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射短讯     
<正>印度将发射第4颗导航卫星据俄罗斯卫星网2015年1月8日报道,印度将在3月份发射第4颗导航卫星,其导航系统也将在2015年建成。预计系统将覆盖印度次大陆领土及沿边境线约1500km的范围,造价约2.3亿美元。印度将发射"天文卫星"据印度斯坦时报2015年1月5日报道,印度将在2015年发射首颗专用的天文卫星,名为"天文卫星"(Astrosat)。科学家表示,Astrosat是一个多波  相似文献   

2.
简讯     
美火箭一个月失败4次继4月9日发射 DSP-19失败后,洛马公司的大力神4B 火箭在4月30日发射军星2时再次失利,该公司的另一种运载火箭雅典娜2也在4月27日发射伊克诺斯1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时失利。此外,5月4日波音公司进行了德尔它3火箭的第二次发射,有效载荷为奥利昂3通信卫星,但也以失败而告终。详情请见本刊下期报道。(力)德国天文卫星射后报废俄罗斯一枚宇宙3M 运载火箭4月28日在卡普斯丁亚尔发射了德国一颗 X 射线观测卫星,但这颗称为宽带成像 X 射线满天勘测卫星(ABRIXAS)的卫星升空不久即出现电力故障,已宣布报废。德国1997年12  相似文献   

3.
行仁 《中国航天》2003,(11):27-29
美国航宇局用于天文观测的最后一个"大观测台"天文卫星一"空间红外望远镜设施"(SlRTF)在推迟几年之后,终于在8月25日由一枚德尔它2重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4.
<正>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同时,此次发射还搭载了乌拉圭New Sat-3小卫星和珠海一号微纳卫星星座2颗首发卫星OVS-1A和OVS-1B。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雷凡培、副总经理杨保华等在发射现场指导发射。  相似文献   

5.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3,(11):42-44
美国发射最后一个“大观测台”美国航宇局用于天文观测的最后一个“大观测台”天文卫星8月25日由一枚德尔它2重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卫星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该卫星称为“空间红外望远镜设施”(SIRTF)。这次发射也是德尔它火箭计划的第300次发射。德尔它火箭1960年5月进行了首次发射,但以失败告终。3个月后进行的第二次发射获得了成功。不过8月25日进行的这次发射中的“明星”不是德尔它火箭,而是耗资12亿美元的SIRTF卫星。该卫星上的红外观测仪器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进行红外天文观测,将使美国航宇局同时具备光学(哈…  相似文献   

6.
《中国航天》2010,(1):40-40
<正>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它2-7320-10C型火箭12月14日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NASA的"宽视场红外巡天探测器"(WISE)天文观测卫星。卫星将运行在高525公里的太阳同步轨  相似文献   

7.
1980年前后是太阳活动高峰年,将出现一系列较频繁的太阳活动现象和对人类活动有直接影响的地球物理现象,是开展对太阳研究的有利时机。届时,不仅美、苏、日、法等国,甚至连印度、印尼也将发射天文卫星,参加这一重大的太阳峰年的观测研究。本文主要以美国的轨道太阳观测卫星(简称OSO天文卫星)为例,介绍美国天文卫星及其运载火箭的简况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9):46-46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7月10日在鹿儿岛航天发射场用M-5火箭发射了“天文”E2天文卫星和“立方体东京工大工程卫星”(CUTE)1.7卫星。  相似文献   

9.
《航天器工程》2013,(6):29-29
<正>据航天网2013年9月24日报道,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子公司天文航天公司研制的小型轻质JIB天线将为加拿大的"雷达卫星星座项目"(RCM)提供新的海上识别能力。按照来自RCM主承包商麦克唐纳·迪特维利联合有限公司(MDA)的合同,天文航天公司将提供13副自展开、单极JIB天线,作为自主识别系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6月15日11时00分,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是我国第一颗大型天文卫星。图为正进行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卫星本体。  相似文献   

11.
简讯     
M-5发射失败 日本 M-5固体运载火箭 2月 10日在鹿儿岛航天中心发射天文 E观测卫星时失败 ,从而使近来连续受挫的日本航天计划再遭重创。 M-5火箭高 3 1米 ,有 3级。起飞不到 1分钟 ,第一级发动机便出现了故障 ,导致卫星被送入一条高度仅 80公里的轨道。发射控制人员在卫星飞到地平线以下后便与其失去了联络 ,估计卫星转了不到一圈就掉入地球大气层中烧毁了。此次失败共造成 180亿日元损失 ,其中天文 E卫星造价 116亿日元。该卫星重 1.7吨 ,寿命为 5年 ,可用 6台小型 X射线望远镜获取高能 X射线源的图像。 (广 )奋进号升空测地形 在推迟…  相似文献   

