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Adaptive Cycle Engine,简称ACE)独特的三外涵道结构使引射喷管成为一种可行的排气系统方案。为准确评估各种工况下引射喷管与ACE匹配工作下的安装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可信度代理模型的ACE-引射喷管混合维度仿真方法。该方法搭配引射喷管高、低两种可信度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仿真模型,建立了引射喷管变可信度代理模型。通过动态更新该代理模型,在引射喷管性能空间的匹配工作区域集中进行高可信度CFD仿真,高效准确地实现了引射喷管匹配状态下的安装性能评估。仿真结果发现,ACE引射喷管在亚声速巡航和超声速巡航状态下的安装推力系数分别为0.979和0.961,在跨声速区段采用中间状态加速时后体阻力系数达到最大,为0.25。亚声速巡航状态下主喷管流量系数最低,为0.896。应用本方法仅需180次低可信度CFD仿真以及173次高可信度CFD仿真即可完成共计33个ACE工作点的引射喷管安装性能计算。  相似文献   

2.
对飞机座舱进行工效评估是飞机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反馈结果能够进一步优化飞机设计。以减小工效评估过程中人为主观误差为目的,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估模型。首先,将模糊数和判断矩阵引入;然后,建立了飞机座舱系统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基于熵的指标权重;最后,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减小主观误差,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行室内可信定位存在的三维定位精度低与结果可信度难以定量评估的难点,提出了一种可信超宽带(UWB)室内定位模型。该方法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和IGG-III抗差理论模型,解决了UWB定位中的非线性化和非视距误差问题;同时,为提高该方法定位结果的可信度,进一步构建了一种兼顾UWB基站空间分布和非视距误差的可信精度评估模型。与现有模型相比,提出的方案可有效实现基于UWB的室内高精度可信定位。仿真和实测数据结果表明:1)与传统最小二乘结果相比,该方法可提高30%~40%的UWB定位精度;2)引入IGG-III抗差模型可提高11%的定位精度;3)非线性化误差对UWB定位精度的影响不尽相同,约为22%~50%;4)提出的可信度评估模型可实时准确评估UWB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4.
验前大容量仿真信息“淹没”现场小子样试验信息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运用Bayes方法对武器系统进行鉴定的过程中,仿真信息作为验前信息使用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给出了验前子样可信度的定义及相应的计算方法,在分析了大量仿真信息“淹没”小子样现场试验信息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将验前信息的可信度引入统计推断,较好地解决了仿真信息在试验鉴定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5.
任明浩  李世鹏  王宁飞 《推进技术》2010,31(3):276-280,288
针对脉冲发动机工作时间短,压强高的特性,对建压阶段的瞬变燃烧过程进行了模型研究。该模型基于非稳态凝聚相能量方程,并耦合气相热反馈为求解该能量方程的边界条件,从而引入压强对燃烧过程的作用。模型中压强的变化规律由同样条件下的试验p-t曲线拟合得到。通过模型计算,可以对建压过程中推进剂表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各压强下的瞬态燃速做出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较好地吻合。用该瞬态燃速进行建压段内弹道仿真,与稳态数据相比,更接近实测曲线,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脉冲发动机建压段的瞬态燃速的预估。  相似文献   

6.
针对激光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是否可信的问题,详细分析了激光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原理、构成及特点,通过制定其可信度评估的V&V流程,对概念模型、数学模型、仿真模型、物理效应仿真设备等4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并在系统集成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其结果表明该半实物仿真系统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伞翼飞行器强非线性特点,本文使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方法——基于迭代反馈调参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IFT-MFAC)设计伞翼飞行器控制系统,该方法在构建过程中仅利用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不需要构建动力学模型。本文首先介绍了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MFAC)的构建过程,并进行了简洁的稳定性分析,然后采用迭代反馈调参方法对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的两个步长因子进行迭代调参。为验证该方法的控制效果,对IFT-MFAC与PID控制、主动抗干扰控制(ADRC)和MFAC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对比,结果显示,IFT-MFAC控制器在复杂环境下的控制效果更好,尤其是在随机扰动环境下对折线轨迹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8.
首先分析了经典的飞航导弹过载控制系统结构,指出了其不足之处。然后给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基于规则的智能阻尼过载控制方法。同时,在控制设计过程中通过引入角加速度反馈相当于考虑了舵机的动态特性,使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预定跟踪性能下的导引控制一体化设计问题,将时变型障碍李雅普诺夫函数处理预定跟踪性能的方法与自适应动态规划算法(ADP)处理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的方法相结合,确保导弹飞行整体性能与瞬时性能的最优性。与常规的误差转换法处理预定跟踪性能相比,避免了在最优反馈设计环节中引入时变信号,简化了设计过程。通过设计一个评价网络,在线求解反馈最优控制器。最后对李雅普诺夫法理论分析和导引控制一体化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表明该设计方法能够实现预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弹用涡喷发动机的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变比热容的方法及容积积累模型,建立了调节系统及发动机主要部件的动力学方程,对某弹用涡喷发动机的过渡态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该发动机转速特性典型,加速性好,仿真数模及程序有较好的可信度。此外,还分析了涡喷发动机的仿真特点和仿真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