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朱一锟 《航空学报》1990,11(4):115-123
 本文通过对初步设计阶段中航天飞机立尾气动布局原则的讨论和现有航天飞机立尾气动布局型式(包括方案)的分析,明确了航天飞机立尾气动布局可能的三种模式和改进航天飞机横侧向气动特性的主要措施等问题。这些结果对航天飞机气动布局和外形初步设计有直接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全局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浩  周志强 《航空学报》1987,8(11):561-571
为了研究高机动性飞机大迎角时的全局稳定性,建立了飞机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和气动力模型。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通过对算例的分析,讨论了目前飞机设计中常用的稳定性判据(如(C_(nβ))_(dyn)和LCDP等)与平衡点处线化矩阵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判据可以从飞机在特定状态下的线化矩阵经简化得到。因此,它们只能预测大迎角的局部稳定性。若考虑全局稳定性则必须用本文所给的方法进行。最后,指出了平衡点和周期吸引子与机翼摇晃、偏离和尾旋之间的关系,并用时间过程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航空学报》1978,(1):14-24
 本文扼要介绍了飞机设计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颤振最佳化设计、考虑颤振约束和弹性方向安定性导数约束的参数优选计算、非定常空气动力计算、空气动力导数的弹性修正以及风洞模型试验。对于计算方法,根据实践作了初步评价。本文还介绍了常见的各种颤振型式。  相似文献   

4.
压气机气动力学发展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矛章 《航空学报》1985,6(5):405-410
 本文讨论了现代压气机气动力学发展的趋势,指出了对流场细微结构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内容,并论述了试验研究和数值计算在解决这一问题中的作用,和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现代压气机气动力学发展的主要方向是跨音、粘流和非定常流。本文对三大方向的一些重要课题进行了评述,讨论了困难之所在,并对解决某些问题的方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路精保 《航空学报》1986,7(4):405-411
一、问题的提出 多模态控制规律在现代飞行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采用多控制面控制飞机的机动运动,仅仅采用仿真的方法来选择控制律的参数是很困难的。在此,我们对AFTI/F-16飞机多模态飞行控制规律按已知控制律结构及基本设计思想进行设计,探索其主要通道的基本功能及参数选择方法,以便对其系统设计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机动襟翼是现代战斗机提高机动格斗能力的常用措施。本文根据风洞实验结果,讨论了机动襟翼减阻的能力和原因,襟翼弦长和展长的影响,前缘襟翼和后缘襟翼的配合使用问题,机翼边条和机翼平面形状对机动襟翼减阻的影响,以及机动襟翼对大迎角飞行品质的改善情况。讨论表明,机动襟翼是提高战斗机空战格斗能力的有效措施。它能控制气流分离和减小大迎角时的阻力,提高抖振边界和降低抖振强度,改善大迎角的飞行品质。为了得到最佳的综合效果,机动襟翼的参数选择必须考虑对飞机结构和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吴达  董振宁 《航空学报》1987,6(6):256-261
本文叙述气动调节喷管性能计算的分析程序。应用此方法对一种气动调节喷管模型进行了性能计算,并将得出的推力特性,抽吸特性,及面积比的变化跟喷管模型的实验数据,做了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旋翼气动载荷的简化求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工程应用上迫切要求发展一种简化的旋翼载荷估算法。 本文从旋翼的广义经典涡流理论出发,通过环量对诱导速度的贡献的简化处理,推导出旋翼诱导速度的二阶分布。然后,根据叶素理论,建立起封闭形式的环量方程,计及桨叶挥舞条件,得出了估算旋翼载荷的简化公式;特别是在挥舞系数的表达式中,考虑了诱导速度的变化,但直接与桨叶参数和飞行参数有联系。 最后,算例表明,本文这些公式适用于直升机气动分析和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9.
起落架收放气动载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FL-13风洞对起落架主要元件和某机主起落架进行了吹风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确定起落架主要元件气动力系数的影响因素。为起落架收放气动载荷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风洞测力、测压、等试验结果,研究了前掠翼的气动力特点,并与相应的后掠翼做了比较。研究了改进前掠翼根部流动的措施和改进后的收益。在低速情况下,根部适当后掠可以较好地改善前掠翼根部的流动,获得较大的气动力收益。配置鸭翼可以进一步改善前掠翼根部的流动,得到更大的升阻比。例如,根部适当后掠的前掠翼(整流翼)配置鸭翼以后,Cy=0.5时的升阻比可比边条后掠翼配置鸭翼(两种布局升力面面积相等)的升阻比提高24%。 前掠翼在跨音速有较小的零升阻力和诱导阻力。当Mα=1.1,α=6°时,前掠翼的诱导阻力要比后掠翼的小12.5%。低速时改善根部流动的措施在跨音速时仍然有效。前掠翼以及根部适当后掠的前掠翼(整流翼)配置合适的鸭翼,也可使前掠翼的高速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的变比热气动函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作民  傅巽权 《航空学报》1988,9(7):350-355
 本文给出了一种新型变比热气动函数。新型变比热气动函数的公式形式与定比热气动函数的公式形式十分接近,计算十分简便,并可以利用气动函数表将变比热问题的计算简化到接近于定比热问题的情况。新型变比热气动函数是求解变比热热力过程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引言近几年来,国外刊物发表了一些用影响系数法分析和计算弹性飞机动态特性问题的文章(见文献[1~7])。这些文章在准静弹性假设下处理飞机运动问题时,引入了一组惯性导数和方位角导数,从而使运动方程在形式上与习惯用的刚性飞机运动方程有了差别。这样,除增加了导数数目外,还使过去对刚性飞机建立起来的、关于某些导数的概念以及导数与运  相似文献   

