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信息与动态     
航空科技图书可获出版专项资助2005年12月23日,中国一航向各企事业单位印发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科技图书出版专项工作管理办法》。对获得出版专项资助,规定了下列五项要求:一是学术水平高,内容有创见,在学科领域居领先地位的航空基础科学理论图书,以及在工程技术理论方面有突破的应用科学图书。二是学术思想新颖,内容具体实用,对航空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具有较大推动作用的专著以及密切结合航空武器装备现代化需要的高新技术内容的图书。三是有重要发展前景和重大开拓使用价值,密切结合航空武器装备现代化需要的新工艺、新材料…  相似文献   

2.
中航工业计量所"高精度扫描激光测振仪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支持。该项目的实施,是中航工业计量所计量仪器工程化、产业化的一次积极实践,也为其今后成为国内一流的仪器和设备供应商奠定了基础。项目的总体目标是:突破并掌握产品功能拓展与工程化过程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2006年10月19日,中央军委曹刚川副主席在视察一航材料院时强调"一代材料,一代装备",阐明了材料在飞机研制中的重要地位.2007年2月26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在中国航空业又将迎来一个蓬勃发展年之际,本刊记者就大飞机和先进材料技术的相关问题对材料科学家曹春晓院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9月4日,西安交大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在航发集团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战略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启西安交大与中国航发集团全面战略性合作的新篇章。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副校长王铁军,中国航发集团董事长兼党组书记曹建国、副总经理罗荣怀和陈少洋、两机专项总师和集团科技委主任尹泽勇院士、副主任向巧院士,航发研究院院长刘廷毅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签约仪式由中国航发集团副总经理陈少洋主  相似文献   

5.
今年质量工作会议的特殊意义在于:今年是重点工程决胜年。我们能否全面完成重点工程一期任务,成败就在这一年。同时,我们要落实好二期任务,还要完成今年的专项工程任务。另外,我们的民用飞机、燃气轮机及其他民用产业,也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所以说今年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也正因为这样,中央高层领导对我们中国一航今年的工作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1月18日,中央军委曹刚川副主席会见了中国一航党组成员,在听取了我们的工作汇报后,作了较长时间的讲话,并对中国一航加速我军装备现代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寄予了很大希望。今年是持续快…  相似文献   

6.
高安妮  朱瑜 《国际航空》2013,(10):14-16
铁路货运改革启动,在一定范围内可能分流航空货源,从而促使货运航企对经营策略进行调整。继今年3月中国铁路政企分开之后,中国铁路总公司于6月正式推行了一项真正由计划转向市场的重大改革措施——货运组织改革。  相似文献   

7.
科技成果     
中国一航超额完成○五年飞机导弹生产任务岁末年终,中国一航型号研制生产战线捷报频传,随着各型飞机导弹的陆续交付,中国一航全面超额完成了全年飞机导弹的生产任务。2005年是“十五”收尾年,也是重点型号研制生产的决策年,中国一航承担的飞机导弹生产任务非常繁重。集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在年初的工作会上提出要全面完成2005年的飞机导弹的研制任务,并作为集团年度重大标志性工作之一进行分级考核。为此,集团公司总部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了航空产品的研制生产管理力度。各成员单位积极推进型号生产管理创新和均衡生产,奋力拼搏,大力协同,各…  相似文献   

8.
近日,中国一航出台一系列举措,旨在振兴航空发动机产业。6月3日上午,“中国一航振兴航空发动机产业领导小组”在北京成立并召开了首次工作会议;下午,“发动机事业部管理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就事业部实体化相关工作进行了研讨部署;紧接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加快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决定》出台,明确了中国一航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7,20(2):F0003-F0003
1996年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充分利用自身空气动力学工程的技术优势,独立研制出射流风机,并投放市场。十年来,射流风机在各种隧道环境下显示了优秀的品质,赢得了众多的用户。为共同推动产品的联合制造和销售,由一航涡轮院、一航吉航、一航晋翔和一航仁江等单位组成了联合体,实现了射流风机开发的专业化优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在高寒环境下能够安全运行,民用飞机需开展整机级高寒专项试验。总结了民用飞机高寒专项试验地点的环境条件,包括国内机场气象分析、国外机场气象分析、气候实验室环境条件,针对气候实验室及海拉尔东山机场论证了试验窗口期选取建议,梳理了试验期间环境温度测量、机上数据读取、系统参数测量相关测量内容及注意事项,并对民用飞机在气候实验室和海拉尔东山机场的冷浸透前检查、冷浸透期间检查、冷浸透后检查和海拉尔东山机场的航前检查、飞行检查、航后检查的试验现场实施方法及要点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在海拉尔东山机场进行冷浸透检查的时间建议,从而系统论证了民用飞机开展高寒专项试验相关的试验实施方法,对民用飞机高寒专项试验的策划与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航空科学技术》2006,(1):42-43
新年伊始,从中国一航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传来喜人消息:一航沈飞2005年销售收入超过75亿元;一航西航外贸转包生产的年交付额首次突破了8000万美元,实现外贸交付8366万美元,实现外贸创汇8686万美元。  相似文献   

