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人工智能(AI) 是商业和工业,甚至军事应用领域中最热门的流行语。军事国防领域也已经将人 工智能发展成为了一种技术,并应用到军事作战和决策系统中。最初OODA 循环是最知名的空战战术模型, 后来发展成为各国空军的作战方法。OODA 循环对于任务的定义和决策过程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 要研究了人工智能在OODA 循环决策中的应用。讨论了未来OODA 循环各阶段中所需的AI 作用和技术,包 括可解释的人工智能和基于学习的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导弹武器系统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各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新的智能作战指挥思想都必将取代现有的导弹武器系统.给出了智能导弹武器系统的定义,介绍其组成部分,阐述了智能导弹武器系统关键技术和典型型号,展望了智能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未来复杂战场环境下反舰导弹编队协同攻击的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多弹编队飞行控制的技术方案。采用基于分层递阶控制思想的多智能体系统结构,把多枚功能相同或者不同的导弹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弹群,弹群中各导弹之间进行编队飞行、协同搜索、信息融合和协同攻击等方面的作战配合,实现对单个目标或多个目标的精确打击。该方案可以实现多发导弹的编队飞行控制,能够提高导弹编队的体系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4.
未来战争是智能化的战争,未来导弹的发展必然呈现智能化趋势。针对导弹智能化需要具备的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控制、智能协同和智能突防等五方面特征,分析了惯性技术的作用和发展需求,颠覆性创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推动了新原理、新材料、新技术在惯性技术领域的应用。本文提出了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包括惯导系统大数据应用技术、惯导系统容错及系统重构技术、智能协同导航系统的时空基准统一技术、以惯性系统为基础的信息集成技术等关键技术,并对适应未来网络协同作战的智能导弹导航控制需求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多平台OODA的任务运行出发,分析了未来航空电子信息技术主要面向多平台信息的高效组织与管理,其发展趋势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战场数据转换为信息,将信息演进为知识,从而形成具有反馈机制的环路来引导多平台航空电子体系更快的获取信息.本文分别从多域多维信息的高效获取,多异构平台分布式信息处理,高效智能的信息组织,清晰准...  相似文献   

6.
关于未来战斗机发展的若干讨论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杨伟 《航空学报》2020,41(6):524377-524377
近年来,在第四代战斗机陆续批量服役和大国竞争的背景下,关于战争形态演变以及四代后战斗机如何发展的讨论络绎不绝。本文回顾了战斗机"代"的起源和跨代发展的驱动因素,概述了空战观察(Observe)、判断(Orient)、决策(Decision)、行动(Act)(OODA)环的演进历程,并提出了OODA 3.0的内涵。阐述了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依托与跃升关系,就自主性、有人、无人,强平台、体系、分布式作战运用的辩证关系,以及敏捷高效的研发模式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面向航空智能制造的DT与AI融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隋少春  许艾明  黎小华  刘顺涛  黄伟 《航空学报》2020,41(7):624173-624173
针对航空装备复杂制造场景下制造过程管控维度多尺度大、制造资源组成复杂性高、质量问题跟踪定位难度大等问题,结合数字孪生(DT)与人工智能(AI)技术特点,开展了面向航空智能制造的DT与AI融合应用研究。基于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应用现状,系统性地阐述了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融合机理,分析了支撑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融合驱动航空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和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融合驱动的AI控制中心构建涉及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加工制造过程自适应控制、智能车间生产过程智能管控、制造过程资源调度与优化决策、产品智能质量控制等应用场景,为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在航空智能制造融合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飞机战伤抢修评估与设计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祖光然  裴扬  侯鹏 《航空学报》2020,41(6):523455-523455
飞机战伤抢修(ABDR)是提高飞机生存力与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展战伤抢修技术研究覆盖飞机全寿命阶段。回顾了战伤抢修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别从战伤评估、战伤抢修设计、战场维修与保障等3方面总结了战伤抢修体系要点,重点综述了战伤抢修预评估技术、战伤现场评估技术、战伤抢修设计准则与原则、战伤抢修设计与评价方法、战场快速维修技术、战场保障方法等方面的理论与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针对未来体系对抗与智能化作战环境,结合目前战伤抢修需求,提出了包括先进材料结构飞机战伤抢修技术、直升机战伤抢修技术、飞机战伤评估智能技术等战伤抢修技术研究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未来飞行器面临的战场环境复杂性增加、飞行员操纵负荷增加、常规操纵方式无法适应危险环 境态势等问题,提出飞行器智能座舱设想,围绕基于态势感知的虚拟座舱系统、基于人工智能的飞行员辅助系 统、覆盖门到门的机组自动化系统等方向,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柔性显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处理技术 改进座舱设计,以增强飞行员态势感知能力、优化飞行员操纵方式、减轻飞行员决策负担、提高飞机的生存率、 实现降低飞行成本和危险环境下自主飞行。  相似文献   