13.
吕志咏 《航空学报》1987,8(8):329-340
本文从控制和利用旋涡分离流的观点出发,说明了边条机翼的设计思想。在试验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边条翼气动外形设计参数选择的原则及范围。  相似文献   

14.
杨松山 《航空学报》1982,3(2):29-35
本文主要介绍利用低通滤波、卡尔曼滤波及最小二乘法求取直升机气动导数的方法。本方法的特点是,通过低通滤波使旋翼高频成份的影响减至最小,同时求取试验数据的测量噪声和过程噪声,然后通过卡尔曼滤波使试验数据包含的随机噪声减至最小,最后用最小二乘法求得直升机的气动导数,为了提高卡尔曼滤波的准确度,用最小二乘法由试验数据求取直升机的气动导数作为卡尔曼滤波时的初始导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试验数据中包含的噪声大大减小,误差带减少70%以上,而计算工作量又远远小于最大似然法。  相似文献   

15.
程勉 《航空学报》1988,9(7):361-367
 本文研究非线性交结构系统(VSS)的性质。首先,给出了二种变结构控制器的综合方法,其次,以较大的篇幅研究了非线性变结构系统滑动运动的性质,其中包括系统的向量场及其滑动运动的向量场的关系,力学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的性质以及变结构系统的极点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翼梢小翼的气动特性计算和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仁良 《航空学报》1984,5(3):261-266
 本文用有限基本解法,对带翼梢小翼后掠翼的亚音速升阻特性进行了计算,并计算了其俯仰力矩和翼根弯矩。通过各种形式翼梢小翼的计算,分析了翼梢小翼气动特性的一般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本方法可满足翼梢小翼初步设计和选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朱颐龄 《航空学报》1981,2(4):31-37
 在使用玻璃钢/复合材料进行结构物设计时,至少需考虑下面三个特点,即:材料性能的可设计性;结构物形状的无限制性;材料的线性弹性与强度分散性。  相似文献   

18.
稳态联合畸变下多级轴流压气机的气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虎  廉小纯  陈辅群 《航空学报》1996,17(4):452-455
发展了一种分析稳态压力 -温度联合畸变下多级轴流压气机气动稳定性的逐级平行压缩系统模型。导出了基于双对角线格式的数值预测方法。对三级实验压气机进行数值分析后 ,给出了压气机进口稳态压力、压力 -温度联合畸变与压气机稳定裕度损失之间的定量关系 ;并给出了压气机失稳首发级的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19.
鲍国华 《航空学报》1988,9(8):317-323
 本文对不同展弦比双三角翼有侧滑时的气动力进行了实验研究,α=--3°~42°,β=--20°~20°,雷诺数为1.3×10~6。为分析测力结果,作了测压、空时流场及油流等实验。研究表明,不对称来流使机翼迎风侧旋涡绕合推迟,涡破裂提前,背风侧则相反。有侧滑时机翼不对称涡破裂对气动力影响显著,引起大迎角时滚转不稳定。  相似文献   

20.
包芸  罗时钧 《航空学报》1987,6(6):287-290
现有飞机的气压高度表误差往往较大,如Ma_∞=0.9时高度误差达300m,严重影响了飞机的低空、超低空飞行。为了减小气压高度表的指示误差,通常采用补偿方法。气动补偿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由于机头及进气道的阻塞作用,机头前方将产生一个正压场。受正压场影响,有限长空速管所测静压并非飞机所在高度的真实静压,其中包含较大的静压误差C_(pw)。气动补偿原理就是选用特定外形的补偿空速管,使气流流经静压孔时产生一定量的补偿负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