12.
正张聚恩ZHANG Juen航空科技专家Expert of Avi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69年毕业于北航,先后参加多型空空导弹研制,参与组织领导某国家重点工程。从1992年10月始,转入系统工程研究和科技管理工作,曾任原中国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现发展研究中心)总师、中国一航科技部部长、中国航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参与领导和组织了多轮航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制定及多项科技发展专项的实施。现任航空工业科技委顾问,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科技奖励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航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指出发展干线飞机。2007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大型飞机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关于大型飞机方案论证工作汇报,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尽快开展工作。至此,中国建造大飞机的梦想再次被点燃。消息一出,立即引来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对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该如何走稳每一步?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编者的话     
8月28日,中国第一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一航)在北京宣布,一航旗下的两家民机公司——一航沈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和一航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至此,中国一航的民机公司包括西飞国际和中航商飞在内,达到了4家。这是中国一航民机产业重组整合的实质性的一个步骤,说明中国一航要在我国民机发展中占有重要席位的决心。中国一航的民机业务有"新舟"60涡桨支线飞机、运七飞机,以及正在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涡扇支线客机 ARJ21等。目前中国一航民机制造  相似文献   

15.
大型飞机是《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确立的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是唯一需要推动我国民用航空产业化的项目。温家宝总理在《让中国大飞机翱翔蓝天》一文中指出:“实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能够拉动众多高技术产业发展,其技术扩散率高达60%。”  相似文献   

16.
《国际航空》2008,(4):3-3
3月28日,中国一航与东方航共同投资组建的幸福航空公司正式挂牌,这是中国航空运输业的一次新尝试,也是中国一航进入航空服务业的一次探索。这两家在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公司联手,以国产“新舟”60和ARJ21“翔凤”支线飞机开辟我国西部支线市场,于国、于民、于航空运输业和航空制造业来说,无疑都是一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17.
马援 《国际航空》2008,(5):35-35
4月16~19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警用装备展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以中航二集团和中国一航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为代表的中国航空工业参加了本次展会,并凭借丰富而先进的展品成为展会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高效伟,1960年3月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副部长、飞行器热防护技术研究所所长;国家重大专项发动机专家组成员、中国航空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航S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負;  相似文献   

19.
维修动态     
武汉航达与霍尼韦尔签署维修合作协议
  8月4日,武汉航达与霍尼韦尔签署了一项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为霍尼韦尔飞机零部件的中国用户提供维护、维修及大修服务(MRO)服务。根据协议,武汉航达为空客A320/A330及波音机队所配备的各类霍尼韦尔气动和机械产品提供MRO服务,中国客户将可在武汉航达享受到霍尼韦尔原装设备零件的保障服务,武汉航达也将凭借霍尼韦尔的先进技术和客户支持经验提升其维修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吴苡婷 《大飞机》2021,(4):72-73
作为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等的核心主承力部件,高温合金叶片需要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腐蚀、抗疲劳和抗冲击的优良性能,因为其形状复杂、质量要求高、制造难度极大,因而也被称为制造技术"皇冠上的明珠". 长久以来,该项技术一直由发达国家垄断,中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着手研发,但进步缓慢.近年来,上海大学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家"两机"重大专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和中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公司的支持下,终于在这个领域实现了突破,打造出了"中国产"飞机发动机双层壁超冷单晶叶片,达到了发达国家同等技术水平,完成了"并跑"的目标.日前《大飞机》杂志特约记者采访了上海大学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忠鸣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