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7,(9):44-44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维克拉姆·萨拉伯依航天中心科学家最近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二届欧洲航空航天科学大会上介绍了印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验证机亚轨道试飞的一些情况。试飞将在2009年进行。验证机重1.4吨,长65米,翼展3.6米,与美X-37验证机相仿。它将由高11.5米、装药重9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射,最大飞行高度67公里,飞行距离650公里,将在印度洋上溅落。  相似文献   

2.
阿丽安5型火箭的第二次和第三次鉴定飞行试验的成功是欧洲未来太空运输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新型运载器和它的演变型将在后十年的航天发射市场占据领导角色.进一步的改进需要有突破性的设计概念变革;只有以部分或全部可重复使用性为基础,才可能降低成本:可以预计在2015年左右阿丽安5的后继型必定可重复使用.相应地,所需的几项新技术主要涉及气动热力学、先进结构和材料、可重复使用动力系统,健康诊断系统等.为此,ESA 已建议未来运载器技术计划(FLTP)的目标是:确认运载器可重复使用性的优势;鉴别、开发和评估新一代低成本运载器研制所需的技术;精心编制地面和飞行试验与验证大纲,要求在运载器研制阶段和进一步进行验证试验之前可达到足够的置信度;通过分析候选的运载器方案及技术研究项目的综合。为拟于2007年启动的下一代运载器的欧洲研究计划的项目决策提供依据.FLTP 的目的在于借助于三项中心工作解决以上问题:系统概念研究技术开发地面及飞行验证试验技术要求在对未来任何欧洲主要新型运载器研制作决定之前,第一阶段持续三年时间的一项两阶段研究计划将会获得对未来运载器系统构型、可行性和总体优势的清晰了解.  相似文献   

3.
X—33可复用运载器验证计划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力 《中国航天》1999,(4):19-22
996年7月,美国航宇局和洛马公司签订了一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验证协议。根据协议,洛马公司将研制一种可复用运载器技术验证飞行器,并进行飞行试验,以为研制和经营可完全重复使用的实用型运载器进行技术上的准备。该验证机代号为X33,而最终要研制的实用型...  相似文献   

4.
<正>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3型火箭2014年12月18日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进行了首次亚轨道试飞。这是继年初采用国产低温上面级的GSLV-2型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和该国首个火星探测器9月份成功抵达火星后印度2014年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本次飞行主要任务是对火箭上升飞行过程中的气动特性和安定性进行试验。箭上携带  相似文献   

5.
<正>欧空局旨在试验未来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技术的"过渡性实验飞行器"(IXV)2月11日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的"维加"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成功完成了其试飞任务。火箭把验证机送入一条亚轨道飞行路线。验证机在320千米的高空同火箭分离,飞到了413千米的最大高度,随后再入,并利用降落伞在太平洋中部溅  相似文献   

6.
简讯     
印度努力发展航天产业 印度正在广泛利用国内工业界的力量,努力开发国内航天产业。例如,印度航天研究组织(ISRO)将从印度工业界购买换能器,这佯能使航天技术变成商品。过去10年间,ISRO向工业界转让它开发的技术有180多项。印度航天研究组织的卫星中心制造的Insat 2A通信卫星在6月份用阿里安火箭发射,Insat 2B和印度遥感卫星也在这个中心制造。最近,印度建成了极轨卫星运载器的发射服务塔,预定在1993年初进行首次发射服务。极轨运载器将在90年代中期把印度的遥感卫星送入极轨道。5月20日印度用它自己的一种加大型运载器(ASLV)把一颗小型科学卫星送入轨道,以测量伽马射线爆发情况。印度还有设备完善的发射场和试验台以及一个大型固体推进剂生产厂。这样,印度已拥有卫星制造厂、发动机试验台和发射场等各种配套航天设施。(谢平)  相似文献   

7.
作为推动载人飞船研究的第一步,到达低地球轨道的低费用运载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降低研制费用的关键因素是通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降低研制风险。基于以上的程序,一份关于应用起飞助推器的单级入轨(SSTO)火箭发动机运载系统的报告已经完成,而且起飞助推器似乎可以降低技术难度,并且增加研制单级入轨运载器的可能性。翼艇——一种在水面上航行的有效的运载器,它可在海面上空几米处飞行,速度可达0.4M,由于其负重快速飞行能力及似乎低的技术研制风险而被选中作为起飞助推器。在参考文献4中提到应用同样的运载器可以完成洲际飞行任务,几次常规的洲际飞行将减少操作系统费用。目前的研究包括系统确定、弹道(轨道)分析和接口确定。  相似文献   

8.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7,(1):44-46
俄官员称能驱走小行星;美发射卫星对太阳进行立体观测;日将进行可复用运载器试飞。  相似文献   

