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硼HTPB富燃料推进剂工艺恶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剑  汪爱华  庞爱民 《推进技术》2003,24(3):282-284,288
采用X射线电子能谱法(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粘度测试等实验手段,确定了含硼HTPB富燃料推进剂工艺恶化的主要原因,证实硼粉表面杂质H3BO3,B2O3与HTPB中羟基反应生成硼酸酯,引起凝胶化反应,是导致B/HTPB不相容的根本原因。并利用交联反应出现凝胶的临界反应程度Pc理论解释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双基推进剂催化燃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近距摄影、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能谱、差热分析、傅里叶红外及变温原位红外分析等多种技术,对以铅、钢化合物和炭黑为催化剂的双基推进刑催化燃烧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铅盐分解所得的PbO是催化核心物质,而炭黑和锅盐所起的助催化作用在平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重实验(TG)、差示扫描量热实验 (DSC) 和气体 (固体) 原位反应池/快速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RSFTIR) 联用技术,研究了3,3'-二硝基-4,4'-氧化偶氮呋咱 (DNOAF) 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DNOAF的热分解特性对压强敏感,随着压强的升高,DNOAF的热分解放热峰温呈降低趋势.其热分解气体中具有红外活性的有CO2,N2O,NO,NO2,CO和DNOAF蒸汽;凝聚相热分解产物主要为碳,其中还含有少量的氰酸酯基-O-C≡N.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DNOAF的热分解历程,DNOAF的热分解首先发生在呋咱环问的C-N键,然后是呋咱环的开环分解.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重实验(TG)、差示扫描量热实验(DSC)和气体(固体)原位反应池/快速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RS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3,3′-二硝基-4,4′-氧化偶氮呋咱(DNOAF)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DNOAF的热分解特性对压强敏感,随着压强的升高,DNOAF的热分解放热峰温呈降低趋势。其热分解气体中具有红外活性的有CO2,N2O,NO,NO2,CO和DNOAF蒸汽;凝聚相热分解产物主要为碳,其中还含有少量的氰酸酯基-O-C≡N。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DNOAF的热分解历程,DNOAF的热分解首先发生在呋咱环间的C-N键,然后是呋咱环的开环分解。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内禀模态高频积分能量法的爆震因子计算方法.该方法对电控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缸内燃烧压力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自适应得到若干内禀模态函数分量与残余函数.对内禀模态函数分量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爆震高频信号分量,选取残余函数峰值对应的曲轴转角为爆震窗口起始曲轴转角,对爆震窗口宽度分析,得到合理爆震窗口宽度持续曲轴转角为30°.利用内禀模态高频积分能量法对无爆震、轻微爆震、中度爆震与强烈爆震工作循环的缸内燃烧压力信号进行爆震因子计算,得到4个工作循环的爆震因子分别为0.6642,1.8191,3.0275,5.3717,可表征爆震的强弱.研究表明基于内禀模态高频积分能量法的爆震因子计算方法简便、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6.
富氮高能物质BTATz的热分解动力学和分解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获得富氮高能物质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热分解机理函数、气相和凝聚相变化,为建立燃烧过程数学模型提供关键性热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参数,通过热重(TG)、差示扫描量热(DSC)和气体(固体)原位反应池/快速扫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RS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BTATz的热分解。实验结果显示BTATz的热分解过程对压强不敏感。基于Ozawa,Kissinger和Coats-Redfern方法,计算获得了BTATz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和方程。Kissinger法求得的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lgA分别为317.41 kJ.mol-1和28.07s-1。热分解反应机理服从n=1.5的Avrami-Erofeev方程,其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1.5×1028.07exp(-3.8178×104/T)(1-α)[-1n(1-α)]1/3。分析提出了BTATz的热分解机理,BTATz的热分解是从四嗪和四唑环的开环断裂开始的,分解产物又发生二次反应,465℃热分解凝聚相产物为NH4N3,聚胺和嘧嘞胺。  相似文献   

