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电子战对导弹防空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过程中,运用信息作战原理,构造基于概率的导弹防空系统性能评估模型,通过信息与火力分析平台获取电子战影响的仿真数据,对舰载导弹防空系统的信息与火力联合打击能力进行评估,初步的评估结果表明:信息和火力对打击能力的影响分别为61%和39%,信息因素比火力因素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电子战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耀平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2):24-27,54
分析和预测了电子战在七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电子战向信息战发展,“网电一体战”成为主要作战样式;电子信息对抗装备和技术发展将以综合一体化、联网化为主流发展方向;太空对抗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作战手段;提高现有电子战飞机能力与发展新型电子战飞机相结合,研制隐身电子战飞机,发展多用途电子战无人机;发展新一代反辐射导弹,提升对敌防空压制能力;新概念电子信息武器将是重点发展领域;发展新型无源探测定位技术。最后指出,电子战武器将越来越成为现代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导引头和无线电引信在防空中的电子战系统对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防空导弹导引头和无线电引信的工作特点,分析了它们面临的主要威胁,以及针对不同威胁须采取的各种电子战系统对抗策略。  相似文献   

4.
防空导弹体系电子战环境动态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论述了防空导弹体系电子战环境模型的建立和动态仿真演示的实施。建立的体系电子战环境模型有总体集合模型 ,干扰环境矩阵 ,干扰信号技术参量表征模型 ,有源干扰平台运动模型等一整套系列组合的数学模型 ,实现了对多事件集合的复杂的电子战环境的动态、定量的描述 ;同时论述了电子战环境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组成 ,简要介绍了仿真系统软件说明 ,仿真程序流程 ,仿真软件界面及动画仿真软件设计 ;最后给出了电子战环境仿真动态演示结果。为导弹武器系统的电子攻防对抗仿真和防空导弹体系综合电子攻防对抗仿真演示系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输入模块 ,也是后续防空导弹体系电子攻防对抗仿真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电子战无人机发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电子战无人机可以应用于电子干扰、对敌防空压制、ESM和信号情报等各个方面,将来很可能会替代有人驾驶的电子战飞机,同时赋予电子战全新的作战应用策略。简介了电子战无人机的优势,以及伊拉克战争中无人机在电子战领域的应用情况,然后分析了无人机电子战载荷的性能,最后总结了近年来世界电子战无人机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6.
雨丝 《航天》2010,(6):51-51
伊朗国防部长表示,伊朗已开始批量生产一种新型中程防空导弹,这种名为“玛萨德”的导弹,可以在低空和中空高度破坏现代化飞机。该导弹的系统拥有高动态,电子战战斗能力,并且能与其他雷达和防空系统联系,导弹的批量生产已经开始,今年将交付庞大的导弹数目给军队。  相似文献   

7.
对海湾战争进行简要回顾,论述空袭兵器、电子战、C~3I系统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根据多国部队从载机上远距离发射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雷达导弹及精确制导武器的情况,提出应装备作战空域配套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重视远程空空拦截导弹的作用.根据伊拉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失效的原因,提出应重视发展有效的C~3I系统.提出防空导弹应具有拦截战术地地导弹及飞航导弹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航天电子对抗》2010,(2):61-61
据报道,俄罗斯已经决定在莫斯科周围部署首批S-400防空导弹综合系统。S-400与S-300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于美国现有以及未来的电子战系统具有更强的抗干扰(电子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地空导弹同空袭飞机的斗争已经历了数十年,这种斗争的结果促进了双方性能的不断提高。电子战是这种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以往的电子战也促进了双方的不断提高。至今为止,空袭方对防空导弹的电子威胁依然存在,而且愈益严重,其主要表现如下:1、隐身飞机的迅猛发展大大压缩了防空导弹的杀伤区空域。继F 117 隐身轰炸机之后,美国又在发展F 22之类的隐身战斗机,而且美国在 2020 年之后服役的战机将全部是隐身的,仅仅其隐身程度不同而已。2、拖曳式干扰机(例如AN/ALE 50类)的发展使射频制导的防空导弹无法准确射击母机,而只能打掉几个极为…  相似文献   

