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四节 航天飞机上的炎黄子孙 在20世纪中国航天员登上太空之前,人类遨游太空的幸运儿当中,有一位是炎黄子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后裔,是海内外华夏儿女的代表。这位航天员是谁,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2.
海底的"太空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丹 《太空探索》2003,(9):24-25
航天员“上天”不足为奇,航天员“下海”却不多见,而且还要在海底过“太空生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跟我一起去看看美国航宇局设置的特殊培训科目——海底航天试验。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15日,随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杨利伟成为中国第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然而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呢?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又是经过怎样的特殊训练被培养出来的呢?日前,记者有幸进入中国航天员训练基地.零距离感受了中国航天员的训练生活——  相似文献   

4.
高歌 《太空探索》2004,(2):12-15
神箭刺蓝天、神舟游太空。当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进入太空,炎黄子孙从此步入裁人航天新时代的时候.人们无不对发射“神舟”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火箭感到好奇:这种威力无比、拿誉世界的运载火箭是如何制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记者:您是如何成为一名航天员的?请谈谈您的成长经历。为什么历史选择了您成为我国第一位航天员?
  杨利伟:我当飞行员时就知道世界上有航天员,因为飞行员毕竟是离航天员最近的一种职业,至于自己是否能够成为航天员,当时真的是不敢想。我们国家的载人航天工程是1992年立项,虽然立项了,但最初整个项目主要是从科研的角度来做。那时候国外的航天员有很多是从战斗机飞行员中选拔的,当航天员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朦胧的想法,毕竟,当时我们国家的航天科技水平还没发展到这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上一期,我们报道了俄罗斯航天员谢列布罗夫和日本航天员毛利卫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8届“国际青少年宇航员组织大会”的消息。两位航天员非常热衷科普工作,与我刊田副主编建立了友谊。为了让读者对这两位航天员有更多的了解,特组发两篇文章,以飨读者里 —编者  相似文献   

7.
金兑 《太空探索》2005,(8):18-19
今年七月中旬,由中国宇航学会与美中航空历史遗产基金联合主办的“杜邦·美国航天员中国之旅”活动,主题是“科技、和平、友谊”,目的是宣传中国航天所取得的成就、普及航天科技知识、促进人类和平开发空间、推动中美航天界的友好交流。本刊特介绍应邀访华的三位美国航天员,与读者共识。  相似文献   

8.
日月 《太空探索》2010,(3):54-55
“阿波罗”16号登月航天员约翰·扬,是美国航天史上航天员生涯最长、执行任务最多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颇有传奇色彩的航天员:他曾经六次进入太空,两次去过月球(一次为绕月,一次为登月)。人称约翰·扬工作、睡觉、吃饭、呼吸均与太空飞行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25日21时33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七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这一刻,举同欢腾!神七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你对它了解有多少?相对神六而言,神七不再有两对而只有一对“翅膀”——太阳能帆板。外观变化的同时,神七所承载的任务更让人充满期待——航天员出舱、满载三名航天员、众多第一次空间实验。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8月,我国将择机发射神舟九号飞船。神舟九号将载着3名航天员,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手控交会对接,以全面验证交会对接技术。另外,神舟九号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内,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目前,谁能成为神舟九号飞船的航天员被广泛关注,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能否亮相更值得期待。如何选拔和培训航天员,男女航天员相比有什么优劣和载人航天的意义等,也成为公众议论的热点、焦点问题。本刊特选辑数篇文章编成"人在太空"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根据美、俄两国的航天协议,今年11月,一名俄罗斯航天员将参加发现号航天飞机的飞行。这是两国首次交换航天员,参加对方的载人航天飞行。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季托夫和克里卡列夫,自1992年11月以来,一直在美国休斯顿的约翰逊空间中心进行选拔训练。谁作为主航天员参与发现号航天飞机飞行,谁作为候补航天员,将在今后2~3个月内决定。在以往的历次有外国航天员参加的航天飞机飞行中,外国航天员只限于操作有效载荷,并授予有效载荷专家的称号。但对于俄国航天员,却破例作为任务专家,可以操作航天飞机的各种系统。 11月联合飞行小组的指令长、美国航天员C·博尔登希望这次飞行  相似文献   