7.
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方法,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含有高次谐波的输出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期望主频率的傅里叶频谱,然后进行傅里叶反变换,求得在各主频率下的幅值和相位.利用MATLAB中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拟配方法得到含有非线性环节的飞机纵向飞行控制系统的频域等效线性模型.这种方法也为含有非线性环节的飞机纵向飞行控制系统的飞行品质评估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固体推进剂燃烧微观诊断技术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宁飞  汪亮 《推进技术》1998,19(6):92-96
对近年来用于固体推进剂燃烧的微观诊断技术的原理、结果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用扫描电镜、热分析、X-ray电子能谱仪、红外傅里叶光谱技术,微热电偶测温技术,LIF,CARS测试固体推进剂燃烧现象的结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基于约束序贯M估计的时空域融合红外杂波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云利  徐晖  安玮  林两魁 《航空学报》2011,32(8):1531-1541
针对红外弱小目标检测中的强背景杂波干扰抑制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参数约束序贯M估计的时空域融合自适应杂波抑制算法.该算法首先在分析序列图像帧间失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改进的时空域融合背景预测模型,结合二维离散傅里叶快速变换图像配准和双线性插值方法进行灰度值估计;然后,基于约束序贯M估计方法进行模型参数的自适应估计,...  相似文献   

10.
信号的相位是直升机旋翼动平衡调整关键参数之一,高精度的相位在旋翼动平衡调整中非常关键。在旋翼动平衡调整中,通常相位是通过对部件振动速度或者加速度信号作固定点数傅里叶变换得到的。然而傅里叶变换求相位存在局限,用定点数傅里叶变换求取的相位是不准确的,且受采样点数限制,用傅里叶变换求取的相位精度有限。本文从傅里叶变换原理出发,提出一种基于相关性分析的高精度相位求取方法,首先通过与正弦曲线作相关性分析求取初步相位,然后微调具有初步相位的正弦信号的平移步长求取高精度相位。通过分析与验证,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计算速度和相位精度上有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燃料分级比例与烟气排放之间的变化规律,基于燃料分级概念,结合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的手段对以CH_4为燃料的轴向燃料分级燃烧中NO_x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燃料分级化学反应器网络模型,研究了停留时间和燃料分级比例对NO_x排放的影响,对燃料分级燃烧中的NO_x反应途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调节参与再燃的烟气比例分析了二级燃料与烟气的掺混性能对NO_x排放的影响。针对燃料分级模型燃烧器,实验测量了不同燃料分级比例和不同二级燃料流量下的NO_x排放。结果表明,燃料分级缩短了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抑制了热力型NO的生成;在再燃区燃烧反应初始阶段二级燃料与高温烟气形成还原性气氛,通过NO再燃还原了主燃烟气中的NO;在一定的总当量比工况下,燃料分级比例的增加降低了出口的NO_x排放,提高了NO_x排放中NO_2的比例。与二级燃料进行掺混反应的烟气量过少会形成再燃区的局部高温,导致NO_x排放增加。  相似文献   

12.
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模态转换燃烧不稳定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静  郭志辉 《推进技术》2020,41(5):1072-1081
为进一步研究燃烧室燃烧不稳定特性,通过实验对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燃烧不稳定性模态转换现象进行了研究。在贫燃的情况下进行了甲烷-空气预混旋流燃烧实验,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火焰场动态压力,用光电倍增管捕捉CH~*化学发光,用4kHz频率的高速摄像记录火焰图像。发现当量比渐增到0.72附近时,燃烧有明显的模态转换,压力脉动主频由264Hz突变为187Hz,脉动幅值大幅增加。采用本征正交分解法得到各模式空间分布,通过模态系数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分析,得到流场时间分布特征。发现模态转换前平均火焰为喇叭形,转换后为"M"型,模态的转换与涡脱落模式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旭怀  刘勇  张祥  杨晨  李昊 《航空动力学报》2023,(12):2883-2894
针对中心分级旋流模型燃烧室中出现的不稳定燃烧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在常压试验中同步采集了不同工况下燃烧室动态压力脉动信号、释热率脉动信号和高速火焰图像信号。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对压力脉动信号进行分析,发现脉动特征主要集中在前3阶本征模态(IMF)中。这些IMF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主频分析后发现分别与释热率脉动、气流旋流脉动和火焰不稳定脉动特征频谱吻合。进而可以判断通过EMD可以从单一燃烧室压力脉动信号中分解出3个主要物理过程的脉动特征,为进一步分析工程级燃烧室试验中振荡燃烧的诱发机制和燃烧诊断提供了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7-氨基-6-硝基-4,5-二氧化呋咱的热分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失重法(TG)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了7 氨基 6 硝基 4,5 二氧化呋咱(CL 18)的热分解性能。结果发现CL 18在分解之前无熔融转变,属于固态分解。在低升温速率下整个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不稳定的硝基和一个呋咱环的自由基分解,然后是相对较稳定的苯并氧化呋咱环的受热分解,两步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67 68kJ/mol和204 55kJ/mol,分解产物二氧化氮在整个分解过程中都起着氧化和催化作用。在高升温速率下仅仅表现为一步放热反应。最终固态分解产物主要为碳,其中含有少量氮、氢等。  相似文献   

