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众眼看宇宙     
刘茜 《太空探索》2006,(1):52-53
哈勃空间望远镜 哈勃发现了环绕黑洞的神秘蓝色恒星盘;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 第谷超新星遗迹为宇宙射线的起源提供了令人震惊的证据;人马座A^*:恒星令人惊异的在银河系黑洞周边的极限环境中形成;卡西尼土星探测器 卡西尼号拍摄到的土卫四,一个寒冷的冰雪世界;斯必泽空间望远镜 仙女座星系的三张面孔;  相似文献   

2.
<正>英国科学家发现已知最重的恒星,质量达到太阳质量的320倍,比先前确认的最重恒星还重一倍。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天文学家保罗·克劳瑟及其带领的研究小组,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观测数据重新计算后发现,大麦哲伦星系蜘蛛星云内代号为R136a1的恒星"体重"创下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很可能人们早已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天空中究竟有多少颗星星?在黑暗无云的夜空可以用肉眼看到几千颗单个的恒星,如果使用不是很高倍数的非专业望远镜,则可以数出几百万颗恒星。显然,利用高品质专业望远镜,则可以看到更多数目的恒星。  相似文献   

4.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7,(3):56-57
在小麦哲伦星云的一个恒星形成区中心,明亮的蓝色新生恒星们正吹开一个空洞。这是哈勃空间望远镜最新拍摄到的照片。 天文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一些被称作疏散星团的恒星诞生区拥有非常短的生命。这张照片是哈勃空间望远镜的ACS高级巡天照相仪在距离我们较近的星系NGC1313附近以类似游戏“Where's Waldo”的寻找方式,  相似文献   

5.
幽游 《太空探索》2007,(1):56-57
90亿年前爆发的恒星 科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暗能量并不是宇宙的新成分,而是宇宙形成历史中的副产品。暗能量是一种神奇的推力导致宇宙以更快的速度向外扩张。科学家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发现早在90亿年前暗能量就开始导致宇宙膨胀速度的增加。这幅暗能置的照片同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所预言的一样——从空旷的宇宙中辐射出一种与引力相反的作用形式.来自哈勃望远镜的数据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来帮助科学家理解暗能量的本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陈丹 《太空探索》2009,(8):62-64,F0003
哈勃用胡克望远镜 分解仙女座大星云 胡克望远镜造好之时,正是天文学家为了星云本质问题而束手无策的时候.年轻的天文学家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1889~1953)决心要把这个难题搞个水落石出.他从1919年开始用胡克望远镜对仙女座大星云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观测.1923年威力强大的胡克望远镜帮助哈勃将星云周边的一些暗弱恒星分辨出来.  相似文献   

7.
《太空探索》2007,(4):58-59
20年前,天文学家目击了一次400年来最明亮的恒星爆发。这颗被称作SN 1987A的巨大超新星自1987年2月23日被发现之后就以超过太阳1亿倍的能量燃烧了几个月。在过去的20年里,哈勃空间望远镜以及其他大量地面,空间望远镜都在关注着SN 1987A。[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来自日本国立天文台和马克思一普朗克天文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在利用夏威夷玛纳凯亚山顶的昴星团望远镜观测编号为HD141569A的年轻恒星时,发现了环绕恒星的气体尘埃盘上的空穴。这条间隙大小相当于土星轨道,其存在证实了这颗青年恒星的婴儿期因产星盘中气体电离并逃逸而突然结束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飞碟探索》2007,(4):5-5
根据NASA的斯匹策红外太空望远镜的一项最新观测,2007年2月18日,在螺旋星云中心的一颗死亡恒星附近,一些彗星发生了碰撞,激起的灰尘盘围绕在恒星周围35天文单位~150天文单位(1天文单位等于日地间的距离,约1.5亿千米)的2巨离范围内。该发现发表在2007年3月1日出版的《天体物理》杂志上。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05,(8):37
NGC40:天文学家发现类太阳恒星猛烈死亡的新证据 这张NGC40的X射线(蓝)和光学(红)合成图像显示了环绕一颗死亡的类太阳恒星的炽热气体。NGC40是一个行星状星云.这一类天体因为在小型望远镜视野里看起来像行星盘而得名。  相似文献   