12.
近日,加拿大航天员史蒂夫·麦克莱恩被任命为加拿大航天局局长。麦克莱恩1983年12月入选加首批6名航天员,为美国航天飞机用的“加拿大臂”机械臂项目做过重要贡献。他曾任国际空间站首席科学顾问和加航天员计划主任,曾参加过美国航天飞机的飞行,是加第二位进行太空行走的航天员,此前曾担任加航天局首席航天员。加有关官员称,麦克莱恩是当代英雄,颇受学术界、工业界和国际合作伙伴尊重;任命他为局长表明加政府要利用该国的航天科技使加拿大成为航天领先国家。  相似文献   

13.
早在“阿尔法”国际空间站计划确定后,为此服务的航天员的培训工作即已着手进行。到目前为止,谁将成为“阿尔法”国际空间站头四批“公民”已经确定。在国际空间站建站初期,每次有3名航天员在轨工作,其中必须指定一名指令长。而在此之前,美俄在国际空间站乘员组由谁担任指令长的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有消息说,早在1996年底,美国航宇局曾单方面宣布由美国人W·谢泼德担任首次空间站飞行的“头人”,这一决定理所当然地遭到俄国人的强烈反对。俄罗斯人反对自有他的道理,因为他们认为空间站建造初期在空间运行的主要是俄罗斯的设施,因而,由俄罗  相似文献   

14.
广西读者佟斌问飞船上天的次数有限,有许多没有机会参加飞行的航天员以后会从事什么行业呢? 四方帽博士答::因为飞船的一次飞行任务只能是一个或几个航天员上,这就有个选择的问题,就有个相对的排序。不等于这次没参加飞行,就是不合格。关于飞行乘员组的安排,不是“单打一”的。一般是“上一组、备一组、再备一组”,三个乘组形成一次飞行任务的梯队。这个梯队中的航天员都参加飞行前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和任务准备,都做好“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蔡洋 《太空探索》2023,(1):16-19
<正>2022年11月29日,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不久,3名航天员飞入“天宫”,在太空中首次同时出现6名中国航天员的身影。与此同时,太空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国外商业空间站建设蓄势待发。可以说,未来在轨工作生活的人必将越来越多。专业航天员和太空游客会经历哪些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为支持更多人在轨,科研人员需要攻克多少技术难关?我们不妨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经费不足,哈萨克斯坦国家航天局局长穆萨巴耶夫已表示,该国已无限期推迟派航天员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登上国际空间站的计划,他没有透露与俄方签订的合同规定的具体费用是多少。他表示相信哈国最终仍会实施这项计划,但没有给出具体时间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表示,哈国航天员腾出的位置将由一名俄航天员或一位太空游客填补。哈俄两国于去年11月签订了2009年秋送一名哈方航天员造访国际空间站“俄方舱段”的协议。  相似文献   

17.
飞船安稳落地后,训练有素的搜索救援人员会以最快的速度为航天员打开舱门。有幸第一个进入舱内与航天员见面的人会是谁?他是——医生,为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的特殊医生。  相似文献   

18.
见面会上,杨利伟、聂海胜、刘竹生和戚发轫先后为大家作了精彩的报告。听完航天专家和航天员的报告,到了提问时间,台下的航天“追星族”们迫不急待地向航天员和航天专家提出了他们早已准备好的问题——“我经过培训能开飞船吗?”“中国什么时候选拔女航天员?”“变轨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9.
徐菁 《太空探索》2005,(5):46-48
“天旋地转,惊骇无比!”这是在美国零重力公司2004年9月向公众推出的一项商业旅游新品——“失重飞行一日游”中所能感受到的。尝试了失重飞行之后,虽然游客们谁都没用“愉快”二字形容这次奇异的旅行,但他们无一例外地承认自己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原本只有航天员才有机会体验到的太空失重状态。  相似文献   

20.
太空行走的训练经验 75.国外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有何经验? 国外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的一般性经验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