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发现     
《飞碟探索》2014,(3):4-7
决定智力高低的基因现形 英、法、德等国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英国《分子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说,他们首次确认了一种基因会通过影响大脑皮层厚度而影响智力。他们以1583名14岁的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可能与大脑发育有关的5.4万种基因变异,结果发现,一个特定基因变异会导致大脑左侧半球皮质较薄,而相应的志愿者智力测试成绩也相对较差。这个基因变异会影响脑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后者与脑皮层中的灰质含量及其厚度有关。大脑皮层厚度与记忆力、语言能力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任秋凌 《飞碟探索》2013,(11):45-45
美国科学家正在研制一款名为“TextureCam”的智能照相机,不仅能够给外星球上的岩石拍照,还能对照片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在未来的太空探索机器人身上,美国航空航天局有望安装TextureCam,使其扮演大脑的角色,让机器人具备自行做出决定的能力。“好奇”号火星车虽然得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发现,但这辆火星车在设计上并没有完全达到让科学家满意的程度,它是一辆没有“大脑”的火星车。在每个火星日的开始,美国航空航天局需要向“好奇”号传输工作议程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2):5-5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表示,他们即将发现记忆存储在大脑的哪些区域。甚至能够确定特定记忆存储在大脑内的哪些细胞。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一种在记忆存人大脑时“打开”的基因。这个基因可充当一个化学标迹物,最终帮助科学家揭示大脑的哪些区域存储记忆,甚至能够具体到特定记忆存储到哪些大脑细胞(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4.
2013年5月21日,纯粹数学领域最著名的刊物《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宣布接受一篇于4月17日投稿的论文,创造了该杂志从收到论文到确定发表的最快时间纪录——一般情况下,这个时间是两年。  相似文献   

5.
意识有开关     
《飞碟探索》2014,(8):7-7
2014年7月初,华盛顿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穆罕默德·可贝斯和他的同事在美国《新科学家》杂志上描述了他们用刺激“屏状核”来控制一名女子的意识的过程。当他们用高频率电流的脉冲刺激大脑某个区域时,这名女子失去了意识。她停止了阅读,对观众和视觉指令毫无反应,连呼吸都变慢了。当刺激停止时,她立刻恢复了意识,对刚才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6.
“外星人劫持事件”一直是UFO和外星人爱好者关注的重点,但其真实性一直受到科学界的质疑,也有不少脑科学家、神经学家、心理学家参与研究,分别从大脑受到特殊刺激、药物致幻或自然现象等角度解释这一现象,但这些都未能说服UFO爱好者。本文的采访对象是一位“外星人劫持事件”研究者,采访时间是2007年。在她看来,劫持事件就是外星人的阴谋。  相似文献   

7.
佐伊·格雷斯顿是一个拥有二个大脑的女孩:一个是人脑,另一个是拥有自我意识的精确的数字拷贝。佐伊死后,科学家将“数字大脑”移植到人形机器人身上,虽然“肉身”不再是过去的格雷斯顿,但却将她从“坟墓”中拯救了出来,“起死回生”。这样的场景会成为现实吗?  相似文献   

8.
庞征 《国际太空》2011,(12):1-7
在经历了520天的“密闭飞行”后,2011年11月4日,6名志愿者终于完成了“火星-500”(MARS500)实验,走出莫斯科俄罗斯生物医学研究院(RIBP)的模拟火星飞船实验舱,这是迄今为止进行过的时间最长的隔离实验。这项耗资1500万美元的项目由欧洲航天局(ESA)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RKA)共同资助,于2010年6月3日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在模拟火星飞船实验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所受的心理影响。志愿者队伍由法国工程师罗曼·查尔斯、意大利工程师迭戈·乌尔比纳、俄罗斯生理学家亚历山大·斯莫林斯基、俄罗斯外科医生苏克罗伯·卡莫洛夫、俄罗斯工程师阿列克谢·希特维和中国航天员教练王跃组成。完成任务后,他们每人获得300万卢布(约合10万美元)奖励。王跃看上去依然神采奕奕。从他时而眨动的眼睛中不难看出这位“80后”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极其优异的生理、心理素质。“时隔520天后,我们终于回来了,很高兴同大家再次见面……”王跃在用中文和英文发表简短致辞后和其他志愿者一同离开了活动现场,开始接受医学检查。接下来,他们还接受了为期3天的全面体检和一个月的舱外实验.包括分析几名志愿者的尿液和唾液样本,研究精神压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王跃已于2011年12月6日回到北京。科学家将用1年左右的时间分析实验结果,从而确定人们征服火星的下一步计划。  相似文献   