11.
众眼看宇宙     
《太空探索》2005,(6):30-31
斯必泽红外空间望远镜 上面两幅作品分别向我们展示了一颗炽热的恒星和它致密的行星在红外(右)和可见光波段中看起来是如何的接近在可见光波段中.明亮恒星的光芒将行星反射回来的光线完全湮没,而在红外波段中,这颗恒星就没有那么眩目了.行星反而变得更加明亮、活跃。  相似文献   

12.
幽游 《太空探索》2006,(2):38-39
最近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观测到超新星1987A周围亮环的一些新的细节,观测数据使我们对这颗死亡的恒星在其爆发之前的一些活动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发现预期的光不增亮过程也已经开始。  相似文献   

13.
NASA网站2020年1月9日报道,利用哈勃空间望远镜和一种新型观测技术,发现暗物质能够形成比此前已知小得多的团块,证实了被广泛认可的冷暗物质(CDM)理论的基本预言之一。暗物质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形式,其占据了宇宙大部分质量,并基于此形成星系的骨架。可以通过测量暗物质的引力如何影响恒星和星系来间接探测其存在。由于嵌入小型暗物质团块内的恒星数量很少,因此通过搜寻恒星来探测最小暗物质团块的形成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4.
陈丹 《太空探索》1998,(3):23-26
由几十亿至几千亿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称为星系。在银河系里有着包括太阳在内的各种“长相”和各种“打扮”的天体,它们都是银河系的居民,而银河系就像太空中的一个居民点。 在茫茫的宇宙空间,散布着无法计数的居民点,它们都是与银河系相似规模的恒星系统,由于它们都在银河系之外,故称河外星系,或干脆就简称为星系。通过望远镜观测,人们发现这些宇宙空间居民点有着各式各样的形状,其中有的是  相似文献   

15.
《太空探索》2005,(8):36
超新星遗迹N63A 哈勃空间望远镜观察一个邻近的超新星遗迹时发现了一团外观混沌的尘埃和气体云。N63A是一颗大质量恒星爆炸后的残余物.它正将自己的外层气体吐向一个已经存在的湍流区。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今年2月18日美国航宇局宣布,欧美一些科学家通过“牛顿”和“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的一些探测数据分析,认为他们找到了黑洞撕裂恒星的第一个证据.证实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科学家的理论预信。  相似文献   

17.
《飞碟探索》2014,(5):18-19
我们邻居的表面正在发生着什么?再远一些,有没有另一些人居住在类似地球的地方,他们也在向天空张望?哈勃空间望远镜一直在观察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审视着遥远恒星周围的行星,记录着宇宙冲撞的破坏性力量。  相似文献   

18.
众眼看宇宙     
幽游 《太空探索》2007,(9):58-59
尘埃与碎片散布在围绕在年轻恒星HD15115周围极端畸形的环上。从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恒星盘,就是照片中那道深蓝色的线,从恒星开始一直向外延伸到照片的左下角和右上角。右上角方向的恒星盘看起来较左下角厚一些,所以看起来它的结构不太均衡。天文学家认为,导致恒星盘针状外观的原因可能是尘埃颗粒沿着一个围绕在恒星周围的高椭率的轨道运行。  相似文献   

19.
聚焦太阳     
陈丹 《太空探索》2010,(2):64-64,F0003
<正>太阳是太阳系的主宰,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一颗恒星。天文学家在将望远镜指向天上的星星的时候,当然不会忽视最近的目标——我们的太阳。太阳望远镜就是专门用于太阳观测的望远镜。太阳看上去很平静,实际上活动现象十分复杂,诸如米粒组织、黑子、日珥、耀斑、谱斑、冕洞、物质抛射等都发生在局部区域,这些现象有的发生在光球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05,(9):32
不久前,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可视波段上拍摄到了围绕在明亮恒星北落师门(南鱼座α)周围的尘埃带,照片为尘埃带中行星系统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照片左边的部分超出了望远镜的视野,相对于我们视线,尘埃环是倾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