15.
FTIR发射光谱遥测飞机发动机排放指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卿  左洪福  许娟 《航空学报》2009,30(5):837-841
根据飞机发动机排放测量的要求,针对传统测试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成本高和实时性差的缺点,引入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被动遥测技术,使用FTIR发射光谱对飞机发动机排放气体组分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排放指数。介绍了遥感测量原理和大气辐射的一个3层计算模型。采用Tensor27在无人机测试台获得某型发动机的一系列单通道光谱,计算出在14%,26%,50%,69%最大推力下,对应CO的排放指数分别为40.00,30.70,6.67,2.56 g/kg,对应NO的排放指数分别为0.79,2.09,8.24,38.70 g/kg。结果表明,FTIR发射光谱技术在飞行中的飞机发动机排放测试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定应变下NEPE推进剂化学老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NEPE推进剂老化对其化学性能的影响,开展了10%压缩定应变下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实验,测定了推进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谱、短周期与长周期特征气体释放量、扫描电镜图像、增塑剂与安定剂含量,研究了推进剂内部化学结构和释放的特征气体含量两种化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NEPE推进剂贮存老化时间的增长,与增塑剂相关的—CH_2—O—NO_2基团含量减小速率逐渐加快,与粘合剂及其固化体系相关的—CO—NH—基团含量先增加后逐渐减小、最终迅速减小,同时在老化初期和中期还存在少量与氧化作用相关的—CH(O)CH—特征基团产生。短周期监测时间内,NO_2,NO,CO,HCl四种特征气体分别在老化2,3,3,7h时被检测到。长周期监测过程中,CO和NO气体初期增长缓慢,后期迅速增加;在老化初期和后期HCl增长较快,NO_2气体则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可寻。  相似文献   

17.
针对等离子放电生成O3对燃烧稳定性的复杂影响,基于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O3浓度条件下的甲烷/空气射流火焰形态和典型燃烧组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O3的强氧化性可以使燃烧反应氧化区提前,火焰向来流方向发展从而起到稳定燃烧的作用;O3的存在能够降低火焰后方的CO浓度,加快热力型NO和快速型NO的生成速率,促进低温燃烧区内N...  相似文献   

18.
氨质子化团簇红外振动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Gaussian03W计算程序,在B3LYP/6—31G(d)方法水平上得到了氨质子化团簇(NH3)nH^+(n=1~8)的最稳定构型,并对其相应红外振动光谱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红外振动光谱中谱峰位置与振动模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发现光谱中的最强峰均来自于NH4^+核中N—H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n=2除外)。  相似文献   

19.
基于脉组间频率步进的合成超宽带距离像及速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利民  苏卫民  顾红 《航空学报》2010,31(10):2046-2055
 对脉组间频率步进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可直接获得合成超宽带(UWB)距离像及目标速度信息,但由于多普勒色散引入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输出失配误差和距离多普勒耦合,导致距离像的失真。介绍消除多普勒色散的影响的方法,分析且补偿距离多普勒耦合对距离像的影响,进一步讨论由测速误差产生的补偿量化误差对距离像的影响,并推导由此导致的距离走动公式。提出的迭代二分逼近法使速度分辨提高 N 倍( N 为脉组个数),从而得到目标真实高分辨距离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多普勒色散得到消除且 N 的选取更加灵活。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现有的时频域融合算法中反复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而出现频谱混叠误差和频谱系数周期性重复的问题,采用快速抗混叠傅里叶变换取代原有的快速傅里叶变换,从计算精度和效率两个方面对时频域融合算法进行改进.使用改进后的抗混叠时频域融合算法对某真实叶片的非线性强迫振动响应进行了计算,并与原算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抗混叠时频域融合算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计算速度约为原算法的4倍.该算法适合于有限元模型、精度要求高的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