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日本《读卖新闻》1988年2月20日报导,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于2月19日晚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用H-I火箭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名为“樱花3a”的通信卫星(CS-3a)。卫星将于3月20日左右进入东经32°的对地静止轨道,5月20日左右将交付  相似文献   

2.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从1982年起研制第二代实用通信卫星(CS—3)。预计1988年初和1988年夏将分别用H1火箭发射这两颗卫星。研制通信卫星-3a和b的主要承包商是三菱电气公司,并将采用福特航宇通信公司及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的少量部件。这两颗通信卫星是第一代实用通信卫星(CS-2)的继续。它们将分别定点在东  相似文献   

3.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将于1983年2月发射第一颗实用型同步轨道通信卫星(CS-2a)。该卫星先在美国完成了装配和试验之后,干12月17日运到发射基地——鹿儿岛县的种子岛宇宙中心。这是世界上首次应用亚毫米波段通信的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目前正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该卫星已于2月4日发射入轨——编者)。日本的国内通信卫星只有1977年12月用美国的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的中等容量试验通信卫星。随着通信容量需求的不断增加,日本发展  相似文献   

4.
日本两颗CS-2(樱花2号)通信卫星是1983年2月和8月发射的,这两颗国内通信卫星是以抢险救灾通信、远距离岛屿通信、弥补地面通信系统的临时通信为目的。到1987年共进行了5年的应用试验。本文重点介绍CS-2卫星应用试验的情况,试验项目有计算机网通信、报纸版面传真和电视节目分配等。  相似文献   

5.
[据美国《航空周刊》1979年8月6日和《国际航空快报》8月29日报道]:日本政府正在组建一个新的卫星通信公司,以管理日本计划中的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在新公司的筹建和今后的管理费用中,日本政府将投资50%,其余的50%将由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日本国际电报电话公司以及日本广播协会分摊。日本的通信卫星(CS-1)和实验广播卫星(BS-1)目前正在同步轨道上工作。预计日本的第二颗通信卫星和第二颗广播卫星将分别在1983年和1984年用日本的N火箭发射入轨。  相似文献   

6.
自从日本的通信卫星 CS-2于1983年发射并开始商业通信以来,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通过卫星把小笠原诸岛编入了全国实时通信网,使联网范围扩大到硫磺岛。在山阴水灾和世田谷终端站火灾的抢险救灾中,在 TV 的插入中继线路和现场会议的临时通信线路,以及在国内公共通信网中CS-2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1984年还开始卫星数字通信业务。日本计划在1988年  相似文献   

7.
日本从1970年2月11日到1986年10月11日的十六年半内,共发射了32颗卫星,不包括美国代发射的3颗卫星(一颗实验性中容量通信卫星、一颗中等容量广播卫星以及一颗静止气象卫星),其中空间科学研究所用谬系列火箭发射15颗科学卫星,其余是宇宙开发事业团用 N1、N2和 H1火箭发射的(去年8月第一次试射)。1986年日本宇宙开发事  相似文献   

8.
空间扫描     
日本计划发射3颗国家安全卫星 据《防务新闻》2004年9月13日报道,日本首相内阁办公室为2005年申请了699亿日元(约6.38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日本在2007年3月前发射3颗国家安全卫星。该办公室计划在2006年发射其中的1颗成像卫星,2007年发射另外2颗。首颗卫星将收集光学图像,并将与目前在轨运行的光学“日本信息收集卫星”(IGS)组成双星。2007年发射的2颗卫星中的1颗将收集雷达图像,另1颗将成为第2代光学卫星的原型卫星。 (小夏) 印度“极轨卫星运载火箭”将进行一箭双星发射 发射日期定于2005年第4季度或2006年初…  相似文献   

9.
日本已发射三颗广播卫星——一颗实验广播卫星(BS)和两颗实用广播卫星(BS-2a 和 BS-2b)。本文介绍 BS 和 BS-2a 的主要故障及其对策。一、实验广播卫星(BS)BS 是世界上第二颗实验广播卫星,是日本第一颗采用三轴零动量控制的卫星,也是日本的第一颗广播卫星。该星于1978年4月8日发射,4月26日进入东经110度  相似文献   

10.
天兵 《国际太空》2006,(11):1-6
□□2006年9月11日,日本照相侦察卫星--信息搜集卫星-3a(IGS-3a)由三菱重工公司建造的H-2A-F10火箭成功发射,成为日本正在构建的全球信息处理系统的第3颗在轨运行的卫星.这是自2003年11月H-2A发射第2对照相侦察卫星(见图1)失败以来,日本火箭太空公司(RSC)进行的第4次发射(H-2A火箭在2005年2月26日、2006年1月24日和2月18日进行的3次发射均获成功).  相似文献   

