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娟 《中国航天》2012,(7):25-25
提到中国的"神箭"——长征二号F火箭,很多人都会关心它的两个专属指标:0.97和0.997。这两个数字分别指火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因为载人,长二F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指标在我国所有在役火箭型号中是最高的。它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如今,在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九号飞船随改进型长二  相似文献   

2.
三年前的金秋时节,弱水河畔,中国航天史上技术最复杂、可靠性安全性指标最高的火箭——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一飞冲天,成功托举神舟七号飞船上天,令世界瞩目。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9月和10月,长征二号F火箭先后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21工程作为跨世纪的载人航天工程,其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协调面广,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是整个工程的七大系统之一。中国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二号F。2013年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后,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启动了执行空间实验室任务的T2、Y11火箭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长征二号F/T1火箭是在原长征二号F火箭基础上改进研制的。长征二号F/T1火箭的亮点之一是整流罩首用冯.卡门曲线。在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时,火箭外形上的最大变化是整流罩,整流罩不仅长度由先前的10.7m增至12.7m,最大直径也由先前的3.8m增至4.2m。采用冯.卡门  相似文献   

5.
白瑞雪  李惠子 《航天》2011,(12):11-11
“我给它打100分!”长征二号F火箭托举神舟八号飞船精确入轨后,载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说,这枚火箭与发射天宫一号的长征二号FT1火箭一起,创造了中国火箭入轨精度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6.
正长征二号F火箭的连战连捷,实现的是"飞天梦"。自1999年11月20日,长征二号F遥一火箭第一次破啼初试,成功将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以来,这枚被誉为"中国第一国际品牌"的生命之箭,在科研人员悉心化育之下,已茁壮成长十七载。回望处,这位年逾舞勺的火箭少年,连续十一次托载着神舟系列飞船,并两次托载着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一次次成功叩开九天寰宇之门,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矗立起  相似文献   

7.
索阿娣  李冠礁  王娟 《航天》2011,(11):16-17
在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史上,长征二号F火箭是一枚战功赫赫的明星火箭,有着“神箭”之称。 之所以赢得这样的美誉,在于它曾经7次问鼎长天,将7艘神舟飞船和6名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它的可靠性设计指标最高,达到了0.98。  相似文献   

8.
长征二号E大型捆绑式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长征二号E任务总指挥王永志和长征二号E火箭总设计师王德臣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接受了现场采访,介绍了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本性能状况及这次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 关于长征二号E火箭的基本性能状况,他们说,长征二号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正在研制的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是长征火箭家族中的新的一员,它以可靠性很高的长征二号C为基础,加大芯级,并捆绑四个液体助推器,运载能力相当于美国航天飞机的 1/4。长征二号E面向国际航天发射市场,主要将用于发射第二代商用通信卫星。这项研制计划将为我国大型新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基础。本文介绍了该火箭的结构、工艺、运载能力及发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孙飞 《中国航天》2012,(7):82-83
目前,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是我国可靠性最高的一种大型运载火箭。其全箭状态振动特性试验的试验件长度超过40米,试验状态11个,试验测量点超过200个,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复杂程度最高的一个全箭振动试验。这项让某些男子汉都望而生畏的工作,试验的负责人则是一名文弱的女孩。她就是于瑾,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一名80后女孩。经过自身的努力,在老同志的带领和繁重任务的历练下,如今的于瑾已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火箭动力学试验与计算评估专家。  相似文献   

11.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神舟飞船第一次执行应用性飞行任务.在神舟飞船定型的同时,一直用于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也进入"成熟期". 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近日表示,长二F火箭已基本定型,并将在空间站建设和运营中继续执行载人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高可靠"不等于"无风险" 众所周知,长二F载人火箭的可靠性非常高,航天员的安全性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然而,火箭的高可靠不等于完全没有任何风险,一些小概率事件仍然存在出现的可能性. "这就需要故障诊断系统发挥作用了."火箭副总设计师助理刘烽说.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3):239-239
6月11日17点38分,被誉为“神箭”的长征二号F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搭载着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的“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升空。火箭发射后570余秒,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大幕正式拉开。作为我国实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行既是由“长征二号F”火箭和“神舟”载人飞船组成的我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于我国全面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突破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技术、打牢空间站研制建设基础的意义深远而。  相似文献   

14.
庞丹 《中国航天》2012,(7):61-63
当挺拔的改进型长征二号F火箭呼啸而起、直刺太空,将载有2名男航天员和1名女航天员的神舟九号飞船送入太空时,长二F火箭总指挥刘宇再次热血沸腾。伴着火箭发射的巨大轰鸣声,一个多月前发射试验队出征的话语——"长二F火箭即将开始它最闪耀的生命之旅。我们将在过程完美的基础上,实现结果圆满"——犹在耳畔。刘宇和他的团队兑现了"十全十美、神箭完胜"的诺言。自2005年以来,执掌"神箭"总指挥帅印的他,带领同事们一起在天地间搭建了一条无形的"天梯",将多名航天员送上神秘的太空,去更广阔的空间探索那神秘世界。  相似文献   

15.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3):16-16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第一次入住"天宫"。33岁的刘洋也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此次发射托举"神九"飞船的是"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这是长征火箭的第165次发射,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  相似文献   

16.
庞丹 《中国航天》2012,(7):57-60
每次见到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他总是在为工作忙个不停。好不容易,他能挤出点时间接受采访,第一句话就是"多写写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吧,他们才是最值得宣传的。"但实际上,性格低调的他是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从1993年起至今,他就一直跟着火箭走,方案论证、研制生产、综合测试、发射试验……十几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攻克技术难关二十几年前,荆木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保送上了重点高中。1980年他又顺利地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7年从自动控制专业硕士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部11室,历任可靠性组工程组长、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7.
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长征二号F火箭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完成为期5天的太空飞行任务后于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返回地面。针对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任务,我们采访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二号  相似文献   

18.
针对长征二号F火箭逃逸整流罩纵向连接结构及解锁系统的技术要求,从整流罩各部段的对接桁、解锁接头的装配质量及精度入手,通过装配工装,增加过程控制,消除各部段的铆接变形,提高装配质量与精度及协调性。改进解锁机构的装配工艺,减小解锁机构的摩擦力,确保逃逸系统整流罩的同步解锁。  相似文献   

19.
幸不辱命     
刘宇 《航天员》2012,(4):46-46
当6月16日傍晚.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宣布神九发射成功时,我为我们神箭团队兑现“十全十美,神箭神奇”的承诺感到自豪和欣慰。发射神舟九号飞船,是2F火箭的第十次飞行,也是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第三次飞行,更是它的首次载人飞行。如何保证这枚几乎为全新状态的火箭能高可靠高安全地胜利完成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相似文献   

20.
承担此次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为捆绑式三级液体运载火箭。与承担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火箭相比,这枚火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进行了多项技术状态更改,突破了多轨道、窄窗口发射和高精度入轨技术,可靠性和安全性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