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日来,散布针对民航飞机虚假恐怖威胁信息的事件连续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散布虚假航班威胁恐怖信息,是严重干扰民航正常运输秩序的不法行为,给民航企业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也妨害了相关旅客的正常出行。此类行为不仅在我国民航每年会有发生,在国  相似文献   

2.
空防安全是指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免于非法干扰行为或扰乱行为的威胁或损害的状态,它与飞行安全一并构成航空安全的两翼。在传统航空违法犯罪行为长期存在以及新型恐怖性航空犯罪行为日趋猖獗的背景下,空防安全保障不仅是确保民航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而且是促成民航强国战略顺利实现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CCA飞机遭遇"诈弹"事件,近年来屡屡出现,引起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仅2012年媒体就公开报道四起类似案件。嫌疑人作案手段不一,有的使用改号软件,有的通过网络报警,还有的使用网络电话。本文作者从几年中广泛引起关注的三起案例着手,对此类事件的不同类型加以分析,并就民航处置"诈弹"事件的基本原则进行探讨,以期有关部门能在发生这类事件后,通过综合分析来辩明信息的真伪,结合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全面分析并判断事件性质,从而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2012年8月以来,我国接连发生多起针对民航航班的虚假威胁信息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事实上,在民用航空领域,编造威胁航班或机场安全的虚假恐怖信息事件早已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2010年间,我国民航领域发生的虚假威胁信息事件达80余起,在各类非法干扰事件的发案率中高居榜首。正因其多发性,我国上至民航局下至各机场、航空公司,都制定了针对此类事件的处置程序或相关预案,以确保民用航空的绝对安全。虽然我国民航在处置虚假威胁信息事件  相似文献   

4.
微资讯     
《中国民用航空》2012,(12):100-101
1.民航深圳空管站郑阳11月1日零时起,深圳机场西跑道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正式对外开放使用。2.安徽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蒋晓东11月2日,安徽民航机场集团召开合肥骆岗机场转场工作动员大会,合肥机场转场工作正式启动。3.民航华北空管局梁鸥11月7日,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举办《机场冰雪预警系统发展及应用》培训讲座。  相似文献   

5.
随着全球恐怖威胁程度的不断提高,民航面临的反恐形势也日趋严峻,如何创新安检管理思路,通过研究、探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将各项工作标准及要求落到实处,打造一支"政治可靠、素质过硬、特别能战斗"的安检队伍,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适应新形势下的安保工作要求,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下面我将从安检队伍基本建设、安检工作职能变化及可持续发展三个软件方面的规划建设进行简单阐述。一、抓好基础工作建设,提高日常管理水平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  相似文献   

6.
GPS干扰是威胁民航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研究电磁干扰对民航GPS系统的影响,本文基于GPS接收机信号处理流程,对接收系统相关性能评估指标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自由空间中单频信号、宽带扩频、宽带高斯白噪声3种干扰情况下的GPS干扰影响范围,最后分析了民航领域应对GPS干扰的思路对策。本文的研究可为民航领域应对GPS干扰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2004年5月,全国民航召开规划工作座谈会,首次提出了制定民航“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的目标。科学制定民航“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既是编制好“十一五”民航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施民航科教兴业和人才强业战略的重要工作。本文在分析民航人力资源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制定民航“十一五”人力资源规划的几点优先考虑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一、民航人力资源面临的发展环境1.国际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总起来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虽然地区冲突不断,国际恐怖主义威胁…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我国民航飞机用于维修和更换的刹车片一直从国外进口,从一九七五年开始,民航、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北京摩擦材料厂、中南矿冶学院和北京粉末研究所等单位协作,研制民航飞机刹车装置。经过三年多的时间,陆续研制成功了波音707等飞机三种刹车材料。经装机使用,性能良好,完全达到了刹车材料的技术水平。不但解除了民航“停飞“的威胁,并于一九七八年开始向国外提供飞机  相似文献   

9.
<正>从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航空劫机事件频繁发生,劫机永远是威胁民航安全的一个巨大的阴影。2013年民航局颁布了一项最新的关于民航安保的规章CCAR-343部《公共航空运输企业航空安全保卫规则》,随着中国近期反恐形势的逐渐严峻,做好应对劫机突发情况的准备势在必行。目前对于劫机处置能力的研究多是集中于对民航劫机事件的处置程序、紧急突发民航公共事件的处置机制以及对于民航反恐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这些  相似文献   