11.
卫星移动通信是光纤等任何其他通信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卫星通信领域,因此有能力的国家和组织都在努力开发它。日本已发射的“技术试验卫星”5号装有航空、海事移动通信的2台转发器,中心控制站与卫星间采用C频段,移动终端与卫星间采用L频段。1992年将发射的日本“技术试验卫星”6号还将开发S频段的卫星移动通信。日本波音747-200F飞机早在1987~1988年就成功地进行了这种通信试验。美国和加拿大的陆地移动通信卫星将分别于1993年和1994年发射,美国将发射3颗采用L频段的移动  相似文献   

12.
航天简讯     
日本CS-3a于2月21日进入静止轨道,它是世界上第一颗开通大容量Ka波段的卫星,卫星重1099公斤,采用砷化镓太阳电池和轻型复合材料,通信容量比CS-2大2/3,有10个Ka信道。福特公司提供控制系统部件、传感器、蓄电池和远地点发动机。  相似文献   

13.
由于通信卫星解决了大量的国际与国内通信需要(其中包括固定和移动通信),广播卫星解决了国际国内(包括地区性)彩色电视转播的迫切需要,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日本除发射第二代通信卫星(CS-3)、第二代广播卫星(BS-3)外,还通过研制大型技术实验卫星ETS-VI(1992年发射)来推进第三代通信、广播卫星CS-4和BS-4的研制。这种型号的卫星虽都是约为2吨重(轨道重量)的大型卫星,然而仍然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对通信、广播增长的需要。因此,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广泛搜集广大用户意见,征求研制生产单位的意见后,决定研制用H-Ⅲ  相似文献   

14.
据《防务新闻》2004年9月13日报道,日本首相内阁办公室为2005年申请了699亿日元(约6.38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日本在2007年3月前发射3颗国家安全卫星。该办公室计划在2006年发射其中的1颗成像卫星,2007年发射另外2颗。  相似文献   

15.
日本几家大航宇公司正在研制H2大型火箭。预计1991年底或1992年初试射技术实验卫星-6;1995年投入实用,将发射日本第四代通信卫星(CS-4)和广播卫星(BS-4)。按1984年货币值估计H2研制费约为两千亿日元(折合八亿五千万美元),而H1则耗资一千八百亿日元。仅H2第三级LE-5发动机就需资七亿九千五百万日元。如果日  相似文献   

16.
据《北海道新闻》1988年5月18日和《计测制导》1987年第6期期刊报导,原计划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的小型实验、观测用空间自由飞行器(SFU),因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影响,很难保证按期发射,因此决定改用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的纯国产大型火箭H-Ⅱ3号机按原计划在1993年春发射。这颗自1982年开始可行性研究的空间自由飞行器在有效载荷应用方面作了重大改动。在调研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是以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为主,通产  相似文献   

17.
1 总体态势 2020年,国外共计进行41次通信卫星发射(其中1次发射失败),成功将999颗通信卫星送入太空,其中,美国874颗,欧洲106颗,俄罗斯9颗,日本3颗,印度2颗,其他国家5颗.自1958年12月18日第一颗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以来,全球已经成功发射3367颗通信卫星.截至2020年底,国外共有1785颗通信卫...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日本科学技术厅向参加日、美、欧、加拿大共同进行的极轨平台(POP)计划的有关单位发出征募通知(AO)。这次征募通知是关于1995年美航宇局预定发射1颗极轨平台,1997年欧空局预定发射搭载在极轨平台上的遥感器及遥感器的应用研究计划。意向书(LOI)截止到1988年2月底。据此,在利用极轨平台的对地观测计划方面的国际合作正式开始展开。  相似文献   

19.
日本计划于一九八三年用日本的N-Ⅱ运载火箭发射两颗通信卫星到东经130°和135°的同步轨道上,以建立日本第一个实用型国内卫星通信系统。这个系统可以传输K波段和C波段的电话、传真、彩色电视信号和数据,对自然灾害及日本边远岛屿建立国内公用通信服务,为政府部门和公司提供远距离通信网络并发展卫星通信技术。通信卫星CS-2将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委托三菱电气公司为主  相似文献   

20.
<正>3月17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情报收集卫星(IGS)雷达5号机"。这是H-2A火箭连续第二次发射与国防有关的卫星。该卫星由三菱电机公司研制,由内阁卫星情报中心运行。本次发射前日本共有6颗卫星在轨工作,包括3颗光学卫星和3颗雷达卫星。此次发射的卫星光学分辨率0.6米,雷达分辨率优于1米,将接替2011年12月发射的"雷达3号机"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