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的宇宙     
一些科学家曾提出,宇宙演化过程可能全息地记录在人的大脑中,可我们不知道其“编码”形式。最近有人提出“宇宙是活的”的理论,这似乎暗示,生物演化过程本身,正好是宇宙演化的一个缩影。  我们是复杂的生物体,不可能由化学物质“碰巧”酿造而出,而是由最简单的有机体经过几十亿年的演化而来。宇宙可能有类似的过程,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不可能碰巧而出。较简单的宇宙首先出现,它可能经历了几千万代而进化到像现在这样的宇宙,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物理教授斯摩林是这种思想最著名的倡导者。这种概念也借用了著名的宇宙学家霍金和…  相似文献   

2.
方舟子 《飞碟探索》2009,(12):42-42
自生命起源到现在的数十亿年间,地球上出现过数十亿个物种,而现存的物种只有数百万个。也就是说,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99%以上都已灭绝。没有一个物种能够永世长存.现存的物种以后也会一个一个地灭绝。  相似文献   

3.
在生物演化史上的6500万年前,有过这么一次巨大的灾难,导致了恐龙的绝灭,这次灾难,许多科学家都认是一个巨大的天外来客撞击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形成了一个深入美国科罗拉多峡谷的巨坑,而且又使数十亿吨的碎岩石溅到大气中,这些碎片形成了一层大气笼罩着整个地球。但是有科学家对这次大撞击能对地球生物带来那么大的影响有些怀疑。这就是标志着地球  相似文献   

4.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有趣的朋友,生物专业,学问算不上好,当然,也算不上差。有趣之处在于。他几乎和我认识的所有生物专业的人的“死理性派”形象完全不同。堪称“伪科学铁粉”。他热衷于研究各类阴阳八卦、奇门遁甲,相较之下,生物倒像是奉父母之命娶回家的正房媳妇,不喜欢,但不得不放在心上。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共记录了几万起与外星类人生物接触的事件。人们见过许多千姿百态、扑朔迷离的类人生物,当人们发现他们时,有的在那儿漫游,有的在那儿采集标本,还有的在往飞碟上搬运什么东西……通常,这些来历不明的类人生物有一个脑袋、两只手和两条腿。然而,大量目击事件和与外星人的近遇事件证实,并非所有类人生物都千篇一律是这个样子,有一部分类人生物是人类,而另一部分类人生物是机器人,还有一部分是生物机器人,亦称“类人机器人”。巴西飞碟专家哈德·贝雷拉对同类人生物接触的事件的研究具有相当充分的依据。他在研究…  相似文献   

6.
外星人告诉朱里奥:“你们的世界太美妙了!其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没有几个世界可以与之相媲美,至少我们无法说出一个。对我们而言,这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矿,有我们急需的各种物质,其中之一是水。非常遗憾的是,你们已经开始了破坏这个世界的行动。而在数百年前,我们也曾经有过相同的经历,相同的遭遇,相同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齐悦 《飞碟探索》2002,(1):17-17
千百年来,人类主宰地球的意念在各种肤色的人们心里根深蒂固。没有人会去怀疑,就像当年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一样即使有人猜测过也仅仅是稍纵即逝。但问题好像就出在这里:我们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寻找所谓的“外星生物”会不会和我们正共同主宰着地球呢?答案是不肯定的,因为这仅仅是一种猜测而已。但却至少引出了一个问题,即:何谓“外星生物”?依本人观点,外星生物应是不同于人类的、存于另一种世界之中的、与人类具有同等水平而不同质的思维水平的生物体。这里之所以用“另一种世界”,包括了三种可能性:宇宙中地球以外的另一个星…  相似文献   

8.
傅民杰 《飞碟探索》2011,(11):18-19
在1975年,乌克兰西部一个集体农庄砖厂的采土工地8米深的地层中,人们发现了一个神秘的黑球。据地质资料显示,这里8米深地层的年龄为1000万年。在莫斯科人们发现,这个黑球具有很强的生物场,特异功能者在距黑球二极20厘米远的位置时,用手就能感觉到黑球生物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宇宙这么大,很难相信地球是唯一孕育智慧生命的星球。可是,如果确实存在外星生物和文明,那么这么多年来,为什么它们一直没有和地球文明建立联系?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宇宙如此广阔,即使文明发展到星际宇航时代,恐怕也很难发现另外一个发展到相当程度的文明。  相似文献   