10.
1威胁与挑战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世界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矛盾的激化和冲突的加剧使得各种针对平民和民用目标的恐怖暴力活动频频发生,针对和利用民用客运飞机而进行的恐怖活动如"洛克比"空难和"9·11"恐怖袭击等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平民生命财产损失和恶劣的国际影响.极端恐怖势力对民用航空的威胁已经转向为有预谋的致民用飞机于机毁人亡、刻意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恶意袭击行为,民用航空的安全面临着空前严峻的威胁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从预警管理的角度探讨了提高航空公司飞行安全的技术路线,以及航空公司飞行安全预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飞行安全预警管理的研究,为民航各部门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并以此形成航空运输预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2006年里,我国民航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企业业绩、效率、服务总体均有明显提高。在12月26日召开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在报告中提出,安全、效益、航班准点率、应急能力这四大问题仍是威胁我国民航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航空安全中人的因素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致航空事故的因素 近10年全球民航运输飞行事故率大约为百万分之一(10-6),这相当于一位旅客每天乘坐一个航班,平均约2740年会遭遇一次空难。我国民航同期的事故率大约是全球民航事故率的1/4。尽管这已经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人们仍然不懈追求更高的目标。从微观角度而言,事故的发生可以防范,但从宏观角度而言,事故的发生又不可避免。威胁民航安全的主要因素有:不可抗拒因素、技术滞后于需求、资源受限、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AnAnalysisoftheLegalLegalProblemsinPreventingtheBehavioursThreateningtheAviationSecurity由于各国政府和国际民航界的重视和不懈努力,先后制定了《东京公约》、《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等制止非法干扰民用航空安全的国际法律文件,将劫机和破坏民航设施的行为/行径作为严重罪行予以严厉法律惩制,使一度严重危及旅客生命和民航安全的劫机和爆炸恶性事件大为减少。然而,行为不轨乘客威胁甚至谩骂殴打机组和其他乘客,酗酒滋事,寻衅生非,性搔扰,破坏客舱秩序等事件却又日益严重,危及民航安全和健康发展,成为大家深切…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随着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急剧增加,而由于空管的“威胁、差错”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更加明显,对我国近门年管制事故及事故症候进行统计发现,其中由于空管“威胁、差错”造成的占大部分比重。女口何针对管制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威胁、差错”环节进行差错、危险和不理想状态的提前识别,从而有效地减少工作中出现的“威胁、差错”现象,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威胁、差错”引发管制事故及事故症候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一、民航面临的新威胁及对航空保安的新挑战“9·11”事件的发生,使民用航空安全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更加严重的是,这种威胁来自于恐怖主义,出现了高度自觉并准备在袭击民航的行动中献身的恐怖分子。2001年发生的两起事件反映了这个趋势,除“9·11”事件外,另一起是2001年7月24日对斯里兰卡机场的袭击,这次袭击对斯里兰卡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造成严重的影响,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明显减少;而“9·11”事件后果更严重,影响更大,影响到全球航空运输、保险、旅游、贸易、移民乃至全球政治格局变化、经济发展和军事变革。…  相似文献   

17.
回首过去一年全球的民用航空安全大事,“9.11”恐怖袭击事件无疑是最令人刻骨铭心的。它是迄今为止民航运输史上用民航客机作为武器,实施大规模恐怖活动最悲惨的一幕。它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从反面告诉人们,民用航空安全可以威胁国家的安全,也可以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甚至动摇国民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令世界震惊于国际恐怖势力的破坏力,世界各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保安防护网,尤其是美、英等国,不断强化自己的安保力量。在"9.11"袭击中,"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劫持数架民航飞机作为攻击武器,不仅毁灭了客机,而且打击了地面目标,造成地面数以千计的人员死亡、纽约世贸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及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深入开展,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各类型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武器。民航企业越来越依赖网络开展业务交易、进行内部资源共享和日常沟通,越来越多的民航企业利用信息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比如国航、南航等都已经开展了电子客票业务,不仅大大简化了登机前手续,给旅客提供了方便,也节约了航空公司、机票代理人等各方的时间和资源。但民航信息化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威胁:第一是黑客和计算机犯罪;第二是病毒的蔓延和破坏;第三是机要信息的流失与信息间谍的潜入;第四是网上恐怖活动与信息站;第五是…  相似文献   

20.
民用航空运输跨越国界,是世界各 国人民联系的重要桥梁与纽带,具有全球性特点。“9·11”事件对各国的安全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极大地促进了航空保安领域的国际合作。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民航总局于2002年12月4日至6日,在昆明举办了国际航空保安研讨会,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机会,供大家研究当前所面临的新的威胁,探讨民航保安新的措施,分享各国的经验,以达到共同维护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目的。来自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80多名民航官员、代表、专家、学者和公司代表以及国内80余名民航界人士参加了研讨会;国际民航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