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9月19日,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美国最新的航天计划。根据计划,美国将于2018年前将4名航天员送上月球,此后逐步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航天员常驻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送6名航天员登陆火星并在火星上常驻500d。鉴于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退役,NASA已选定由航天飞机外挂燃料箱、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和主发动机等主要部件改装的运载火箭作为今后载人航天的运载工具,而航天员将乘坐载人探索飞行器(CEV)进入太空。其中,用于执行登月乃至登陆火星任务的CEV体积更大。目前,专家已着手设计月球着陆器,着陆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一个通过火箭发动机实现软着陆的四足着陆平台,上部则是将完成登月使命的航天员送回月球轨道的飞行舱。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重返月球、建立月球基地的梦想,NASA在2005年制定了“星座”计划。在这一计划中,NASA将研制新型“阿瑞斯1”载人火箭和“阿瑞斯5”载货运载火箭、“猎户座”载人探测飞行器和“牵牛星”月球着陆器,并发展用于月球、火星和其他行星探索的相关技术。“阿瑞斯1”火箭将作为美国未来主要的航天运输工具,  相似文献   

3.
按照计划,我国今年将把绕月卫星“嫦娥”一号送往38万公里外的近月轨道。这一计划如果成功,将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这一计划,也将给更多的国人对载人登月留足了遐想的空间。大家都期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有自己的航天员能够踏上月球,一圆中华民族的千年“嫦娥奔月”梦!但是,登月的过程一旦加上“载人”的前缀,就使许多问题变得非常复杂,如何确保登月航天员在登月以及在月居留期间的健康、安全和工效一直是实现载人登月的关键性难题之一。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博士的文章让我们冷静地意识到:载人登月的路上,希望与困难同在,荣耀与汗水交融……  相似文献   

4.
载人登月飞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祺擘  李桢  李海阳 《上海航天》2012,29(5):14-19,72
根据载人登月任务有无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将登月途径分为地球轨道交会-月球轨道交会、地球轨道交会-直接返回、地球轨道不交会-月球轨道交会,以及地球轨道不交会-月球轨道不交会四类,并对各自可能的演变登月方式进行了分析。对载人登月的质量规模及运载火箭需求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比较了一次发射、基于环月轨道交会组装和基于近地轨道交会组装方案的时间窗口和登月方案,并给出了建议。研究可为我国载人登月任务方案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虽然NASA的载人航天计划一直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但是对于未来的载人火星探测还是有着许多创新理念。从星际火箭到新一代的无人探测机器人。就目前美国所掌握的这些技术来看,或许最终能够将航天员送到火星上。  相似文献   

6.
《航天》2009,(8):43-43
为了重返月球,美国目前正在打造新型登月飞船“猎户座”。这种新型飞船大胆借用了阿波罗工程的可靠经验:“猎户座”的外形酷似阿波罗飞船。“猎户座”月球着陆器仍采用阿波罗飞船登月舱的设计理念,即由上升级和下降级组成,上升级是航天员完成登月使命后将他们送回月球轨道的乘员舱,下降级是一个有4条腿、通过火箭发动机实现“软着陆”的着陆平台。  相似文献   

7.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113-113
2008年6月25日,NASA公布战神-5登月火箭的新设计方案,并称,战神-5将在2020年搭载4名宇航员重返月球。战神-5长116m;火箭底部原安装5台主发动机,现在变成6台RS-68B液氧/液氢发动机,另将捆绑2个直接由战神-1火箭第一级发展而来的5.5段式固体推进剂火箭助推器;载荷也超过最初计划,比原设计多携带7.07t载荷,总共能将71t的货物运输到月球上,并且将来有一天可把人和货物送往火星。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0,(12):43-43
虽然NASA已正式放弃近期送人重返月球的计划,但洛马公司已提出一项任务方案,准备利用其研制中的“奥利安”飞船将宇航员送往月球背面上空的一条轨道。  相似文献   

9.
各国登月计划及载人登月的目的与可行性简析(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各国或地区的登月计划及其进展 1.美国的登月计划及其进展 20世纪中期美国实施了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后又曾两次提出"重返月球".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发布"太空探索新构想",提出在2020年前重返月球.  相似文献   

