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前往探测冥王星路上的"新地平线"号于2007年2月经过木星时,传回最新的影像,包括了木星表面的闪电、极光,还有卫星埃欧表面的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2.
程畅 《飞碟探索》2012,(3):10-10
"新地平线"号离家可能已经32亿千米远了,但是2012年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该飞船都一直由其操纵者所控制。自从2012年1月3日将"新地平线"号从休眠中唤醒以来,来自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新地平线"号任务操作团队,已经向该飞行器的计算机上传了一套新的指令,确保其数字数据记录器的运转正常。为了进行无线电科学实验(REX)对通信系统进行了初始化,刷新了其  相似文献   

3.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新地平线"号是目前正在飞往矮行星冥王星途中的一艘无人探测飞船。"新地平线"号有望成为第一个飞越冥王星及其卫星(冥卫一卡戎、冥卫二尼克斯、冥卫三许德拉及编号为S/2011P1的冥卫四),并对它们展开  相似文献   

4.
正冥王星一直被视为一个遥远、寒冷、毫无生命迹象的世界。然而,2015年第一艘行经冥王星的太空飞船为我们揭开了这颗矮行星的许多奥秘,带来了许多惊喜。"新地平线"号探测器获得的数据已于2015年10月传回地球,但科学家需要多年时间才能完成对探测结果的分析,并将其整理成型。初步分析提  相似文献   

5.
广角镜     
木星光环之谜 众所周知,土星腰部缠绕着绚丽多姿的光环,不知大家清楚不,木星也有光环!木星的光环是由“旅行者”号飞船在1979年飞越木星附  相似文献   

6.
美国将于1986年发射一个外行星探测器——“伽利略”号飞船飞往木星。飞船由轨道器和大气层探测器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任务是测量木星及其几个主要卫星的大气层以及木星周围的电磁场和粒子辐射环境。由于飞船装备了不少先进探测设备,轨道器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将要围绕土星飞行十几圈,并相  相似文献   

7.
《太空探索》2011,(10):22-23
俄罗斯"进步"M12M号货运飞船的发射失败,不仅对俄罗斯航天局的航天计划造成影响,同时也影响到美国航宇局的航天计划:国际空间站机组成员的返回不得不推迟,新一批机组成员启程时间也将延后。此外,美国航宇局表示,如果俄罗斯不恢复"联盟"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计划,国际空间站的全体考察人员或将离站,空间站11年以来将首次进入无人状态。  相似文献   

8.
《国际太空》2006,(12):32-34
1月号“新地平线”探测器将首探冥王星……(1)日本的“月女神”月球探测器…………(5)美国新一代载人飞船……………………(8)正在研制中的俄罗斯快船号飞船……(15)日本2005-2025年航天新构想………(20)航天飞机的是耶,非耶!……………(29).空间扫描(14、31、32).航天简讯(19)  相似文献   

9.
刘远 《飞碟探索》2012,(4):51-52
为了探索小行星带、木星、土星以及它们各自的卫星,同时为实施其他一系列太空探测任务,1972年和1973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分别发射了"先锋10"号和"先锋11"号宇宙飞船。上述任务在这两艘飞船升空几年后就基本完成,但这两个意气风发的小先锋继续勇往直前,目前已快要彻底飞出太阳系,一路搭载着带给可能会遇到的外星人的信息。在这两艘"先锋"的飞  相似文献   

10.
<正>全国人大代表、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两会"期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我国空间站研制建设任务进展顺利。"我们将以长征五号技术为基础,研制长征五号B,专门用来发射空间站,按计划将于2019年首飞。"2017年4月,天舟—号货运飞船将首试"太空加油",开展在轨维修和推进剂在轨补加等技术验证。这也是我国建设空间站之前在太空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试验。以前的飞船起飞质量只有8吨左右,  相似文献   

11.
<正>在40年的漫漫征途中,"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探测了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可谓将这些行星"一网打尽"。对几大行星的探测1.木星1979年2月25日,"旅行者1号"发回了大家期待已久的木星的大红斑。它是一个在木星赤道以南22°存在了很久的巨大反气旋风暴,自1830年开始,已经被持续观测了187年,但这次我们看到的是高清!第一位看见大红斑的人一般被认为是罗伯特·虎克,他在1664年描述木星上的这个斑点;然而,虎克所  相似文献   

