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目前国内共轴式双旋翼直升机的维护需求,简要介绍了该类直升机旋翼锥体的测量方法.针对现有测量方法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采用新型的采用光学传感器测量该类直升机旋翼锥体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外场的实际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旋翼锥体测量是直升机一项重要的常规视情检查项目,由于旋翼锥体直接影响直升机的振动,而且使用频度较大,所以旋翼锥体测量方法是直升机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了一种基于UDT设备的旋翼锥体测量方法,分析了其工作原理及锥体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套具有综合测量、实时处理和故障诊断能力的直升机旋翼锥体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定几何超声速混压式轴对称进气道的性能,应用在进气道不同位置开槽的方法,研究了在各级锥体上、锥体折角处开槽时锥体上的边界层变化,研究了多工况下开槽对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流量系数、增压比和起动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槽一方面改变了超声速进气道锥体上的波系分布和进口马赫数,另一方面也使槽后边界层厚度增加,改变了边界层内的速度分布,使摩擦阻力增大.二级锥面上槽后边界层厚度模型1比原型大33.3%,模型2比原型大16.7%,三级锥面上槽后边界层厚度模型1比原型增加52.4%,模型2比原型增加9.1%.开槽使高马赫数下的总压恢复系数有所增加,其增加量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在马赫数为4.0的设计状态下,折角处开槽可使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提高1.8%,锥体上开槽可以提高4.3%.锥体折角处开槽对流量系数和起动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飞机主动重心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先进飞机需求牵引为背景,研究了主动重心控制系统方案和设计方法.首先,构建了一种飞机主动重心控制系统结构方案,用于协调纵向重心与气动焦点之间的关系;其次,基于平衡输油系统建立了重心位移模型,提出了最佳重心位置设计准则,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干扰观测器补偿的主动重心控制器,并将其应用到某型飞机超声速巡航中.仿真结果表明,该主动重心控制系统合理地协调了飞机的纵向稳定性和操纵性,并有效地减小了巡航阻力,提高了巡航的效率和航程.  相似文献   

5.
开展了飞行器气动与隐身综合特性数值研究。分别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和数值求解N—S方程的方法对飞行器的电磁散射与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钝锥体模型底部形状对其雷达散射截面(RCS)和零升阻力的影响。由数值计算结果可知:合理地改变钝锥体模型底部形状,可以降低模型的RCS。并且,随着椭球体轴的长度或锥体高度的增加,模型的RCS逐渐减小。当飞行马赫数为5.0,高度为20km时,底部形状为椭球体或锥体的模型,随着椭球体轴的长度或锥体高度的增加,模型的零升阻力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6.
超声速、高超声速小攻角状态下简单尖锥体、小钝锥体外形的飞行器能否产生锥动失稳是一个可以讨论的命题.但是简单尖锥体、小钝锥体我们的风洞自由飞实验结果(M=5)会产生锥动失稳,甚至实验次数中出现锥动失稳的比例达100%.借助近十年来对多个飞行器锥动失稳的研究(这些飞行器外形变化、流场参数变化、对锥动失稳的影响,模型风洞自由飞实验结果与飞行器空中飞行结果取得一致)观察到一个现象改变飞行器尾部流动状态,有利于控制锥动失稳.简单10°半锥角尖锥体、小钝锥体模型在锥体后部表面加上小片条后,锥动失稳(M=5)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定几何超 声速混压式轴对称进气道的性能,应用在进气道不同位置开槽的方法 ,研究了在各级锥体上、锥体的折角处开槽时锥体上的附面层变化;研究了多工况下开槽对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流量系数、冲压比和起动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槽将改变超声速进气道头锥上的波系分布,使槽后附面层厚度增加。折角处开槽槽后附面层厚度比原型进气道增加16.7%,锥体上开槽比原型进气道增加33.3%。开槽使高马赫数下的总压恢复系数有所增加,其增加量随来流马赫数的变化而变化。在马赫数为4.0的设计状态下,折角处开槽可使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提高1.8%,锥体上开槽可以提高4.3%。之外,锥体折角处开槽对流量系数影响不大,还可以改善进气道的起动性能,降低起动马赫数。  相似文献   

8.
直升机旋翼锥体检查是一项直升机常规视情检查项目。由于旋翼锥体直接影响直升机的振动,且使用频度较大,所以对于旋翼锥体测量方法的研究,层出不穷。本文主要介绍利用美国SPS公司的通用轨迹设备(UTD)测量旋翼锥体的方法,并研究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安装位置选择等问题,并对实际调整效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芳纶复合材料抗锥体冲击特性的影响因素 ,采用锥体 (锥角为 6 0°)在一定的冲击速度范围内冲击薄层芳纶复合材料。结果表明 ,纤维织物本身特性、复合材料面密度、厚度及界面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1 孔径千分尺结构 孔径千分尺是利用螺纹锥体(或光面锥体)的转动(或移动)来推动三只测量爪进行孔径测量的计量器具.主要由测量爪,主体,套筒,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等部分组成,孔径千分尺结构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