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5月17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H.R.4310)的修正案.由美国众议院议员、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副主席Adam· Smith先生提出的该议案,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美国对部分商业卫星的出口限制,但是明令禁止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个别国家出口任何卫星及其相关部件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段康 《中国航天》2013,(1):55-57
2012年12月20日和21日,美国众、参两院相继表决通过了《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2013年1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该法案,标志其正式生效。该法案中包括了卫星出口控制改革的相关内容。2012年3月,美国众议院首先提出《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HR4310)。4月18日,美国防部、国务院发布了《航天出口管制政策风险评估》报告,对卫星及相关物项的出口管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11,(12):42-42
根据10月31日签署的协议.越南将从日本购买两颗X波段雷达对地观测卫星。这是日本首次实现遥感卫星出口。卫星将采用日本电气公司(NEC)研制的新型“新系统体系先进观测卫星”(ASNARO)遥感卫星平台。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NPO Mashinostroenia设计局20年前开始研制的"秃鹰"(Kondor)对地观测卫星,预计2013年3月29日发射升空。卫星设计携带一个可穿透云层的雷达天线。卫星及其提供的数据将用于俄罗斯和国外客户。卫星质量为1 100kg。2006年,有报道称俄罗斯与巴西、阿根廷讨论了Kondor-E卫星出口事宜。2009年,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9,(2):47-47
日本H-2A火箭主承包商三菱重工株式会社1月12日宣布,H-2A火箭将在2011年发射“韩国多用途星”(KOMPSAT,又称“阿里郎”)3光学对地观测卫星。这是该火箭首次赢得重要的国外卫星发射合同。去年12月2日,日本卫星制造商三菱电气株式会社宣布赢得了首份大型卫星出口订单,将为新加坡和台湾建造“中新”2通信卫星。这样一来,日本在商业发射和卫星出口领域就都取得了重要突破。  相似文献   

6.
许斌 《中国航天》2012,(10):12-12
9月29日12时12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并将其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航天出口的第一颗在轨交付的遥感卫星,实现了我国遥感卫星出口零的突破. 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国家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周武胜在发射现场指挥发射.委内瑞拉科技部副部长马努埃尔·费尔南德斯一行观看发射.  相似文献   

7.
2012年9月29日中午12时12分,"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在酒泉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是中国首次向国际用户提供遥感卫星整星出口在轨交付服务。10月2日,卫星成功拍摄并下传高精度影像。  相似文献   

8.
国合 《航天》2011,(9):10-11
曼谷当地时间7月9日下午,中国首次出口泰国的环境减灾卫星地面站工程——"朱拉蓬公主卫星接收站"投入正式运营,泰国公主朱拉蓬出席在泰国农业大学举行的环境减灾卫星泰国接收站命名暨开业典礼,并亲自启动按钮。  相似文献   

9.
周威 《中国航天》2003,(2):27-30
中国航天自1985年宣布对外承揽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以来,已历经17个春秋。从早期艰难的市场开发,抓住市场机遇,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到积极开拓市场和在逆境中求发展,曾达到7%-9%的市场份额,再到商用运载火箭供大于求,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直到当前美国全面禁止美制卫星出口至中国发射,使中国商用卫星发射服务濒临被挤出世界发射服务市场的边缘,笔者认为,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始终影响着中国商业卫星发射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反卫星卫星几乎是跟卫星同步发展起来的,俄罗斯既是最早发展卫星技术的国家,也是最早发展反卫星卫星技术的国家。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小卫星的出现而发展起来了小卫星编队。小卫星编队的目的是用编队分布式概念来实现通信、侦察和导航等任务,进而用若干个小卫星虚拟一个大卫星。小卫星编队和反卫星卫星产生于不同时代和不同目的,本来是不相干的问题,却出现了巧合。笔者认为,反卫星卫星是小卫星编队的一种特殊应用,小卫星编队的关键技术是反卫星卫星技术的基础,可以说,掌握小卫星编队技术的国家,就具备了反卫星卫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12年2月7日,美国卫星产业协会(SIA)主席帕特里夏A.库伯女士在国会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出口控制、军售和改革:平衡美国利益”听证会上,代表美国卫星产业就美国正在进行的出口控制改革提交了书面证词。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性突破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是从1966年开始的.在攻克了卫星姿态控制技术、卫星再人防热技术和卫星回收技术等一道道难关后,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终于由长征2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它在轨道上运行了3天,11月29日按预定时间返回了中国大地.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2010,(10):55-55
移动卫星服务商铱通信公司10月4日宣布.它已同9家银行签订了18亿美元的贷款协议.以解决其下一代卫星星座项目的资金问题。法国出口信贷机构外贸信贷保险公司(COFACE)为这笔贷款提供了重要的担保支持。铱公司“下一代铱”星座的卫星正在由法意合资的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建造。由COFACE担保的贷款有15.37亿美元采取4.96%的固定年利率,  相似文献   

14.
文章回顾了作为人造地球卫星重要分支的遥感卫星及其相关的遥感技术和遥感产业的国内外发展历程,结合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新时代发展需求,分别针对高端卫星和商业卫星,探讨我国卫星遥感系统发展进阶路径,提出值得关注的重大技术方向,旨在为卫星系统规划、遥感载荷部署、卫星应用拓展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结合卫星导航及北斗卫星发展状况,分析北斗卫星导航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介绍国内卫星导航标准现状,提出我国卫星导航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与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与卫星导航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标准化工作,梳理卫星导航应用相关的国际标准现状,提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国际标准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恩 《中国航天》1996,(11):16-17
斯波特图像公司十年成绩显著文恩斯波特图像公司在过去的10年中已发展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地理信息系统销售商,主要经销斯波特卫星所获取的图像,业务遍及全球,85%的收入来源于出口。在1986~1995年的10年中,斯波特图像公司总收入达15亿法郎,其中近7...  相似文献   

18.
多国部队在海湾战争中使用了10多种不同型号的军事卫星进行战略战术武器配套作战,这些卫星在提高武器系统的效力和战斗力方面,起到了“力量倍增器”的作用。本文对美国的军事卫星分别予以了介绍,第一部分为侦察卫星;第二部分为通信卫星;第三部分为海洋监视卫星、预警卫星、气象卫星和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小卫星的发展特点及目前小卫星的市场需求。在分析卫星设计思想变化的基础上,对近期小卫星技术在遥感、通信、军事、科学实验和技术论证以及空间探测领域的发展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小卫星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现况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16颗北斗GEO导航卫星,并顺利入轨运行,这标志着区域覆盖的北斗卫星星座能够为亚太地区提供稳定连续的导航定位服务。文中主要综析了这16颗北斗卫星构成的区域覆盖星座的基本技术参数,给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概况和研制北斗卫星信号接收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