12.
众眼看宇宙     
易轩 《太空探索》2011,(2):64-65
这张照片的主角是我们太阳系最奇特的卫星——木卫一的真彩色照片。原图由1995年~2003年之间环绕木星的"伽利略"号探测器拍摄,经过复杂技术的处理,才还原给我们一个真实的木卫一。木卫一的主色调来自硫酸和硅酸盐岩浆。它的表面有许多活火山,在木星和其他木星卫星的强大引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有那么一天,旅游者们会在火星上滑雪,在木星的卫星上远足.这种远游的滋味是怎样的呢?在荒凉的月球平原上,你挥手作别将分离长达6年半之久的朋友们.你与同行者登上航天器,束好安全带.当一条遮蔽起来的缆线产生出控制飞船超导电磁力的波时,这个庞然大物就沿着伸向地平线的轨道飞驰而去.它加速到每小时1.1万公里,令人惊叹,不过这只是摆脱地球引力所需速度的几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阿容 《飞碟探索》2003,(3):14-14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科学家从“旅行者”号太空飞船传回的资料发现,木星有两个光环。后来,他们又发现了木星的第三个光环。由于这个光环比较透明,被科学家称为薄纱光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根据“伽利略”太空飞船搜集的资料发现,木星的光环,是由于流星撞击木星四个小卫星所产生的尘埃产生的。因为木星的卫星体积不大,没有足够的引力,所以不能阻止流星的尘埃飞离卫星表面。木星的直径约为14.3万千米,而尘埃形成的光环分布在离木星核心9万千米~25万千米的上空。红色的光环约16千米宽,是由流星撞击离木星最近的两个卫星所产生的尘埃…  相似文献   

15.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7):5-5
载人航天再启新程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9"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女性。托举"神舟9"号飞船的"长征2"号F遥九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这是长征火  相似文献   

16.
它将由莫斯科运往巴黎参加展览。与联盟号飞船相比,快船号的体积小巧但能力惊人。该飞船预计将由天顶号运载火箭送入预定轨道。与能源号火箭在侧面固定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不同,快船号飞船将像一般飞船一样被固定在运载火箭的顶端,这种固定方式的最大好处在于更加经济。快船号飞船不仅可以飞赴“国际空间站”,而且就连登月也不在话下。  相似文献   

17.
今年7月,木星遭到“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残片的撞击,它以每小时超过20万公里的速度冲进木星大气层,其冲击力大约为数亿万吨,约等于地球上核武器能量总和的1000倍.尽管这对我们并无直接的危险,但即将发生的事又将这一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如果是地球而不是木星遭受这一撞击,那么结果会是怎样呢?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扼要论述了双波段天线在宇宙飞行器中的应用。双波段天线是雷达、导弹(制导站)工程中一项关键性新技术。美国不载人的行星探测器——旅行者1号和2号采用了这项新技术。该双波段天线直径为3.7米,系由石墨纤维/环氧树脂及铝蜂窝夹芯组成。天线对X波段反射损耗和对S波段传输损耗均小于0.1db。尽管飞船在太空航行时间达数年之久,环境条件又十分恶劣(环境温度为+348°K~73°K),这种新结构仍能正常工作。飞船对木星、土星探测中所以能获得很多有价值的新发现,这和成功地采用双波段天线新结构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正>1961年,搭乘"东方"1号载人飞船的尤里·加加林几乎是被扔进太空,后又被重新拖拽回来的。几周后,美国人艾伦·谢泼德步他后尘,搭乘与之类似的原始飞船"自由"7号飞船进入太空。在莱特兄弟的莱特飞行器、亨利·福特的T型车以及是"哈维兰彗星1"型客机之后,这些飞船是第一批用来开创交通新时代——太空旅行时代的交通工具。与其他交通领域它们的同胞们一样,"东方"1号和"自由"7号飞船激发了大量新设计和新发明,因为世界各地的工程师都在争先恐后想方设法满  相似文献   

20.
大家知道,金秋9月是观测星体最好的时日.同其他月份相比,此期星空清晰,昼短夜长,可谓追星佳时.如果天公作美,于9月9日,人们可以在紧靠着西南地平线的上空,观察到行星聚集.晚上,金垦、木星和月球在那里相会,此时,在月球上只能看到一个狭长的镰刀形.在9月份,金星没落的时间越来越早,进入10月份,她就从夜空中消失了.木星的能见度也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直至9月末,这颗大行星几乎就看不到了,它大约在太阳落入地平线后1小时左右沉落.土星位于太阳的反向,就是说,在我们来看,它恰好位于太阳对面,整个夜晚都可以看到.此间这颗光环行星逆行移向宝瓶星座,如果用望远镜,您还可以有幸观测到土星的最大卫星——泰坦(Tit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