9.
美国航宇局和波音公司最近签署了一项为期4年的协议,将建造一架 X-37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并在轨道上进行试飞,以验证范围广泛的多项技术。这些新技术最终有可能把每磅(1磅约合0.454公斤)有效载荷的发射费用从1万美元降低到1千美元。X-37是美国航宇局未来 X 探路者试验机中的一种。未来 X 计划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先进技术进  相似文献   

10.
《固体火箭技术》2007,30(6):477-477
2007年11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成功完成了固冲试飞器的飞行试验。试飞器分别采用斜飞、平飞姿态飞行,考核了固体冲压发动机在不同高度及典型高度下的飞行和燃烧性能,试飞器发射离轨、助推、分离、控制、转级等各项工作正常,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据《印度时报》2月15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主席库马尔对该报称,作为印主力运载火箭,"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的运营工作将在4年内实施总体上的私营化,从而使印航天格局迎来一次革命性变化。他说,一旦这项方案落实,该火箭的总装和发射工作将通过ISRO的下设商业分支机构安得利公司交给一个企业集团。库马尔说,此事将于近日在孟买举办的"印度制造"周活动上  相似文献   

12.
高超声速试飞器系统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培蕾  杨涛  张晓今 《宇航学报》2010,31(4):973-980
为了将高超飞行器可靠地运载至理想工作条件,满足“平坦”型试验弹道和入轨点的 约束要求,在详细分析系统气动力特性、动力特性、结构特性、质量特性的基础上,以 起飞质量、高超动力飞行段射程倒数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试飞器系统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 采用MOEA/D算法进行求解计算,在综合分析系统敏感稳健性的基础上,确定最终优化方案 。结果表明:最终优化方案在满足约束要求的前提下,其起飞质量大幅度降低,高超声速动 力飞行段射程(R2-R1)增加较多,验证了对试飞器系统进行多目标优化的必要性 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空天瞭望     
流量调节器缺陷导致GSLV失败印度有15位成员的故障分析委员会称,一台推进剂流量调节装置有缺陷导致第四台捆绑助推器工作异常,是“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7月10日发射失败的原因。此次发射所携带的“印星”4C是印迄今发射的最重的一颗卫星。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高级专家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极轨卫星运载器(PSLV)首次商业发射的成功进行,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要求印制造行业改变角色,从单纯提供火箭分系统转向承担总体工作。印正在把 PSLV 作为一种灵活、通用的火箭对外推销。该火箭能把1200公斤的单颗卫星送入极轨道,但也能发射两颗各重500公斤的卫星,或在发射重1000公斤的卫星时搭载两颗微型卫星。ISRO 称  相似文献   

15.
空天瞭望     
<正>印研制可复用运载器据印度媒体3月28日报道,印度正在研制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科学家已构想出一种有翼式"可复用运载器技术验证机"(RLV-TD),而这是研制两级入轨完全可复用运载器的第一步。印空间研究组织在其最新推出的年度报告中称,它已设想出一系列技术验证飞行任务。该机构称,RLV-TD  相似文献   

16.
美国航宇局签发可复用运载器研究合同美国航宇局已与一些公司签订了16项非盈利性的“合作协议”,以开发各种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从而揭开了下一代运载器研制工作的序幕。政府和工业界官员都希望最终研制出的这种新一代运载器将会大大降低成本,并使美国重塑其运载工...  相似文献   

17.
为航天运载器控制系统飞行试验外、遥测数据信息管理及数据处理而研制的一个大型智能化的计算机软件,为运载器飞行试验的结果分析及制导精度的鉴定工作提供了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电气系统最小化为设计原则,对运载器电气系统设计模型、系统架构及轻质化、产品布局与结构一体化、多运载器自识别、通信站点RT地址自配置、不同运载器飞行参数自匹配等关键技术开展研究,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轻质化运载器电气系统方案并工程实现。通过6套运载器应用验证试验,本运载器系统减重效果明显,电气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功能性能指标满足应用需求,提升了多运载器系统的可扩展性与使用灵活性,为后续智能运载器及运载器间协同控制等技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96年7月,美国航宇局和洛马公司签订了一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验证协议。根据协议,洛马公司将研制一种可复用运载器技术  相似文献   

20.
RBCC可重复使用运载器上升段轨迹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火箭基组合动力(RBCC)可重复使用运载器(RLV)轨迹多段、多控制变量、推力与飞行轨迹耦合,飞行轨迹设计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高斯伪光谱方法的数值优化求解模型和求解方法,并获得满足要求的上升段燃料最省轨迹。将该轨迹分为3部分,分别由引射火箭、亚燃冲压和超燃冲压发动机提供动力,以攻角和燃料秒流量为控制变量,根据轨迹任务和各模态发动机启动及工作条件建立优化模型、设定各段末端和路径约束,利用高斯伪谱法求解最优轨迹并利用特殊方法计算边界控制变量。通过与传统方法所得轨迹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优化模型和方法可快速求解出RBCC运载器上升段最优轨迹,优化结果符合RBCC运载器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