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申的《中国儒教史》其思想方法是对中国化进行彻底的宗教化,与任继愈的“儒教是教说”一样承诺了否定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并且比“儒教是教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化宗教论是对中国化的歪曲和否定,应该对其反思批判、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针对张荣明先生《儒教研究的里程碑》一文而作,是针对张先生所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而言,不妥之处,敬请各方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日本、美国相继兴起企业文化的研究。80年代后企业文化传入中国,对“企业文化”的含义国内学者提出了“精神现象说”、“企业精神说”、“企业特色的共同价值说”、“职工群体意识说”、“企业的总体文明状态说”等理论。笔者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成员所共同信仰的管理哲学、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自从鲍培德在姚峻主编的《中国航空史》出版座谈会上发出“遣憾的是我们至今没有一部自己的航空史”,“现在《中国航空史》的出版 ,填补了我国航空事业的一个空白”的议论之后 ,航研界反响强烈。歌功颂德者有之 ,持批判态度的也不少。其中 ,也有人为之辩护。所谓“填补空白论”,明明是对姜著《中国航空史》的否定 ,而李明、曙光两位先生硬要说别人是“曲解”,是“指责”。那么 ,“填补空白论”的原意到底是什么呢 ?照两位先生的诠释是 :“……·我 ·国虽已成为世界的航空大国 ,但 ·至 ·今却 ·没 ·有 ·一·部记载我国航空事业从起步到…  相似文献   

5.
《国际航空》2008,(11):14-14
新中国的航空工业走过了57年的发展历程。 从新中国制造第一架飞机——初教5到我国航空先驱徐舜寿主持设计的第一架战斗机——歼教1,从仿制生产的歼5到顾诵芬院士主持研发的歼8Ⅱ,从横空出世的“飞豹”到第三代战斗机的佼佼者——歼10,中国航空人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民是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主力军,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居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主力,使其无法实现“北进”战略,从而使苏联避免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推迟了日本的“南进”计划,使盟国为实现“先欧后亚”战略赢得了时间;使日、德两国侵略军东西对进、会师中东的梦想彻底破灭;中国派出远征军入缅作战,解被困英军之危,与盟军一道解放了缅甸。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探索近代西方音乐传入中国的途径,分析近代中国最初接触到西方音乐是通过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同时,教会学校也开设了音乐方面的课程,包括音乐技术和理论方面,可以说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对此时期西方音乐传入我国途径的客观描述和分析,进一步总结中国与西方音乐方面的历史经验,这对我们着眼于当代,推动中外音乐文化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际航空》2008,(6):40-41
活动背景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与国际展览局将在上海俣作举办2010年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副主题为;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湘鄂渝黔边界区域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与迷人的自然生态资源,且处在中国地理版图的心脏部位,故称之为“中国绿心”。整合该区域游憩文化资源,构建跨区域的游憩核心区,提升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培育以奇特自然生态体验、社会传统民俗欣赏与诗意栖居生活享受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游憩第一区。其路径选择在于:制定新绿色战略,打造绿色品牌,保育绿色生态,发展绿色产业集群,营建绿色城镇,弘扬绿色文化,启动绿色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型剧烈地改变着中国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孕育了无数中国人的辉煌成功和失败后的百折不挠。文化就是人们“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梁漱溟先生这个宽泛而简短的定义指明了文化的本质。宝贡敏教授恰恰就从中图文化这个大背景出发,剖析了在中国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发生巨大变革时期里的成功与失败的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