9.
2002年,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专家在给一位患有严重癫痫的中年妇女实施脑部手术时,偶然发现了诱发“灵魂出窍”体验的方法。他们对患者靠近后脑的颞叶联合区进行刺激,这位妇女说感到自己离开了自己的身体,正在俯视着躺在手术床上的身体。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30年代量子物理的意义首次被提出以来。就不断引发争论。时至今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没有比以前进步多少。在过去几十年里。据说“万物理论”与我们只有一步之遥,弦论却使得这一步难以跨越:纠缠于其涉及的抽象数学问题,其中包含着未被证明以及不能证明的一些论断。  相似文献   

11.
膜的世界     
2002年8月上旬。被誉为“当今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大师霍金来杭州参加一次国际性的数学会议.并受聘成为浙江大学的名誉教授。因他的到来.杭州城引发了一场科学热,他的新著《果壳中的宇宙》和《时间简史》在书店中因抢购而脱销,8月15日他在浙大邵逸夫礼堂做“膜的世界”的演讲,3000个座位座无虚席。那么膜是什么东西?霍金说,你可以把它想象为泡沫的表层。  相似文献   

12.
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飞行试验的.“火星500”计划于2010年6月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航天基地正式启动,来自中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法国的6名志愿者将在密封舱里生活520天,体验“火星之旅”。在这段时间里,他们见不到阳光,没有新鲜空气,也不能与外界直接联系。这项任务将探索长期太空飞行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以及6名志愿者是否能在心理和生理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波波夫金说,“火星”500在研究人员心理方面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俄航天局正在认真考虑能否在天上再做一次这样的模拟实验,并在同NASA和欧空局磋商此事。在莫斯科进行的“火星”500模拟项目把6名志愿者封闭在一座模拟设施内,旨在模拟载人火星飞行的至少部分条件,持续520天,2011年11月4日结束。  相似文献   

14.
寻找地外生命的活动是一件令地球人类兴奋不已的事,特别是我们这些UFO的研究者。据《生活时报》报道,中国将在贵州南部的喀斯特山谷中,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国际天文学界寄希望于这个直径达500米的“天眼”能够找到“外星人”,并且能够揭开宇宙起源之谜。读了这则消息,让人为之一振。我们可以借助“天眼”看到遥远的星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了。人类多想知道大眼睛、大脑袋、长着四个带蹼的手指的“外星人”是怎样生活的。然而,观测的结果是否会像人们预料得那么好呢?笔者很自信地断定,寻找后最可能的结果是发现一些…  相似文献   

15.
康旻 《飞碟探索》2014,(3):39-39
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且拥挤的神经“高速公路”,拥有数以十亿计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都和数千神经元相联系。要弄清大脑如何产生思维、行动、情感以及最关键的意识,即便对最聪明的科学家而言也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6.
心电感应、借助触摸分享对方的意识,记忆和知识……这听上去不错,但目前似乎只存在于科幻小说里。不过,美国的一些科学家声称掌握了这种能力——他们研发出了世界首个人与人沟通的大脑界面,发现了心智操控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飞碟探索》2007,(3):5-5
据光明网-光明日报,由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一批世界顶尖级神经系统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研制出能够洞察人脑、解读出人在“事成”前之“心想”的大脑扫描仪。这些科学家用高清晰脑扫描仪对人脑进行扫描,用计算机找出人脑活动的独特模式或不同思维活动的独特信号,然后扫描大脑寻找这些信号,再将扫描到的信息转化为具体的思维,从而解读出一个人想要干什么。这是科学家们第一次以这种方式成功解读人的思维。  相似文献   

18.
《飞碟探索》2014,(5):68-69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一下人类的大脑是如何发育的。人类的大脑从出生到25岁左右都在不断发育,并经历了几个发育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出生后18个月里,此时大脑灰质(即神经元胞体和突触,大脑的主要功能单位)过量产生,然后经历一个被称为“突触剪切”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中央机器制造科学研究所4月6日说,该研究所专家已经研制出可“自我修复”的飞船外壳新材料。研发小组专家费尔德施泰因介绍说,这种新材料的“自我修复”能力与人体皮肤遭受轻微损伤时的自行修复功能类似。目前,这种材料尚处于试验的最初阶段,它将应用于未来的飞船和空间站,在飞船或空间站外壳因微小陨石或太空垃圾撞击而遭受轻微损坏时,它将能自动收缩修复至原来状态,从而恢复其密封性。  相似文献   

20.
引力的迷雾     
刘岩 《飞碟探索》2010,(11):62-63
于1687年出版的牛顿划时代巨著《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11、12章牛顿给出了万有引力的数学描述,但引力的本源却是未知的。牛顿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迄今为止,我只是用引力来解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以及潮汐现象,引力的本质是什么,我不想说什么,但引力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