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航天制造业的一种新型连接技术——搅拌摩擦焊的工作原理、优缺点、接头性能及锻造铝合金2A70材料在国内应用搅拌摩擦焊的工艺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2.
摩擦塞焊研发与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将搅拌摩擦焊认定为铝合金焊接上的一场革命,摩擦塞焊则是铝合金补焊工艺上一次质的飞跃。文章阐明了摩擦塞焊的工作原理,详细论述该工艺的发展、研发中出现的几个关键问题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针对电冰箱所用的异种金属铝—铜管的焊接问题,从咏冲焊、摩擦焊、高温钎焊、冷压焊、闪光焊等多种焊接方法中优选出闪光焊进行研究,研制成YU—0389型电子控制气动式自动闪光焊机,并总结和获得了控制异种金属铝、铜管闪光焊LC函数程序技术。这种焊机  相似文献   

4.
对异种金属材料的焊接,多年来焊接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对铝与钢的联接,采用钎焊、摩擦焊、扩散焊和热挤压焊等方法,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钎焊后,需将整个零件清洗而去除钎剂;扩散焊需要有可以容纳整个结构件及焊接装置的真空室与真空设备;摩擦焊与热挤压焊时,构件需承受装夹压力,这就使得整个工艺过程复杂,设备昂贵,成本高,而可靠性往往较低,铝钢异种金属的联接在工程上的应用,就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我厂  相似文献   

5.
搅拌摩擦焊接与弧焊有本质的不同,材料经历的温度循环特征、约束状态与弧焊区别明显,应进一步开展长期服役性能的研究。归纳了搅拌摩擦焊接的特殊性,针对Al-Zn-Mg系T4态铝合金材料,测试分析了焊后随时效残余应力分布、硬度变化特征,测试焊缝及前进、退出侧的极化曲线,发现了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回升现象。结合接头硬度、组织特征,实际生产中搅拌摩擦焊接缺欠特征及位置概率,与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电化学测试结果印证,对应力回升引起的应力腐蚀风险等工艺风险性进行了预测。上述工作对认识、规范搅拌摩擦焊接生产,保证焊接质量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6.
轻合金焊接工艺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航空航天飞行器向着轻质、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一些高性能轻合金焊接件逐渐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应用。介绍了可焊性铝锂合金的研究进展,以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钨极气体保护焊、可变极性等离子弧焊、电子束焊、搅拌摩擦焊和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等工艺在航空航天飞行器上的应用,最后展望了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搅拌摩擦焊--革命性的宇航制造新技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宇航工业的飞速发展要求宇航制造业不断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来满足市场需求,搅拌摩擦焊作为一项新型的革命性的连接技术,为宇航制造工业中轻合金的低成本、高效率和高质量连接提供了有效途径;搅拌摩擦焊在美国和欧洲宇航工业中的成功应用预示着搅拌摩擦焊在宇航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背景和前景,经过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搅拌摩擦焊将是宇航工业制造领域的主导连接技术。本文在介绍搅拌摩擦焊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搅拌摩擦焊在宇航制造工业中的研究、应用,并且对搅拌摩擦焊在中国宇航工业中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简要概括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采用带螺纹的搅拌头对10mm厚的镁合金在不同的工艺参数下进行搅拌摩擦焊,并观察了焊缝的表面形貌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当n/v比在一定的合适范围内时,才能获得焊缝成形优良的接头;焊核区的金属在搅拌头摩擦热和旋转搅拌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并产生细小等轴状的动态再结晶晶粒,晶粒大小约为4.5μm,β-Mg17All2经过搅摩擦焊后弥散分布;前进侧和返回侧的金属均沿着焊核边缘向上迁移,前进侧焊缝过渡区域金属流变剧烈,而返回侧过渡区域的金属流变较缓和,存在一个渐变的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9.
摩擦搅拌焊较其它焊接方法更可靠,能保留更多的材料性能。但是,这项工艺需依赖一个固定的特形指棒。采用这种特形指棒进行焊接,在焊缝的末端会留下一个孔洞,即所谓的锁孔,当焊接诸如筒形件、管件及圆柱形贮箱时就会发生问题。 马歇尔飞行中心的焊接工程师Jeff Ding和波音公司的Peter Oelgoetz设计了一个用于摩擦搅拌焊的自动可伸缩施焊特形指棒。Ding最初设计可自动施焊特形指棒是将其应用于一个圆柱形贮箱的焊接。目前,特形指棒巳被用于焊接完整的360°环缝。当可伸缩的指棒经过焊缝的原起焊部位时,指棒开始缓慢向轴肩部回缩,并…  相似文献   

10.
由于脉冲TIG焊和直流TIG焊比较起来有许多优点和独到之处,例如,热输入少,焊缝成形美观均匀,焊缝金属组织细密,机械性能优越,被焊材料变形小等,加之这种焊接工艺操作  相似文献   

