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多年来,不明飞行物(UFO)给人们带来太多的疑问和探求。有关UFO的故事充斥在报纸杂志以及小说影视里。UFO到底是什么?是天外来客,还是神秘的地球现象?美国《大众机械师》杂志的一篇报告揭示,美国空军曾如何醉心复制有关纳粹飞碟的各种技术并导致美国两项“飞碟”工程上马。近期的解密文件,揭示了令人震惊的第三项秘密工程,即研制的“飞碟”可以在500千米的高空对地球上某一区域实施核打击。飞碟是太空武器发射台?根据美国《大众机械师》发表的这份报告,该“飞碟”在500千米的高空轨道上执行一次任务的周期为6个星期,…  相似文献   

2.
飞碟与人类     
飞碟或许是人类所面对的最大的、最难解开的谜。据说在当今的世界上,至少有一半人相信或相信过飞碟是真实的。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飞碟纯属无稽之谈,是某种未知的自然现象,或是某些狂热分子头脑中的一种幻觉。飞碟研究中的主要流派认为,飞碟来自遥远的外太空和外星球,而飞碟上的乘客和驾驶员则是神秘的外星人。其中主要的一类,据说是个头只有1.5米左右的小矮人,俗称小绿人,或许是因其皮肤呈现绿色的缘故。1967年,剑桥的一位研究生约瑟琳·贝尔,在太空中发现了一种可以有规律发射脉冲电波的物体。起初,贝尔和她的导…  相似文献   

3.
现代飞碟现象的开始时间被定为 1947年,因为正是这一年,美国商人、飞行爱好者尼斯·阿诺德遇到了一队奇特的不明飞行物体。在近几十年间,世界研究飞碟的组织约有 500个,许多人都声称自己看到了飞碟。这一切使人们联想到有外星人的存在。但到现在为止,许多国家的军人都认为,飞碟实际上是地球上制造的新一代飞行器,是人类设计才能的突出体现。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讲,专家们并不排斥圆盘形、蛋形和球形飞行器的存在可能,因为它们完全可以飞行。还是在航空的开始阶段,前苏联的著名发明家阿纳托利·乌菲姆采夫就证明了这一点,他制造了圆…  相似文献   

4.
那是1995年的事,盛传着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格罗姆河上空经常出现飞碟。人们早就知道那里有一个秘密的军事基地,因而飞碟之说更加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兴趣。美国《大众机械》杂志社还派出记者前往暗探。  相似文献   

5.
许多不明飞行物研究者和组织认为美国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组织,但美国人还在竭力保守这一秘密。美国人为什么要保守秘密,而且这种“保守”已远远超出了“保守”所应有的界限。   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国人“公布这些秘密将导致人类的恐慌”,这已间接地说明飞碟不只是“大气物理现象”,还是一种能导致人类恐慌的可怕东西。   有证据表明早在 20世纪 40年代初期甚至更早,美国人就与飞碟“乘员”有了接触,至少美国人已经掌握了飞碟存在的证据。   举证一: 1989年在亚利桑那州的费尼克斯召开不明飞行物研究会。一个…  相似文献   

6.
根据有关材料记录,1947年7月的一个清晨,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坠落了一艘外星人的宇宙飞船。从表面上看,它只不过是一起普通的事件,似乎与各种飞碟研究刊物上的报道和用各种文字写成的上千种飞碟目击事件相似。但事实上却不尽然,这一事件本身极为生动,影响十分广泛,涉及到政府、科学界和法律界,事态至今还在发展。  美国不明现象爱好者和“反对飞碟保密公民组织”采取了广泛的行动,通过他们的律师援引“情报自由法”的条款状告美国中央情报局,要求公布有关坠毁飞碟的情报。另外,“反对飞碟保密公民组织”还接过了民间组织“飞碟地…  相似文献   

7.
飞碟研究冷热析孙凤武飞碟问题在中国公开引发,从1978年开始至今已18年,其间冷冷热热、热热冷冷。什么是飞碟研究的“冷热”?就是社会公众对飞碟现象的关注程度、飞碟研究的兴旺程度、新闻媒介报道飞碟的频数等等的综合情况。目前可以说是处于一个飞碟“冷”的时...  相似文献   

8.
走近飞碟     
飞碟研究者普遍认为,20世纪四血十年代是现代飞碟研究兴起的传统时期,这个时期记录下了大量其本质尚需进行科学研究的不明飞行物的目击报告,但无论如何不要奇怪,在美国目击UFO的最高潮的时间远比飞碟研究的兴起早得多!  相似文献   

9.
日期:1989年7月28日地点:俄罗斯联邦,卡普斯京亚尔案例/报告类型:一般事件海尼克分类:CE1对象形状:盘式证人数量:多人特色/特征:军事,核设施,光柱,证人素描大约在午夜时分,两个部队的成员发现一个飞碟已经在基地的军火库上空盘旋了数小时。克格勃文件中包含的手写的目击报告,是其中四名证人被克格勃特工审讯后写的。该报告没有说什么样的导弹在军火库,也没有说过是否  相似文献   

