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家们将人类休养生息的地球称为“生物圈1号”。为了试验人类离开地球能否生存,美国从1984年起在亚利桑那州建造了密封的“生物圈2号”实验基地。它占地1.3万平方米,容积20.4万立方米。设计及建设花费了2亿美元,每年的维护费达数百万美元。“生物圈2号”内有土壤、水源、空气和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和微生物。科学家们希望这个模拟地球环境的实验室能提供足够的食物、水和空气,供8名进入“生物圈2号”工作的研究人员生活两年。  相似文献   

2.
由美国得克萨斯州企业家爱德华·贝斯资助,由美国太空生物圈风险投资公司建造的“生物圈2号”实质是一个模拟地球生命活动的缩微体,它的名称是根据地球本身为“生物圈1号”而取的。它是为人类在其他星球建立生活基地的设想进行试验而建造的。这个总造价1.5亿美元的“小地球”建在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奥勒克尔的亚热带沙漠区,占地1.3万平方米。它的外罩由6400块每块为  相似文献   

3.
一度吸引公众广泛瞩目的“生物圈2号”内的第二批总共7名实验人员,于1994年9月17日下午,提前离开了在其中生活了6个多月(计划10个月)的人造小地球.1994年3月6日,来自墨西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尼泊尔的7位科研人员走进了“生物圈2号”,有幸成为这个人造小地球的第二批居民和实验工作者.进驻“生物圈2号”的实验小组成员是:24岁的墨西哥化学工程师罗德里戈·巴列;来自美国华盛顿的35岁的马修·芬恩和亚利桑那州22岁的加德纳·戈弗雷;39岁的英国林业专家约翰·德鲁伊特;澳大利亚34岁的工程师帕斯卡尔·马斯林;30岁的尼泊尔园艺家带拉克·马哈托;还有来自墨西哥的诺韦尔托·阿尔瓦雷斯——罗莫,他负责控制系统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再造一个「地球」张友新不管你属何种人种,也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你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地球生物圈之中,它是养育人类的“天堂”,也是一个神秘的世界。人类能否用人工的方法再创造一个“地球”呢?这是科学家们长期以来的追求。如果人类能够创造“地...  相似文献   

5.
星际生态文明———文明的演变刘宗超天体物理学家约瑟夫认为人类的历史是扩张的历史,只有通过星际扩张才能解决生物圈的污染,并且认为这是人类唯一的选择,因为仅从经济增长方面看,每10~20年将增长1倍,但是生物圈和地球太小,而人类的潜力巨大,已经超出孕育人...  相似文献   

6.
大地女神——盖娅   在 20世纪 60年代初,英国化学家罗夫洛克博士参与了寻找外星生命的研究。他将地球与其他星球比较后发现,地球大气的组成竟远离物理研究所预测的平衡状态,恰好保持在最有利于生命延续的水平上。进一步的研究使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地球的行为极像一个生命系统。   为了说明地球的这些特性,罗夫洛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即把地球看做一个整体,是太阳系里最大的一个生物体。而地球上的整个生物圈就像我们所熟知的生物个体调节其体内环境那样,不停地调节着地球的大气与海洋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比例,使环境…  相似文献   

7.
公元1991年9月26日上午8点16分,在人类探索移居太空的历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来自美国(5人)、英国(2人)和比利时(1人)的4男4女8位科学研究人员,身着蓝色“太空人”制服,在庆祝仪式上接受了人们的祝愿和记者的采访后,通过气问兴奋地走进生物圈2号,成为“世外桃源”的首批居民,开始一项史无前例和成败未卜的全封闭生态系统试验.生活与工作在生物圈2号的8位居民,结束为期两年的试验,于1993年9月26日上午8点15分又兴奋地走出他们那个占地0.13平方公里的人造“小地球”,重返人间,受到2000多人的欢呼迎接.两年来他们第一次呼吸新鲜空气,显得格外高兴,看上去他们都很好.  相似文献   

8.
明年,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将发射国际海事卫星-3,费用为3600万美元,比欧美火箭低1000万美元。这是俄罗斯发射的第一枚商用火箭,因而受到举世瞩目。该火箭有2级、3级和4级三种型号,能把大约20吨的有效载荷送人近地轨道,把2.2~4吨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轨道。它于1965年投入使用,采用串井联结构,并联各级横向隔开,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动力性能,曾把礼炮号和和平号空间站等著名航天器送上太空,成功率为90%。其特点之一就是可将卫星直按进入地球同步轨道。质子号火箭还将发射美国“铱”卫星和“阿尔法”国…  相似文献   

9.
太阳放出光芒至今已有50亿年的历史。太阳是地球、地球生物和人类发生、发展的根源。科学家认为,太阳的旺盛生命可达100亿年。这就是说,太阳还可正常抚育地球50亿年。 地球诞生至今已有46亿年,到太阳老化时她将96亿岁。地球现在已到中年。地球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人类的发生和发展。人类应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地球资源;努力维持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不要使地球未老先衰。为此,让我们来查阅一下  相似文献   