10.
自美国20世纪70年代通过阿波罗计划实现载人登月后,人类再也没有踏上过月球表面。近年来随着深空探测活动的再次兴起,美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载人登月计划,即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这项由NASA主导、多方参与的登月计划,目标不仅是将美国宇航员再次送上月球,还要在月球建立长期运营基地,并为后续的载人探火行动奠定基础。文章对这一计划所涉及的战略部署及任务要素进行了概述,涵盖登月着陆点选择、运载火箭与飞船、着陆器与有效载荷、“门户”绕月空间站以及商业航天的参与。最后讨论了美国阿尔忒弥斯计划对我国未来探月工程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已对用加大型阿里安5火箭发射用于登月的半人马座上面级进行了初步评定。这项工作是在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年初公布其登月设想后进行的。通用动力公司方案的主要内容是用加大的大力神4或阿里安5把半人马座送入低地轨道,然后让半人马座与已由航天飞机带入轨道的三人月球旅行飞行器(LEV)对接,并将LEV送上月球表面。  相似文献   

12.
温谷 《航天》2009,(8):30-31
2009年7月20日是阿波罗11号实施首次载人登月40周年纪念日。在此之前的一个多月,6月18日,美国一箭双星发射了“月球勘测轨道器”和“月球坑观测与感知卫星”目前最先进的月球探测器,从而拉开了其“重返月球”计划的序幕。该计划与昔日辉煌的阿波罗登月工程相比,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航天影响都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3.
晓雨 《中国航天》2005,(12):20-22
美国航宇局9月19日正式对外公布了一份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利用基于航天飞机推进技术的新型火箭和一种新型可重复使用载人航天器,在2018年前让美国航天员重返月球,美国航宇局局长格里芬把这种新型载人航天器形容为“服了类同醇(兴奋剂)的阿波罗”,该局这份新的规划是对美国总统布什2004年提出的太空探索新构想做出的反应,按照布什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国际     
《航天员》2014,(1):9-13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分析是否结束载人航天计划;“进步”M-21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韩计:~112020年发射“韩国型火箭”;NASA计划2015年在月球种植植物  相似文献   

15.
科技信息     
《航天器工程》2007,16(2):81-83
美透露在月球极区建立基地计划据美国《航空航天快讯》消息,NASA前不久透露了在月球建立基地的计划,以便在2020年重返月球时供航天员驻留180天。NASA倾向在月球南极建立月球基地,并已研究了南极Shackleton火山口附近的一个地址,此处70%~80%的时间都有阳光照射,并可能蕴藏有可开采的资源。根据2008年发射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RO)和其他月球探测器提供的信息将最终来选定月球基地的地址。预计2011—2013年对新的月球登陆器进行初步设计评审。此登陆器将包括月球基地的核心基础设施。2018—2020年当基础设施建成后,4名航天员机组将在该…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欧洲、俄罗斯、日本和印度等国都在各自的航天发展规划下开发自己的载人航天运载火箭。美国在取消"星座"计划后,新太空计划以载人火星登陆为目标,其新型货运火箭将以航天飞机和"星座"计划的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发,而载人火箭的研发则似乎更依赖于商业公司。俄罗斯明确了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计划时间表,正在重点研制联盟号火箭改进型和安加拉7火箭。欧空局的未来载人登月、登火星计划拟分别在2025和2035年之后实现,阿里安5液体主发动机捆绑固体助推器的方案仍是主要趋势。日本正在研发H-2B火箭,未来10年可能会设计探月载人火箭。印度计划于2015年前后实现载人航天,未来最有可能使用的载人运载火箭为GSLVMK3。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国际月球探测逐渐形成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格局。美国在这种情况下适时调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重点方向,再次聚焦"重返月球",保持载人太空探索的领导地位。NASA提出"月球探索活动",正广泛联合商业和国际力量,酝酿月球轨道站建设,规划一系列月球着陆任务,打算以机器人任务为开端,逐步提升任务复杂程度,最终实现载人登月,为更遥远的载人探火星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航天员》2009,(1):5-6
NASA在2008年成功完成了对新型“战神1号”火箭的初步设计评估。“战神1号”火箭将从2015年开始,肩负起向国际空间站发射“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4到6名航天员和小型设备的重任。另外,它还将用于NASA重返月球的任务,在未来数十年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19.
在中断了20年之后,美国计划重返月球,并在月球上建立飞往其他行星的基地。本文系统地讲述了美国的登月计划、载人火星飞行计划及其运载器——航天飞机Z的方案,并且较详细地提出实现这两个计划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顾问委员会下设载人探测与运行委员会的委员们,对该局能否按现行规划赶在2024年前送人重返月球表示怀疑,并对该局的登月着陆器研制思路感到担忧。在该委员会为期两天的一次会议2020年5月14日结束时,一些委员称,鉴于目前的进展情况,并基于半个多世纪前"阿波罗"登月的经验,他们认为2024年登月的目标实现不了。批评最尖锐的是前NASA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计划经理霍洛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