11.
雷达天线平面阵支承板的材料为 LF6,毛坯尺寸厚 80 mm,在焊接试验工艺的基础上 ,制定了合理的支承板拼焊的焊接工艺 ,采用相应措施和施焊方法 ,焊中、焊后对焊缝进行 X光检测 ,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一代运载贮箱搅拌摩擦焊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搅拌摩擦焊(FSW)原理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适于厚6 mm 2219铝合金焊接用搅拌头,进行了平板工艺试验,以及焊缝的外观质量、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评定。采用线能量因子确定了最佳工艺容限。新一代运载2219铝合金贮箱1∶1验证件的焊接和压力试验证明,FSW的焊接质量、构件整体尺寸精度和生产效率都远高于传统的交流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完全满足新一代运载贮箱的制造要求。  相似文献   

13.
缝焊是导弹铝合全贮箱常用的焊接工艺,由于至今尚无实用的无损检验方法,故只有依靠严格控制工艺过程,并通过焊前、焊后甚至焊中的试片检验来控制产品质量。对试片的检验项目有横截面低倍检验、纵截面低倍检验及撕破试验等。缝焊工艺过程的控制主要是滚轮球面半径、变压器级数与脉冲波数、点距、电极压力和焊这等工艺参数的正确选择、焊缝缺陷的产生与这些工艺参数的选择和控制有关;常见的焊缝缺陷有:未焊透、飞溅、裂纹、缩孔等。文中介绍了铝合金贮箱缝焊质量的检验方法及缝焊工艺参数选择的系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电阻缝焊方法对航天推进剂贮箱用0.086 mm厚不锈钢网片(022Cr17Ni12Mo2)和1 mm厚不锈钢支板(1Cr18Ni9Ti)进行搭接缝焊工艺试验,通过控制不锈钢支板变形量和网片变形张力,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密封性和内部质量,解决了接头组合材料厚度比大于10:1和焊缝宽度1~1.2 mm的不锈钢薄板缝焊难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工艺参数可以避免缝焊过程焊缝成型不良等问题,保证了焊缝密封性;采用专用工装对缝焊过程不锈钢支板变形进行控制和焊后校形处理,可有效控制不锈钢薄板焊接变形;通过缝焊过程网片表面张力的调节,达到了控制网片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航天低温贮箱箱底焊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材料为LD10CS铝合金,厚度为3.7~4.0mm的航天低温贮箱箱底的拼焊、摸索出了一套新的单面焊双面成形自动钨极脉冲氩弧焊工艺,该工艺方法克服了以往两面三层手工焊工艺及单面自动焊工艺的不足。通过选择合适的规范参数、采取特殊的工艺措施、实现了厚度为3.7~4.0mm的LD10CS铝合金的单面焊双面成形,突破了接头塑性差的技术难题、避免了箱底低压爆破,进而实现了航天低温贮箱箱底的自动拼焊,大大提高了箱底的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搅拌摩擦点焊技术简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搅拌摩擦点焊(FSSW)是在搅拌摩擦焊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新型固相修补焊接技术,具有接头质量高、缺陷少、变形小等优点。详细阐述了搅拌摩擦点焊焊接原理和技术特点,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在汽车等制造业中的应用,指出搅拌摩擦点焊在运载工具铝合金结构件制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未来铝合金连接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7.
简介搅拌摩擦焊接基本原理和特点,概述国内外搅拌摩擦焊接有关标准的研究现状,并对航天行业标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技术条件》中规定的缺陷定义、接头质量要求以及接头检验要求等与熔焊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该标准对于推广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提高航天产品制造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 概述 微组装技术中的焊接工艺不但决定着电路互连的电气性能,而且决定着元器件焊点的强度和以后的可靠性。若每个焊盘上的焊点良好,则形成高强度高可靠性的电路,反之,则会造成桥连、虚焊、断路或短路。 良好的焊接质量决定于焊膏的特性、印刷工艺、再流焊工艺等。当焊膏中合金粉末和焊剂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双人同步 TIG 立焊和双人同步 TIG 横焊两项新工艺,在铸造锡青铜壁板(材料牌号 C90300,壁厚 6~8mm)上进行了一系列焊接工艺实验。验证了这两项新工艺与常规单人 TIG 双面焊相比,能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变形小、提高生产率等优点。通过对两项新工艺的焊接评定,其焊接接头完全满足设计技术指标,从而成功地在大型艺术制像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某型号火药起动器壳体采用新材料1Cr11Ni2W2Mo V,需要进行焊接工艺研究。针对此产品进行了自动TIG焊工艺试验,对比了S-659和HGH367两种焊丝以及不同焊接电流、焊接速度配合所焊焊缝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采用S-659焊丝以及大电流高速焊的"大规范"的焊接参数所焊焊缝,成形、组织及性能均更优,焊缝质量满足QJ1842-95Ⅰ级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产品模拟件及正式产品的焊接,所焊产品经X光检查合格,液压、气密试验考核合格,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