机动对降低转移轨道总发射能量需求、拓展发射日期窗口的高效性;该算法已应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1999,(11):28-28,31
印度目前正在抓紧研制它的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准备用其打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这从一方面表明了印度要在下个世纪成为航天大国的决心。GSLV运载火箭不仅发射价格诱人(每次发射9000万美元),而且将使印度在国产静地轨道通信卫星发射方面实现自主。印度运载火箭的发展走的是一条循序渐进的路线。1980年,印度用卫星运载器(SLV)3运载火箭发射了35公斤重的罗希尼1B卫星,从而使它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中国和英国之后第七个具有自己的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印度在运载火箭方面最新的成果是研制…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航天运载火箭事业发展需要以及承接外星发射任务的增加必须提高运载火箭发射工位的发射频率为依据,提出研制运载火箭总装运输起竖车液压系统的必要性;论证了实现运载火箭总装运输起竖车液压系统的技术途径、系统组成、功用、性能及今后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20.
二、一次性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尽管实现可重复使用是航天运载器技术发展的目标,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航天发达国家也在通过一系列计划推动这一目标的早日实现,但由于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难度大,牵涉的关键技术多,所以近期还无法取代一次性运载火箭。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仍会继续重视发展和改进一次性运载火箭,并以其为主执行各类航天发射任务。与此同时,各种型号的一次性运载火箭将在提高运载能力和可靠性的同时,着力降低发射成本。(一)航天发达国家的主流一次性运载火箭仍在纷纷更新换代,大直径、少级数和大运载能力是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