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21世纪末,在神秘的太空中将会出现一座座新型的工厂——太空工厂。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科学家们早已把宇宙空间看成是未来新技术革命的摇篮。科学家们打算把地球上的大批化工厂和炼钢厂搬迁到太空中去,这样,地球上污染环境的因素将越来越少,而花园、树木、草坪、人工湖的面积就会一天天地扩大,地球的面貌也一定会焕然一新,重新成为“人间乐园”。  相似文献   

2.
开发太空     
第三节太空工厂到21世纪末,在神秘的太空中将会出现一座座新型的工厂——太空工厂。这并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科学家们早已把宇宙空间看成是未来新技术革命的摇篮。科学家们打算把地球上的大批化工厂和炼钢厂搬迁到太空中去,这样,地球上污染环境的因素将越来越少,而花园、树木、草  相似文献   

3.
太空中的“天使”不久前,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到了一组天空中的奇妙镜头。在其中一组传回地球的照片中,有一些活生生的生命体出现在镜头前。天文学家们本来认为,是那架价值1.5亿美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出了毛病,所以才拍到这些很不寻常的影像。不过当他们把资料输入电脑进行分析、整理后,才发现那些影像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最初科学家们还以为他们发现了一个新天体,但是后来他们却发现那些光都是具有生命的人形物体,而并非是什么天体。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影像,早在1985年7月,就被飞行在太空中的前苏…  相似文献   

4.
正航天员们在太空中除了完成一些棘手的任务外,还能欣赏太空中的美景。例如地球上的人们可以看到闪亮的星空、耀眼的日出、皎洁的月亮以及繁华城市的夜景,而在航天员眼中的这些景象又会是怎样的呢?本期就带大家一探究竟。在太空里生活,能看到什么?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否是地球上的第一代人类,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名门正派的传统科学家们往往以一种毋庸置疑的态度予以肯定,而否定论者则以大量的史前智能现象加以辩驳和诘难。然而由于否定论者找不到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兴衰循环的必然机制,因此他们的观点往往很难被主流社会所接纳。   其实,姑且不谈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史前文化的存在,就是从地球几十亿年漫长的生存岁月和当代地球人类短短几万年的飞速发展历史,就可以间接判断出我们不会是地球上的第一代人类。因为地球上智慧生命的发展进化,不会在过去几十亿年几乎停止不…  相似文献   

6.
庾晋  子荫 《飞碟探索》2002,(6):32-34
随着太空探索日渐深入,太空的神秘感已经逐渐消失。或许会有一天,人类往返于天上人间,甚至干脆离开越来越拥挤的地球将不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世界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了一些观点,其中之一便是人类将移民太空。在未来的第四次浪潮中,人类开始越来越认真地考虑迁到宇宙其他星球上去,并在那些星球上繁衍生息。人类的紧迫任务(1)替地球减负。1969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杰拉德·奥尼尔认为,地球已经到了承受人类发展的极限。要永久性地解决生态、资源、人口等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在太空中建造太空城,…  相似文献   

7.
吕哲 《飞碟探索》2002,(3):35-36
20世纪50年代,当人类开始向太空发射各种航天器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为征服自然而欢呼雀跃,根本就没有人会想到,总有一天,那些完成了历史使命而因为无法回收被废弃在太空中的航天器,会变成致命的太空垃圾,从而给人类自己带来难以想像的麻烦。现在,各种太空垃圾不仅威胁到了在太空飞行的卫星,而且已危及地球上的居民,人类再也不能对这类垃圾熟视无睹了。事实上,在地球的近地轨道上,也分布着一些自然生成的“宇宙碎屑”。它们大多是彗星和流星的残骸或者是宇宙尘埃的聚合物,它们是自然界生成的太空垃圾。而我们所谓的太空垃圾…  相似文献   

8.
在太空中还有一些资源是不能利用的,如彗星和流星体。彗星被称为“脏雪球”,因为它是由灰尘、冻结的气体和冰集结而成。彗星的速度极快,不是经常能遇到,因此不适宜做建设太空城的资源。 流星体不仅不可利用,而且是太空城的一种潜在危害。科学家们曾从地球上、月球上和太空中对流星体进行过大量的观测。他们发现,在太空中每平方千米面积上被一颗质量在1克以上的流星体穿过的可能性是每10年有1次,被100克以上的流星体穿  相似文献   

9.
地球诞生记     
奇迹 《飞碟探索》2006,(8):49-51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从太空中望去,今天的地球是一个充满着生机与希望的大家庭,人类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将我们共同的家园细心装扮,但是,你知道最初我们的家园--地球是什么样的吗?她又是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形成的呢?本文讲述了这一天早些时候发生的一系列惊人事件,这些事件把一颗狂暴恐怖的行星变成了我们熟知的地球.  相似文献   

