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2018年10月29日8时43分,中法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长征"二号C运载火箭承担此次发射任务,顺利将卫星送至太阳同步轨道。发射成功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互致贺电,祝贺"中法海洋"卫星发射成功。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航天合作是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  相似文献   

2.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3,(2):118-120
<正>中国通信卫星首销欧洲据《中国航天报》2013年2月1日报道,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项目近日在北京启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为白俄罗斯共和国研制生产一颗通信卫星,这是中国通信卫星首次出口欧洲市场。该卫星基于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研制,将采用长征-3B火箭发射。中国将向白俄罗斯提供地面测控站、  相似文献   

3.
<正>11月21日0点0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转移轨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老挝国家主席朱马利互致贺电。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国务院、中央军委5月20日在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定点成功后发出贺电,对成功发射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表示祝贺。贺电全文如下: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总公司并转参加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研制、发射工作的同志们:欣悉你们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我国东方红三号中容量通信卫  相似文献   

5.
黄琦 《中国航天》2012,(1):13-13
2011年12月22日11时26分,长四乙火箭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呼啸而起,携资源一号02C卫星远赴太空,为我国2011年宇航发射的收官之战画上了圆满句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为此次成功发射向国土资源部、总装备部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来贺电。贺电指出,资源一号02C卫星成功发射,是我国  相似文献   

6.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1,20(6):5+37+49+93+135-137
中国与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项目签约 据中国航天网报道,2011年9月18日,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与白俄罗斯总理米亚斯尼科维奇共同见证下,中国与白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总理府签署了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项目合同。  相似文献   

7.
正欧洲"阿里安"5 ECA型运载火箭2018年10月19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贝皮·科伦布"水星探测器。历经约20年研制、耗资16.5亿欧元的这项任务是欧空局(ESA)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合作项目,也是欧洲首次尝试对距太阳最近、温度极高的水星开展轨道探测。"贝皮·科伦布"以20世纪意大利天文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航天》2011,(12):18-20
由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的俄制联盟号火箭10月21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的圭亚那航天中心发射了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的前两颗工作卫星,即"伽利略-在轨鉴定初样-正样星(IOV PFM)"和"伽利略-在轨鉴定正样星2 (IOV FM2)".卫星人轨后状态正常,已在发射信号,太阳能帆板已展开并指向太阳.它们将用3个月时间对星上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并机动到最终工作位置.这是联盟号火箭在库鲁的首次发射,也是诞生于前苏联时代的这种火箭首次在前苏联发射基地以外的发射场发射.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11,(10):5-5
2011年10月7日16时2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空间公司制造的W3C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为欧洲卫星运营商提供发射服务。  相似文献   

10.
<正>12月11日0时40分,载着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阿星一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阿星一号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11日同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互致贺电,祝贺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在西昌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1.
<正>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3月3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了卢森堡欧洲卫星公司(SES)的SES-10通信卫星。本次发射采用了"猎鹰"9火箭去年4月8日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货运飞船时首次在海上成功回收的那枚第一级火箭。这是"猎鹰"9火箭首次采用用过的第一级进行发射,使该火箭成为继美国航天飞机之后史上第二种部分可重复  相似文献   

12.
<正>2014年12月7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即资源一号卫星)04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升空。该星的发射成功,不仅书写了中国和巴西两个发展中国家在航天领域合作的新篇章,也为中国和巴西建交4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巴西总统罗塞夫互致贺电,祝贺卫星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1月11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工程从探月、落月到世界首次月背软着陆探测,以五战五捷、连战连捷的辉煌成果,在我国深空探测史上书写了精彩的一页,而每一个突破和跨越,无不昭示着中国航天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新高度,无不闪现着"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嫦娥"工程  相似文献   

14.
《航天》2012,(8):4-4
7月8日,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创建50周年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院建院5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分别发来贺电、贺信或作出批示,热烈祝贺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5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希望站在新起点上的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1999年10月14日发射升空。如今,两年过去了,该星凭借出色的业绩,迎来了多方喝彩。10月14日,国防科工委专门给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发来贺电,盛赞中巴资源一号卫星在轨连续稳定运行两周年,为我国和巴西的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贺电说:值此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在轨连续稳定运行两周年之际,谨向集团公司参与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科研、管理及卫星数据处理分发的全体人员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6.
<正>历经近20年研制,欧空局7月6日终于在位于荷兰的欧洲空间研究与技术中心(ESTEC)对外展示了"贝皮·科伦布"水星轨道探测器,并证实可在明年10月实施发射。耗资16.5亿欧元的这项任务是欧空局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合作项目,也是欧洲首次尝试对距太阳最近、温度极高的水星开展轨道探测。欧空局主管交流的官员鲍尔称,由于水星环境极具挑战性,该探测器有70%的技术是专门针对本次任务研  相似文献   

17.
《航天》2011,(11):F0002-F0002
格林尼治时间10月21日上午10点30分,俄罗斯“联盟”运载火箭搭载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首批两颗卫星,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不仅是俄罗斯“联盟”火箭首次在法国领地发射升空,也是欧洲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简称“伽利略”)具备完整功能的两颗卫星首次升空。  相似文献   

18.
发射短讯     
正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发射成功据人民网2016年1月16日报道,当天,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送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任务是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白俄罗斯共和国单一制生产企业精密电子机械厂于2011年签署的项目合同实施的。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采用东方红四号卫星平台,发射质量为5200kg,设计寿命15年。卫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进入21世纪,海洋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的海洋探索与利用也在逐步实现由近海向深海、远海等新战略高地的拓展。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出我国将"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20.
杨雯 《中国航天》2012,(7):53-54
2012年6月,在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25所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为天宫与神九精准导引,圆满完成了"首先捕获、稳定跟踪、精确测量"的神圣使命。这是继2011年11月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后,微波雷达不负众望,再让"太空之吻"画面完美定格。25所自主研发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是实施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关键单机,为交会对接提供距离、速度、角度、角速度等信息。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中,微波雷达在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相距224公里时,迅速发现并锁定目标,直至两航天器成功实现对接,始终工作正常,性能稳定、状态良好,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