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真空热试验中材料放气的放气量及其导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放气是真空热试验中常见的现象,文章分析了材料放气的过程和机理,给出了计算放气量的两种方法.对于平缓的材料出气过程,从气体扩散的角度,利用费克第二定律求解得到了平板材料模型的气体浓度分布,并由此计算出放气量;对于短时间内的剧烈放气过程,是根据放气后的抽气试验数据拟合出抽气曲线,以此反算放气量的大小.文章最后还分析了由于放气而引起的低压气体导热过程,为真空热试验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2.
美国弹道中段试验卫星(MSX)在轨污染测试装置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美国弹道中段试验卫星在轨研究放气、粒子、光化学等污染影响所用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低温石英天平在材料放气污染特性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适用于ASTME 1559航天器材料放气污染特性测试标准的低温石英晶体微量天平,天平的谐振频率可以为5MHz、10MHz和20MHz,能够在82K的低温下工作。文章对天平的输出频率稳定性、质量灵敏度和低温凝结效应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该天平在各个方面均能满足ASTM E 1559标准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4.
环模设备研制用玻璃钢的放气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在环模设备研制中采用玻璃钢材料制作真空容器的发展需求,为满足设计要求,对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放气性能进行研究。文中阐述了材料的放气机理和不同测试方法,以及对材料样品的放气性能的测试过程,并获得了重要数据。这项研究工作为真空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非金属材料环模设备研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航天光学系统的污染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介绍了国外航天光学系统的污染控制方法,研究了航天光学系统的污染效应和航天用非金属材料放气污染引起的光学透射率的变化。针对航天光学系统对污染高度敏感的特点,探讨了航天器研制全过程针对航天光学系统的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分子污染光学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卫星有机材料放气产生的分子污染是卫星在轨污染的重要来源。分子污染会造成敏感表面光学性能退化甚至失效,因此必须进行评估分析。文章对在卫星真空热试验中,采用光学试片进行污染光学效应测试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国内外试验数据进行了比对,发现光学试片测得的透过率损失数据较为保守,分析原因是光学试片污染沉积为液滴状,导致散射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石英晶体微量天平的污染量测试原理的分析,及在真空环境下的材料放气负载试验,借助分子流和视角因子理论,利用物质量准确均分方法,实现了1×10-7g的标准物质量的有效传递,从而实现了一种石英晶体微量天平的污染量测试准确性的检验方法,为在真空热试验过程中污染量测试的准确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8.
放气污染对航天器造成的有害影响需要定量评估。放气产物分子的输运过程可以采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并用射线表示放气分子输运轨迹。如此一来,即转换为射线追踪问题。由于航天器构型复杂,射线追踪的计算很耗时,所以有必要研究其加速算法。文章将复杂构型航天器表面用三角形非结构网格表示,利用八叉树划分技术开展分子运动轨迹与表面相交的加速模拟计算。同时,在基于共享内存多核计算平台,利用OpenMPAPI软件实现了计算的并行化。该方法在对空间站的实例计算中显著提高了运算速度,并对空间站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9.
首次建立了对空间环模设备放气污染检测的6种测试方法,应用于KM3大型空间环模设备的多次试验中,并依据检测结果,对 KM3系统的污染特性从污染来源、成分及分布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PMI泡沫材料在航天器结构中 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两个牌号的PMI泡沫材料的物理及力学性能,着重研究了它们的吸湿性能、压缩蠕变率及在热真空环境下的放气性能,并与航天器结构常用的铝蜂窝芯材作了相应比较。研究表明,优良的介电性能、低热导率、易于加工复杂外形、可设计性等特性使得PMI泡沫材料有望应用于航天器的多功能结构,变截面结构,杆、梁结构,天线结构等,而PMI泡沫材料采取一定的增强措施后也可作为航天器的承力结构。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器舱内使用的大量非金属材料在密封环境条件下会缓慢脱出有害气体。文章通过选取舱内典型的非金属材料,进行了材料在低压环境下脱出有害气体的试验,获得了低压环境对材料脱气速度和质量分数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航天器舱内环境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星用材料出气加速规律扩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扩散理论分析获得了星用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出气加速过程遵循的规律,给出了加速系数与扩散系数,加速系数与出气过程等当时间及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经实验测试证明,理论分析结果克能良好反映材料出气加速过程所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沸石分子筛对航天器分子污染物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沉积在航天器敏感部件上造成相关功能失效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沸石分子筛多孔结构在轨清除有机污染物的新方法。研究了真空环境中,Naβ、NaY、13X三种分子筛对某型号电缆真空放气产物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13X的吸附能力优于其它两种分子筛,饱和吸收率为14.03%。将其作为分子吸附器的吸附材料应用到航天器易污染的部位,将会有效控制航天器在轨运行的污染水平,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空间次生环境研究及探测方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空间次生环境及其效应定义,分别结合不同次生环境阐述了国内外在磁场作用下带电粒子对航天器的影响、航天器非金属材料出气的影响、航天器与空间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影响、航天器发动机羽流效应和航天器舱内电子环境及效应等的研究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典型的发动机羽流效应、放电监测系统和航天器自身磁场分布探测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分子凝结与凝结表面温度的关系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先荣  颜则东 《宇航学报》2004,25(3):327-329
飞行器所用大量非金属材料在轨道环境下将发生出气逸出行为。逸出的分子极易沉积凝结于光学系统表面或其它敏感表面形成分子污染,且这种分子凝结行为的量级与附着强度和凝结表面的温度有最为直接的关系机制。本文基于近年对此关系机制的相关理论研究,并藉助新近研究的“分子污染低温凝结效应设备”,就我国飞行器型号设计密切相关的分子凝结与凝结表面温度的关系机制进行了四个月余的试验研究,取得了相关的二千余个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的理论对数据进行了拟合和分析,得到了分子凝结与凝结表面温度广泛遵循的一般关系——指数关系。对型号设计而言,此结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超高真空设备放气的理论,并给出两种放气模型:schram吸附模型和吸附-扩散模型;对设备的放气理论值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四极质谱仪得出的残余气体质谱图分析出材料放气的成分.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utgassing theory and two outgassing models of materials,that is,schram adsorption model and the adsorption-diffusion model based on malev's theory.the values of outgassing are calculated and outgassing of materials is analyzed by the residual gas spectrum obtained from quadmpole mass spectrometer(qms).  相似文献   

17.
星用非金属材料出气物成分及污染光学测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利用新研制的分子污染出气物成分检测分析设备,对空间辐射致冷器用的几种星用非金属材料的出气污染物进行测试,分析鉴定材料出气物的成分,确定材料在真空烘烤过程中观察到的各种物质源。利用试验获得的材料出气污染物对光学参数的影响数据,并结合光学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得到材料出气引起透镜光学参数变化的结果,为型号设计师提供直接的污染控制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