10.
在地球上,从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到波多黎各岛和百慕大群岛之间,有一片神秘的海域,就是著名的百慕大三角海区。那里天气复杂多变,环境恶劣,奇怪的物理现象频频发生,飞机船只经常失事,所以这一世界闻名的神秘海区又被人们称为“百慕大魔鬼三角”。我们地球的近邻、太空中的伙伴月球上面,也有神秘的“百慕大”,那就是固定对着地球一面的月面上的一些特殊低凹地域。这些特殊的地域被科学家们称之为月海。人类对月球进行科学考察的过程中,在月海里发生的一些怪事,让科学家们迷惑不解,深感意外。20世纪60年代,美国向月球发射了绕之运转的轨道探测…  相似文献   

11.
《太空探索》2004,(12):12-13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是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的。人类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努力和尝试,终于在1961年4月12日实现了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飞出地球,进入太空。  相似文献   

12.
王朋 《太空探索》2006,(8):36-41
航天测控网宇宙浩瀚无垠,无数神秘深蕴其中。自古至今人类都在探索其奥妙。从地球进入太空,从太空中了解我们自己居住的家园、利用太空资源为我们人类服务、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的手段就是航天飞行器。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从此开始了航天飞行。事隔  相似文献   

13.
飞往太空,探索宇宙无穷的奥秘,从古至今一直是整个人类的梦想。自从人类首次进入太空以来,太空飞行虽然变得不那么稀罕了,但有机会进入太空的人并不多。在太空中,人类如何生活,不仅科学家,就连普通人都会很感兴趣。当人处在太空中时,会有许多物理变化。由于失重的...  相似文献   

14.
人类起源从来都是我们的科学家们最为重视、又最难以简洁回答的大问题。国外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是20世纪最为困扰科学家头脑的七大“最不可思议”的问题之一;而我国科学家也把它列入21世纪期望能得到解决或者接近解决的100个科学难题之中。32亿年前的生命2000年8月,据英国一期《地理》杂志报道,澳大利亚科学家新近发现了全球年代最久的渗入岩石中的油滴,包含油滴的矿物体微粒也不过只有0.01毫米大小,当被紫外线照射时,这些矿物微粒就会发出荧光。油滴中发现的碳氢化合物一定是地球早期某种生物腐烂后的遗留物,其…  相似文献   

15.
飞出地球、步入宇宙空间是人类早已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国在远古就有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俄罗斯的航天技术理论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曾预言: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上!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没有思维来得那样快捷,但在1957年,人类终于将自己的第一个人造天...  相似文献   

16.
超越光速     
在太空中,一大团气体运动的速度超过了光速?这听起来就像科幻小说一样.但是,几年来,天文学家们发现,在遥远的垦系中心有物质猛烈地喷射,这些喷射速度可能是光速的几倍.现在,科学家们首次发现,在我们自己的这一星系中也有同样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太空绳     
当人类起初考虑要在月球和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定居时,他们可能不会想到用现代火箭技术。相反,太空旅行和定居可能会依赖于一项在有历史记载以前就发明的技术——绳子。怎样只用绳子就能推动物体穿越太空呢?让我们先考虑两种情景:第一种情景是两个人造卫星用一根粗粗的绳索连着,其中一个卫星可以用这根绳子把另一个扔到另一个轨道,就像是猎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8月17日,美国媒体报道,科学家首次在彗星尘埃样品中发现了组成蛋白质最基本的物质氨基酸,从而为地球生命源自太空说提供了新的证据。这也是人类利用航天器在太空探索上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是1971年时苏联秘密发射的礼炮1号空间站。在此之前人类的载人航天都是持续数天的短期任务,结束之后便很快返回地球。但是苏联人第一次提出了要保证长期有人在的"太空战舰"巡视整个地球,以备不时之需,礼炮1号空间站就应运而生。不过由于它是太空中首次技术验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希望通过对卫星雷达图像和GPS接收机测量数据的匹配分析获得对地球上断层活动的更深入了解。卫星雷达可以快速提供广大区域的雷达图像,GPS接收机则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连续测量这些区域上各点的运动状况。总部设在华盛顿的NASA的地球动力学项目科学家John Labrecque于1995年11月28日说:“对这两种技术的使用,将有助于人们了解地壳活动。1994年加利福尼亚Northridge发生地震后,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科学家利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的日本地球资源卫星-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