12.
行仁 《中国航天》2003,(11):27-30
美国航宇局用于天文观测的最后一个“大观测台”天文卫星———“空间红外望远镜设施”(SIRTF)在推迟几年之后,终于在8月25日由一枚德尔它2重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发射升空。卫星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这次发射也是德尔它火箭计划的第300次发射。耗资12亿美元的SIRTF卫星将以前所未有的精度进行红外天文观测,将使美国航宇局同时具备光学(哈勃太空望远镜)、X射线(钱德拉X射线观测台)和红外(SIRTF)空间天文观测能力。科学家们希望SIRTF能拍摄到在视觉和科学上都同哈勃拍摄的一样壮观的图像。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4月1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称,NASA将与欧洲空间局(ESA)携手探索木星及其卫星,这一合作已进入实施阶段。欧空局的"木星冰月探测器(JUICE)"将于2022年左右发射,2029年10月到达木星,随后将花4年时间对木星的磁层、湍流大气及冰冻的伽利略卫星——木星四大卫星:"艾奥(Io)""欧罗巴(Europa)"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5):F0002-F0002
1957年至今,全世界在空间科学方面共发射了890个航天器,约占航天器总数的20%。其中空间天文方面约有500个航天器:开展太阳及日球探测的约150个,月球反行星探测的约200个,宇宙天体探测的约150个。遗憾的是,中国作为空间大国,至今尚未发射一颗空间天文卫星,,仅仅在2001年发射的"神舟二号"飞船上进行过初步的伽马射线天文观測试验。然而运个情况在不久后将彻底改观——随着我国空间站建设步伐加快,空间天文学研究方面已开启系列重大发展计划,在今后15~20年,平均每年将有3颗相关卫星发射,并有望获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简讯     
M-5发射失败日本 M-5固体运载火箭2月10日在鹿儿岛航天中心发射天文 E 观测卫星时失败。从而使近来连续受挫的日本航天计划再遭重创。M-5火箭高31米,有3级。起飞不到1分钟,第一级发动机便出现了故障,导致卫星被送入一条高度仅80公里的轨道。发射控制人员在卫星飞到地平线以下后便与其失去了联络,估计卫星转了不到一圈就掉入地球大气层中烧毁了。此次失败共造成180亿日元损失,其中天文 E 卫星造价116亿日元。该卫星重1.7吨.寿命为5年,可用6台小型 X 射线望远镜获取高能 X 射线源的图像。(广)奋进号升空测地形在推迟了近5个月后,奋进号航天飞机2月11~22日升空执行了雷达地形测量任务。飞行中,C 波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融合的大椭圆轨道卫星组合导航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璟璟  张迎春  郑靖  高岱 《宇航学报》2012,33(9):1233-1240
为了实现大椭圆轨道卫星自主、连续的导航信息输出,提出了一种天文导航与GPS导航相结合的组合导航方法。单纯的以星光仰角为观测量的天文导航方法在近地点由于动力学特性变化剧烈,其导航精度严重下降。而能够实现高精度导航的GPS导航方法,受到导航卫星高度的限制,GPS信号无法较好地覆盖远地点。考虑到两种方法的特点,本文采用UKF滤波方法进行信息融合。当卫星进入近地点附近,主要通过GPS实现精确导航,同时通过信息融合修正估计方差阵,进而对天文导航估计进行修正。当卫星在远地点时,则主要采用天文导航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组合导航方法,能够弥补两种导航方法的不足,实现整个卫星在轨运行中自主、连续的导航信息输出,其导航精度较单纯的天文导航方法提高61.2%~82.7%。  相似文献   

17.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HXMT)卫星是中国第一颗大型X射线观测天文卫星,文章以HXMT卫星科学和观测需求为基础,提出了HXMT卫星系统设计思路和方案,包括观测需求的分析、轨道及卫星工作模式设计,以及卫星系统设计、分系统设计、卫星望远镜与卫星平台设计等结果,并介绍了卫星在轨评价及取得的技术成就,通过系统设计及优化,HXMT卫星具有先进的暗弱变源巡天能力、独特的多波段快速光变观测能力,以及拓展的200keV~3MeV能区伽马暴探测能力等优势,可为后续天文卫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7,(4):140-141
<正>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新闻网2017年6月15日报道,当日,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见封二)搭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677s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之后太阳翼顺利展开,标志着HXMT卫星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HXMT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大型天文卫星,基于我国学者(李惕碚院士,吴枚研究员)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直接解调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未采!i. ,卫星..一宇宙背景探测器(CoB E)'-r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后继 航天器,可能装有光学 连续镜◆图左为先进的X射线天文 物理设施(AXAF) 图右为空间红外望远 镜设施(SI RT F)未来的天文卫星  相似文献   

20.
<正>卢森堡卫星运营商SES公司9月11日宣布同波音卫星系统国际公司签订了7颗第二代O3b卫星的建造合同。称为"O3b增强"(O3b mPower)的新星座初期将由7颗高通量中地轨道卫星组网,设3万个宽带互联网服务点波束,容量将是卫讯公司未来"卫讯"3星座的3倍以上。这些卫星拟在202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