10.
樊会涛  闫俊 《航空学报》2022,(10):296-305
系统回顾了70年来空战体系的演变过程,提出了先于对手完成攻击并使对手无法完成攻击,形成交战双方观察、判断、决策和行动(OODA)闭环时间差的空战致胜机理。全面介绍了角度准则、能量准则、体系准则等空战准则,论述了态势感知、作战飞机、空空导弹和飞行员为主体的空战体系基本构成。对空战体系进行了划代,系统凝练了每一代的体系特征、标志性事件、主干装备等。结合空战需求和技术发展,对以智能分布协同为代表的未来空战体系进行了展望和预测,指出了未来发展面临的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澎  张成  管洋阳  杨珂 《航空学报》2021,42(8):525898-525898
电磁频谱作战能力是打赢未来体系化战争的必要能力,是实现战争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核心基础。随着作战域维度的不断增加,通过掌控电磁频谱以获得战场信息主动权,实现跨作战域高维度的协同与融合是掌控战争的终极制胜目标。通过回顾电磁域对抗演变的全过程,分析掌控电磁频谱能力的必要性,并从低-零功率电磁频谱战、电磁机动作战、制电磁权与制信息权、电子对抗系统技术等方面阐述电磁频谱作战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需求,最后在组织管理、理论研究、关键技术、评估验证等方面提出加强电磁频谱作战能力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未来智能空战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智孝  杨晟琦  朴海音  白成超  葛俊 《航空学报》2021,42(8):525799-525799
随着装备战斗力生成模式逐渐向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发展演变,未来航空主战装备的定位、形态及运用将可能发生根本性变革。为应对新时期空战任务所面临的环境高复杂性、博弈强对抗性、响应高实时性、信息不完整性、边界不确定性等一系列挑战,交叉融合人工智能理论与空战对抗技术,研发智能空战系统,将有望在下一代无人制空装备谱系中构建不对称"智能代差",成为制胜未来空天战场的核心关键。本文完整梳理了智能空战研究的发展脉络,总结了以专家机动逻辑、自动规则生成、规则演进、机器学习等方法为代表的智能空战基础理论。从体系、应用及技术视角全面剖析了智能空战的发展趋势,以智能空战的不确定性、安全性、解释性、迁移性、协同性为切入点阐述了智能空战应用落地的若干问题,以期为未来智能空战技术研究勾勒出一条新的探索路径,为人工智能理论与航空科学技术的跨领域交叉融合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兵力生成是军用仿真中的重要支撑技术。岛礁防空兵力生成是岛礁防空作战显示系统的关键部分。文章基于人类对外部事物认知、反应的OODA过程建立岛礁防空CGF行为模型,包括目标探测、威胁判断、火力分配及毁伤评估4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实现岛礁防空作战显示系统。  相似文献   

14.
OODA理论是对抗决策领域中著名的军事理论,在作战样式和作战过程模拟中,有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本文通过建立空战过程的OODA模型和空战优势判据集,结合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得出满足特定优势等级的先进战斗机能力需求。设定先进战斗机不同的初始条件(携导弹射程,隐身能力等),可以得出不同参数对飞机能力需求的敏感度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昊  金琳乘  王胜男 《航空学报》2021,42(8):525788-525788
针对无人机(UAV)机载设备和软件在不具备真实飞行环境下的对地攻击流程验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观察-判断-决策-行动(OODA)循环的对地攻击流程半实物仿真验证方法。首先,采用OODA环思想对无人机对地攻击流程进行分析,设计了一套基于OODA环的半实物仿真验证系统。然后,将无人机对地攻击流程精度模型分为感知、判断和攻击3种,建立了半实物仿真验证系统主要的精度模型。最后,运用该验证方法对某无人机的3个机载软件进行了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验证无人机对地攻击流程的设计效果,在飞机设计阶段为攻击流程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无人机是现代战场实施侦察、打击的有力武器,它的发展备受关注。无人机航迹规划源于机器人运动规划,它是无人机应用研究的核心内容,对提高无人机系统在复杂战场的作战能力起着关键作用。无人机战场环境日益复杂,在强拒止、强电磁环境下,航迹规划对自主性和智能化有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约束的算法已不能满足现今的战场需求。文章系统梳理了 5类无人机航迹规划算法中的几种常用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归纳了这些算法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无人机航迹规划算法面临的挑战。综述表明,航迹规划算法必然向着智能化发展,自主识别和智能决策是改进、优化算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面对未来有/无人机协同作战场景,实时准确的空战决策是制胜的关键。复杂的空中环境、瞬变的态势数据以及多重繁琐的作战任务,使有/无人机协同作战将替代单机作战成为未来空战的发展趋势,但多智能体建模和训练过程却面临奖励分配困难、网络难收敛的问题。针对5v5 有/无人机协同的空战场景,抽象出有人机和无人机智能体的特征模型,提出基于近端策略优化算法的空战智能决策算法,通过设置态势评估奖励引导空战过程中有/无人机智能体的决策行为向有利态势发展,实现在与环境的实时交互中,输出空战决策序列。通过仿真实验对所提空战决策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经过训练学习后,能够适应复杂的战场态势,在连续动作空间中得到稳定合理的决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