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新 《中国航天》2014,(1):46-47
制导与控制系统是运载火箭的大脑与神经中枢,承担着实现运载火箭飞行轨迹、姿态以及轨道精确控制的功能,保证运载火箭沿预定的轨道稳定飞行,确保航天运输器将卫星、飞船、空间探测器等飞行器准确送入预定轨道,降落在指定的位置。在嫦娥三号探月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控制系统研制团队,担负着运载火箭整个控制系统的研制工作,包括制导系统、姿控系统、箭上综合、地面测发控系统4大系统设计,以及飞行软件、测发控软件编制与验证,仿真试验、综合试验等大型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12月23日12时14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将陆地勘查卫星二号送入预定轨道。陆地勘查卫星二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是长二丁火箭1个月内又一次执行的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3.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将英雄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炎黄子孙千年飞天梦想,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伟大壮举。作为托举“神舟”飞船飞天的“长二F”(CZ-2F)运载火箭,其卓著功勋举世公认。现结合该型号运载火箭的研制质量管理实践,谈点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4.
李冠礁 《中国航天》2011,(11):30-31
与三年前护送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天的长二F火箭相比,发射天宫一号的改进型长二F火箭由于不需要载人,取消了控制系统中的关机装置和逃逸塔分离系统。  相似文献   

5.
乌克兰在运载火箭总体和控制系统方面的研制经验是比较丰富的。乌克兰虽已制定了自己的航天工业发展计划,但近几年内还形不成较完整的体系,需要依靠与俄罗斯的合作。简要介绍“天顶号”和“旋风号”运载火箭的研制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航天工业在两用技术开发上的成果和技术水平 我国航天工业在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少数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主要体现在运载火箭技术、应用卫星技术和载人飞船技术三个方面。 1.运载火箭技术 我国在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1号,这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发射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空间技术大国的行列。此后,我国又研制出10多种运载火箭,有长征2号、风暴1号(FB-1)、长征2号C、长征2号D、长征2号E、长征2号F、长征3号、长征3号A、长…  相似文献   

7.
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神舟飞船第一次执行应用性飞行任务.在神舟飞船定型的同时,一直用于发射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也进入"成熟期". 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近日表示,长二F火箭已基本定型,并将在空间站建设和运营中继续执行载人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11月12日7点14分,云海一号01星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云海一号01星主要用于大气海洋环境要素探测、空间环境探测、防灾减灾和科学试验等领域。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和云海一号01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负责抓总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30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是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基地,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和"长征"火箭的摇篮,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特别是重大宇航发射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继"长征"火箭300次发射、"长征"三号A系列火箭100次发射之后,2019年5月17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又迎来了其第200次发射。  相似文献   

10.
法国欧洲空间局为保持他们在发射竞争中的地位,于1987年11月决定研制阿里安5运载火箭.该运载火箭的中心级两侧各有一台固体助推器,每台由直径为3m的3段组成,前段长3m,中心段和后段长各为11m,每台助推器的推进剂质量为230t. 由于此类助推器对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需采用专用衬层来保证推进剂与绝热层之间的良好  相似文献   

11.
载人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与否,关系到宇航员的人身安全和载人航天工程任务的成败。作为载人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重要单机,三余度伺服机构研制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着质量管理的内容,其设计质量控制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包含着诸如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转阶段设计评审、各阶段的质量复查、设计复  相似文献   

12.
孙自法 《中国航天》2005,(11):22-22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和载人飞船两大系统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后向媒体发布信息说,中国航天科技的未来发展有两个突破方向:一是火箭技术,即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研制;二是空间技术,即研制高可靠、长寿命的应用卫星。新一代运载火箭是使用液氢、液氧、煤油等无毒、无污染推进剂,采用模块组合方式覆盖不同轨道、各种运载能力的完整的火箭型谱,可满足中国未来20至30年内航天发展对系列运载火箭的需求。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芯级直径为5米,并捆绑有不同组合的3.35米和2.25米直径助推器,采用模块…  相似文献   

13.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6,(5):125-129
正天宫二号成功发射据新华网2016年9月15日报道,当天,搭载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s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我国首个太空实验室平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9日上午11时21分,实践十六号02星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的托举下,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随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实践十六号02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及技术试验应用等领域。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和实践十六号02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负责抓总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  相似文献   

15.
正5月15日10点43分,遥感卫星三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遥感卫星三十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八院抓总研制。这  相似文献   

16.
正执行本次任务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可靠性、安全性方面进一步提高。全箭多项技术状态变化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同时,对地面判据级间未分离(M7)和整流罩未分离(M8)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航天员的安全性。长征二号F火箭技术状态更改,严格按照"论证充分、各方认可、试验验证、审批完备、落实到位"五项原则开展技术状态控制工作。一、火箭研制情况发射天宫二号的长征二号F T2火箭2012年完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9月和10月,长征二号F火箭先后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送入太空,为后续的空间站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921工程作为跨世纪的载人航天工程,其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协调面广,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是整个工程的七大系统之一。中国载人航天运载火箭命名为长征二号F。2013年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后,长征二号F火箭系统启动了执行空间实验室任务的T2、Y11火箭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正京城迎瑞雪,酒泉送新星。3月17日15时10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四号,卫星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陆地勘查卫星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执行本次任务的长二丁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是长二丁火箭进入2018年以来的第4次发射,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19.
<正>11月25日2时10分,长征二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抓总研制,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56次飞行。遥感三十号02组卫星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采用多星组网模式,用于开展电磁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6月18日14时30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将"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遥感"三十号09组卫星主要用于电磁环境探测。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天启"星座14星,其是一颗微纳卫星,装载了数据采集载荷,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可实现地面网络覆盖盲区的数据采集。"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是一型常规液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75次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