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浅谈我国CIMS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CIM)的概念,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构成以及实施CIMS的必要性,介绍了我国CIMS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新一代CIMS概念的产生背景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质量关系到系统效能的发挥及其生命力。本文从MIS的质量概念入手,分析了影响MIS质量的各种因素,详细地论述了MIS的质量管理及其生命周期中的质量管理活动。认为要保证MIS的质量必须坚持系统工程的思想,对MIS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3.
深入分析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IMS)的本质,澄清了对CIMS的一些不正确认识,有助于发展CIMS的实施理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MicCIMS系统的概貌及特点;论述了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和主要数学方法;介绍了MicCIMS系统在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吉普车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HMS——合弄制造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照了国际合作研究什划IMS项目之一──合弄制造系统的基木概念、结构形式和研究内容,通过将它与传统制造系统和CIMS进行讨比分析,得出它是一科更适合于我国应用的CIMS的高级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柔性制造系统(FMS)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并大大推动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研究、开发和发展。CIMS已成为未来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本文将就CIMS、FMS技术在发展和实践中面临的若干问题及技术观点的变化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成都飞机工业公司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AC-CIMS)采用的系统技术与方法、设计步骤,阐述CIMS设计的主要特点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NC加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IMUNC软件系统主要用于模拟三坐标联动机床的NC程序的加工过程。本文介绍了SIMUNC系统的软件功能;详述了系统进行零件轮廓干涉检查所采用的数学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立足于CIMS工程实践,本文提出了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CIM系统体系结构模型,并从系统的生命周期、递阶控制结构和模型组成的观点出发较为详细地对体系结构进行了描述。该体系结构已成功地应用于某中型制造企业的CIMS工程实践中,并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赞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CIM技术的一般情况、CIMS的构成及我国发展CIMS的概况;分析了在我国推行CIMS的形势。  相似文献   

11.
王嘉炜  张冉  郝泽明  李惠峰 《航空学报》2020,41(11):624051-624051
针对空天飞行器大气层内上升段实时轨迹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Proximal-Newton-Kantorovich凸规划的轨迹优化方法。首先,应用Newton-Kantorovich迭代方法将轨迹优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都是一个线性最优控制问题;其次,针对Newton-Kantorovich迭代方法忽略运动方程中的高阶信息,导致难以收敛这一问题,提出Proximal-Newton-Kantorovich迭代方法,在子问题的性能指标中加入邻近规则化项,改善了Newton-Kantorovich迭代方法的收敛性;最后,将子问题离散为二阶锥规划问题,并应用内点法进行求解。提出的Proximal-Newton-Kantorovich凸规划方法是一种求解非线性轨迹规划问题的可行途径。理论分析表明,Proximal-Newton-Kantorovich迭代方法的收敛结果一定是轨迹优化问题的局部最优解。数值实验表明,此方法的计算时间在毫秒级。  相似文献   

12.
A new approach to the design of power systems is presented in which a microprocessor is used as a controller for a digital shunt regulator (DSR). This approach meets the demands of future space and ground missions, i. e., high efficiency, high reliability, low weight, low volume, increased flexibility, and less development time. This approach responds to future demands by permitting realtime modification of system parameters for system optimization. This feature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e event of an anomaly. As the microprocessor need not be dedicated to the DSR, it can simultaneously be used for battery management and for charge regulator/discharge regulator control. This approach also reduces the component count, simplifies assembly and testing of the unit, results in significant time saving, and increases the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3.
程序管制条件下进近模式与飞行容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在程序管制条件下,不同进近程序模式(直线进近或推测航迹程序、基线转弯程序、直角航线进近)影响飞行间隔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进近程序模式、机型比例及飞机速度与飞行容量关系的数学模型,从而达到量化机场飞行容量的目的。为终端区的容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最后以一个机场的进近程序为例,计算出其小时最大容量限制。  相似文献   

14.
条带模式合成孔径雷达回波数据的聚束成像算法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条带模式SAR和聚束模式SAR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种如何利用聚束成像算法来处理条带模式SAR的原始回波数据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两种模式成像处理器输入数据的不同特点和Dechirp解调原理,同时使用了频谱扩展的方法。在没有聚束模式SAR原始回波数据的情况下,可使用本文的方法利用条带SAR数据来模拟聚束SAR数据,以便研究聚束成像算法。此外在条带 SAR成像过程中,利用文中给出的算法,可以对某一小的目标区域进行精细成像。也可将此方法用于条带SAR的快视成像中。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iscusses an approach to linear estimation through use of a "control" fed back into the system to cancel out the effect of disturbances or error signals. Although this approach has very restricted application, it has found important usage in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s where one subsystem is an inertial measurement system. This approach is shown to be suboptimal and is compared with the optimal with respect to estimation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to modeling errors. The feedback approach to estimation is shown to be similar to error estimation and correction in which the error states of the system are estimated and external correction applied. For discrete estimation using the feedback approach it is shown that error variance and Kalman gains for one-stage prediction should be used. Two examples are considered which compare the feedback approach to the optimum estimation approach. The system of the first example is quite simple, but provides simple analytical comparisons of the two estimation approaches. The second example system consists of a single-axis inertial guidance system and an independent position measuring system.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to modeling errors are compared. Othe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estimation approach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二级优化的低RCS外形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行器外形隐身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流程简单,可同时优化外形轮廓和剖面形状的二级优化方法。这种方法将优化流程分为外形轮廓级和剖面形状级两个层次:外形轮廓级优化任务是将轮廓形状参数传递给剖面形状级,并对外形轮廓进行优化;剖面形状级优化任务是对剖面形状进行优化,并将目标函数值返回外形轮廓级。二级优化的最终结果可获得最优的轮廓形状和剖面形状。以一个具有低RCS特征的飞行器机身为算例,验证了这种二级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草图的概念机设计综合与建模方法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进行飞机概念设计的背景下 ,提出了一种基于草图的方法以帮助设计者将他们的创造性想法转变为后续的分析和优化可用的复杂数值化模型。该方法强调了对总体布局型式确定和包括发动机、装载、油箱和起落架在内的部件布置的综合 ,以及将设计方案以统一的平面草图和三维模型加以表示。阐述了在一个原型系统中为实现这一方法所采取的各种措施 ,包括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友好的图形化用户界面及相关模块的基本特征。最后给出了系统中生成的若干实例及其应用以说明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飞机气动外形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流程简单,可同时优化总体外形和剖面形状的二级优化方法.这种方法将优化流程分为总体外形级和剖面形状级两个层次:总体外形级优化任务是将外形参数传递给剖面形状级,并对总体外形进行优化;剖面形状级优化任务是对剖面形状进行优化,并将目标函数和约束值返回总体外形级.二级优化的最终结果可获得最优的总体外形和剖面形状.文章以一个通用航空飞机的机翼为算例,验证了这种二级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刘刚  Y.Murad  何麟书 《航空学报》2005,26(1):50-53
提出了一种进行单级和多级火箭飞行方案设计的一般方法。这是一种基于微积分变分原理的工程方法。其目的是根据给定导弹的攻角方案设计其俯仰角方案。最大攻角的优化根据给定的初始设计值采用正交法进行。该方法可以快速地进行多级火箭的飞行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20.
孙富春  孙增圻 《航空学报》1993,14(1):99-103
 基于ARMA模型研究了一类具有输出反馈的离散系统滑动模变结构控制方法,提出的算法将滑动模变结构控制与系统的参数辨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设计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优化性通过一实例获得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