10.
飞碟研究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个热门话题.古代史书就曾有关于飞碟的记载,现代飞碟现象的研究始于1947年6月24日在美国华盛顿州上空看到9个盘状飞行物之后.人类对飞碟探索了40多年,至今仍没能解开这个谜.现代飞碟研究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飞碟是外星人所为,是地外文明的表现,目前这种观  相似文献   

11.
凭借着新的证据,弗莱德曼和飞碟研究人员唐·伯利纳于1992年合作出版了《科罗纳坠毁事件》一书。他们在书中得出结论说:“1947年7月,政府方面发现的飞碟不是一个,而是两个,此外还有七具外星人的尸体以及一个幸存的外星人。”他们声称,第一架飞行器在空中发生故障后,于科罗纳附近坠毁,其残骸大量散落于福斯特牧场。而第二架飞行器,显然就是安德森看见的那一只。1994年,兰德尔和施密特两人又合作出版了《罗斯韦尔飞碟坠毁事件的真相》一书。书中介绍了更多的被他们称为“目击者”的证人。其中一个是罗斯韦尔的居民弗兰…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本文作者何显荣先生是我国台湾省中华飞碟研究会监事长,从事飞碟研究多年,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刊出下面这篇文章,意在使广大读者对台湾的飞碟研究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一、飞碟学的涵义飞碟学是在研究与飞碟有关的各种知识,涵盖天文学、物理学、宇...  相似文献   

13.
关于飞碟为什么与我们地球人类避而不见的问题,许多人都做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但答案都不尽人意。可以说,如果这个谜题不解决,关于飞碟的进一步研究就很难进行下去。笔者在此不揣浅陋,做一设想,与大家讨论。   飞碟果真是来自外星球吗 ?  看来如果真像目击者所见到的那种形状和功能,来自外星球必然无疑。因为截至目前,以地球人类的科技水准而言,造不出类似的飞行器,更不用说人们在几十年前,甚至更早就发现了飞碟。   但人们一直困惑的是,既然外星人不辞辛劳,跨越星系,远道而来,却为什么一直对我们这个星球的人不敢或不…  相似文献   

14.
研究UFO之谜,当然不能离开时空。因为有一种观点就是,飞碟来自过去或者未来的地球,而飞碟的评价之所以可以“姿意妄为”,是因为它们拥有或者借助了“时间机器”。  相似文献   

15.
拜尔德日记     
地心有飞碟基地,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曾是美国海军少将的拜尔德却在不久前公开了他驾机探访地心飞碟基地的神奇经历,使外星人和飞碟再次成为美国人谈论的热门话题。拜尔德的日记说,他曾于1947年2月率领一支探险队,从北极进入地球内部,并发现了一个庞大的飞碟基地和地面上已绝种的动植物,在这个基地里还居住着拥有高科技的“超人”。但这一信息却一直被美国政府长期封锁着。拜尔德飞行日记所载,探险队驻扎在北极地区某一基地内。1947年2月19日,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朝北方进行飞行探测。圆形六分仪和指南针均经…  相似文献   

16.
在1998年8月和9月发行的美国《飞碟杂志》上,不明飞行物研究者鲍勃·普拉特和辛茜娅·卢斯为发生在巴西瓦吉尼亚的捕获外星人的故事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那次抓捕始于1996年1月,可能是近年来最大的也是最为著名的飞碟坠毁的故事,但却不可能是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17.
《飞碟探索》2008,(11):53-53
1956年夏,巴西,里约热内卢。 艾·斯德雅克拍摄到了这张飞碟穿过清澈、透明的天空的照片。美国飞碟研究学会主任、科尔曼·凡·克威斯大名鼎鼎校分析后证实,这张巴西早期的UFO照片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18.
UFO是英文不明飞行物的缩写,但由于多呈碟状,所以统称为飞碟。1947年6月24日,美国新闻界报道,美国爱达荷州伊西城的商人肯尼斯·阿诺德驾驶私人飞机经过华盛顿州的喀斯特山上空时,忽然眼前出现了九个碟状闪光的飞行物。它们边前进边自转,时速大约在2000千米左右,飘忽不定,转瞬间就不见了。这就是现代确切记录飞碟最早的时间和大体的经过,从此飞碟一词开始传遍世界。但是,我国清末著名画家吴友如的画册第十二集上册里面有一幅《赤焰腾空图》,图中配的原文是:“九月二十八日晚间八点钟时,金陵城南隅忽见火球一团,…  相似文献   

19.
陈育和 《飞碟探索》2009,(12):24-25
多年来关于飞碟的报道屡见不鲜,但是对于这些年不明飞行物的构造和推进动力源,一直是科学家和飞碟爱好者猜想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关于飞碟动力来源的猜想之一就是电磁能说。那么这些电磁能来源于何处?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飞碟造访地球如何补给能源?有一些秘鲁和意大利的学者在几十年前曾经有过一种研究推断。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多尔西镇附近的阿尔奇拉达山和内华达州的纳斯空军基地,有人类与外星人共建的秘密基地——这是日本著名飞碟研究家、《外星人的秘密》作者矢追纯一倾注了精力,走访了飞碟目击者和被外星人绑架者,其中包括原美国秘密情报人员和参加飞碟及外星人实物研究的著名科学家,获取了大量资料和照片,而得出的令人难以置信又不得不信的结论.她被带进秘密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