10.
1999年2月8日北京时间凌晨5时 ,一枚德尔塔Ⅱ型火箭从美国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把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星尘”号无人探测器送入太空 ,开始了它漫漫7年的“追星”之旅。这是一枚费时10年耗资1 66亿美元的彗星探测器 ,将于2004年与围绕太阳运行的怀尔德 -2彗星在太空相会 ,到时全球的科学家将为之瞩目。为什么要进行考察彗星的实验?彗星上真能找到地球生命的起源吗?“星尘”号都用了当今世界上哪些最先进的技术?彗星物质带给地球的将是惊喜还是灾难?这些便是“星尘”号彗星之旅最让人关心的秘密。浩瀚…  相似文献   

11.
空间活动大事记(1997年3月)□□2日俄罗斯联盟号飞船今天载着俄航天员卡赞和卡里列、德国航天员艾瓦尔德从和平号空间站安全返回地球,降落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艾瓦尔德在空间站渡过了约3个星期时间,而卡赞和卡里列则生活和工作了6个多月。4日俄罗斯一座新的航...  相似文献   

12.
《飞碟探索》2014,(2):46-49
在美国航空航天局“水手2”号探测器传回金星的探测数据前,科学家一直以为和地球极为相似的金星只不过比地球稍微热一点,其上甚至可能孕育着外星生命。然而,“水手2”号传回的数据却显示金星是一个地狱般酷热的星球,上面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13.
据科学2家的研究,地球诞生已经46亿年了,人类的起源也可以追溯到300万年以前,而人类的现代文明只有几百年的时间。几百年与46亿年相比较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假设地球刚刚只有1岁,也就是说将46亿年压缩为365天,那么我们来看看地球上在几月几日有哪些变化吧。1月1日零时,地球诞生;2月24日13时,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的海洋;4月5日5时,海洋中出现了最原始的生命;9月18日20时,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出现了;11月13日9时,海洋中出现藻类;11月21日8时,海洋中出现三叶虫;11月30日6时,身长2米…  相似文献   

14.
一、日本H-2大型运载火箭投入使用2月4日,日本自制的H-2大型运载火箭从种子岛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将轨道再入试验装置(OREX)和火箭飞行状态鉴定有效载荷(VEP)送入地球低轨道。该火箭是由氢氧芯级和捆绑两个固体火箭助推器组成,总高约50米,直径4米,起飞重量254吨,其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2吨,地球低轨道运载能力为10吨。其研制费用为25亿美元,历时10年。由于其第一级大氢氧发动机LE-7结构复杂,工作条件要求高,使研制进度多次受阻,研制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了两年。8月28日H-2火箭又成功地完…  相似文献   

15.
日本环境观测技术卫星(APEOS-2),是对其地球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大面积观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人类共同关心的地球环境问题,日本拟从弄清全球规模的水、能量循环的机理入手,通过ADEOS-2卫星获得大量珍贵的地球科学数据。该卫星拟于1998年用H-2火箭发射。为达到上述目标,ADEOS-2卫星上应该搭载能提供下列数据集的探测器,其中最为核心的探测器有高性能微波扫描辐射计(AMSR)和全球成像器(GLI),此外,还搭载其它机构的探测器,如环境厅的改进型大气边缘红外分光计(ILAS-2…  相似文献   

16.
对于太空居民的生命保障,不能用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的生命保障系统,也不能用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而应该用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所谓“再生式”,就是该系统不需要从地球供应生活必需品,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可以再生利用;所谓“生物再生”是指系统内包含生物成分,系统通过它的生物成分来再生、净化和合成生活必需品。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就是一个小型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17.
航天简讯     
1997年航天飞机的最后一次飞行□□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于1997年11月19日从肯尼迪发射场升空,进行为期16天的太空之旅。它携带了一套能监视地球大气臭氧分布情况的微重力实验仪器及斯巴达号太阳观测卫星。机组由6名航天员组成,其中2名分别来自日本和...  相似文献   

18.
似水月华     
《飞碟探索》2008,(1):56-56
从月球看地球,会是什么景像?绕着月球运行的“月亮女神”号宇宙飞船拍摄了这张新版的照片。日本的月球探测任务——“月亮女神”号(Sele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Explorer,简写为SELENE),昵称为Kaguya,主要目的是研究月球的起源与演化.2007年10月,“月亮女神”号已抵达月球轨道,并开始传输数据和影像回地球。  相似文献   

19.
怡云 《国际太空》1995,(6):14-14
1995年4月5日,以色列从本国内格夫沙漠(帕尔马奇空军基地)用自制火箭发射了一颗称为地平线一3的战术侦察卫星。并兼有观测地球资源的任务。地平线一3卫星的发射重量为225千克,它运行在一条倾角为37、远地点为700千米、近地点为300千米的地球轨道上,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90分钟,预计工作寿命为1年。地平线一3是一颗采用三轴稳定的小型卫星。它高2.3米,底部直径为1.2米,太阳能电池板面积为3.6米2,电源功率180瓦,姿态控制精度达0,1。卫星净重189千克,有效载荷重量36千克。地平线一3卫星…  相似文献   

20.
火星:充满奥秘与神奇的净土(上)傅民杰火星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外行星,它看上去是一颗火红色星球,故此得名“火星”或“红色行星”。天文学家又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姊妹星”,因为它许多地方跟地球十分相似。火星直径6800千米,这约是地球直径的1/2,它的质量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