10.
纪舟 《飞碟探索》2012,(4):50-50
地球上有没有生命?这算是相当蠢l的问题吧?不过如果我们是外星人,真的对地球一无所知,该怎么做才会知道答案呢?又假设,如果我们的位置是在宇宙中另一个恒星系统里的一个行星上,要怎么样才能知道地球上是有生命的呢?其实我们需要一丁点儿光,在太阳的强光下几乎看不到、稀稀微微的地球反照光——地照。  相似文献   

11.
塔特的办公室外挂着一张她与茱蒂·福斯特的合照,她比这名女演员足足高出一个头。  相似文献   

12.
非正常体验     
外星人劫持或遭遇外星人这样的课题,在UFO研究中是很著名的。关于人们在另一个世界的经历在很多传说、神话中都有,所以它不是UFO领域的新现象。对这种经历的解释和评说多种多样,本文关注的是一些医生和心理学家(他们通常否认这一现象)做出的解释:当事人只不过是由于某种精神紊乱而产生幻觉或错觉。从1999年~2002年的4年间,我有幸亲自研究这一现象,由此我认为,对体验外星生物经历的那种简单解释是大可置疑的。我的观察和结论是基于我和母亲多丽斯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海底世界对人类还是一个谜。潜水员只能潜入浅海处探索有限的海洋世界.对大海深处的海底还是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14.
然而.俄罗斯著名学者法明科对此推断后认为,该“超巨大引力天体”是夸克型生物机器人进驻的总星系的一个区域。这些夸克型生物机器人来自形成真空的那个地方,它们打算来这里完成它们的某种使命。这个地方很可能是总星系中最古老的生命和文明的发祥地,总星系是从这里开始它宇宙“大爆炸”以来的飞散之旅的,外星文明也是在这里诞生的一旦总星系发生最后一次收缩时,这个最古老的生命与文明的发祥地也将随之一同毁灭,因为这一命中注定的自然法则是,它周围所有的超星系团只向它这“独一处”运动。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太空居民的生命保障,不能用载人飞船或航天飞机的生命保障系统,也不能用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而应该用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所谓“再生式”,就是该系统不需要从地球供应生活必需品,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可以再生利用;所谓“生物再生”是指系统内包含生物成分,系统通过它的生物成分来再生、净化和合成生活必需品。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就是一个小型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16.
新近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用电影语言建立了一个逼真鲜活的世界,并且演绎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外星冒险故事。片中展现的最为神奇的一项“技术”,就是借助先进的计算机界面设备。人类能够以“心灵感应”驱动和控制化身,并通过后者的感官体验环境、认识世界。  相似文献   

17.
基因再造     
基因工程与物种制造 如果可以把人类归结为生物电脑的一种,让我们来想想看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有四种基因代码,有基因序列程式,有左脑内存,右脑硬盘,每个脑细胞都有一个可独立运算的神经元作为CPU!那么,人脑是几核的呢?说出来吓死你—堋亿个神经元。也许,人类天生是宇航的料吧!  相似文献   

18.
有两个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如果你在这个世界的某个错误的地方喝了一杯不该喝的水,你的肠道可能会变成一种叫作贾第鞭毛虫的肠道寄生虫的家。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你的胃将强烈痉挛并且伴有严重的腹泻。让我们把这些痛苦放在一边,先说说贾第鞭毛虫吧。它拥有怪异而有趣的解剖结构。它由一个单细胞构成,看起来就像一个拖着4条尾状细丝的恶毒的泪滴,但它竟然拥有两个细胞核。  相似文献   

19.
帆韵 《飞碟探索》2001,(5):46-46
在许多有关地外生物的文章中,经常指出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液态水。所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其他星球上寻找水的踪迹,好像找到了水就意味着与地外生物的接触又拉近了一段距离。但是,是不是那些我们尚未接触过的地外生物也像地球生物那样需要水呢 ?这一点我们是不清楚的。   我们不应用地球生物生活习性的观点来对待地外生物。毕竟地外生物 (假设有地外生物存在 )所处的环境与我们地球的环境截然不同,其元素组成、结构方式、遗传密码、新陈代谢类型等各方面必然都和地球生物有很大的差异。   1995年 3月,一个由日本制造的装备了…  相似文献   

20.
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在2007年发现了18516个对科学而言全新的物种,它们当中包括体长10.4厘米的小蛇,贝壳可向四面旋转的蜗牛以及开花即死的棕榈树。现在,参与新物种命名工作的康涅狄格州大学教授贾尼尼·凯拉领导的一个国际专家委员会根据最新发现评选出“十大新物种”,用以展现令人惊叹而又十分奇异的地球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