10.
现代电子战的发展,使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面临严重的威胁。实战证明在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中,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杀伤概率明显降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千方百计设法提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本文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探讨多种提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干扰能力的途径,强化提高抗干扰能力在武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高健  马琳 《空中交通管理》2006,(12):27-28,36
民航空管地空通信(ATC ground-to-air communications)主要通过甚高频通信与航空器建立话音联系,而携带话音的空间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依靠天馈系统来实现的。因此,天馈系统对于VHF通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天馈系统的选择不好,或者参数设置不当,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VHF通信信号的质量。尤其在是信道多、业务繁忙的大型枢纽机场,天线选择及参数设置是否合适,对VHF通信系统的话音质量、覆盖效果有很大影响。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一些有关共用系统天线的基本知识,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历,浅谈天线的安装和日常维护。  相似文献   

12.
为了从测量信号中恢复出原始的物理信息 ,需要设计动态测量系统的逆系统 ,以使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但对于非最小相位测量系统 ,简单的逆变换会引起系统不稳定 ,零相位误差算法的引入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文中以温度测量为例 ,对其进行反演 ,仿真表明结果真实可靠 ,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误差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军  张建军  王岗 《宇航学报》2018,39(9):977-985
围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伪距测量误差,全面分析系统的测量原理,提出系统误差指标体系的构建流程,构建基于误差层次分解方法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量误差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1个系统层指标、3个准则层指标、11个要素层指标和36个基础指标等51个指标组成。同时,结合实例,从卫星下行链路的绝对时延的测试需求,引出了绝对时延的测试问题,定义星载导航任务处理单元对外1PPS信号的输出口作为卫星的时间零点,给出需要测试的绝对时延的路径组成。根据目前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每一部分的测试误差,求出整个绝对时延的测量误差精度。  相似文献   

14.
精确打击是未来武器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对精确打击武器的概念、内涵及分类进行了界定;其次结合制导武器系统的特点,以中远程精确打击为背景,给出了一般意义下精确打击系统体系构成及功能划分;最后结合对海打击的具体特点,梳理给出了对海精确打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在国家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的内涵,以及高校建立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的必要性,并对高校如何落实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运载火箭控制系统和测发控系统的特点,简要介绍了当前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诊断方法在航天领域应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测发控流程信息和部件互联知识的专家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我国新一代返回式对地观测卫星姿态和轨道控制系统(AOCS)的地面测试系统──一种性能价格比较高的卫星控制系统地面测试设备。整个系统自动化程度较高,实时性强,操作方便,易于及时发现问题。该系统已圆满地完成了系统试验,整星综合测试及靶场测试。  相似文献   

18.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在电源系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若铭  王均 《航天控制》2012,30(3):88-92
为了解决卫星这类复杂系统采用单一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诊断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诊断方法。选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添加动量因子和可变学习速率,并通过计算十个相同结构神经网络输出的标准差获得诊断结果的可信度。采用基于可信度的专家系统不确定性推理,给出了可信度计算方法。采用代数积与代数和模糊算子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判。成功地应用于某卫星电源系统的故障诊断中。结果表明诊断的可信度和诊断的正确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探讨了在国家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的内涵,以及高校建立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的必要性,并对高校如何落实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核查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BTT导弹的变结构解耦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童春霞  王正杰  张天桥 《宇航学报》2006,27(1):27-30,80
倾斜转弯(Bank-to-Turn,BTT)导弹由于气动外形不对称,以及存在较大的滚动速率,其各个通道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本文在变结构控制理论对外界扰动的不变性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BTT导弹的输出解耦控制律。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设计的变结构解耦控制器对于导弹这类参数快速时变,通道间耦合严重,有不确定因素的系统能够实现解耦控制,并具有动态响应快,超调小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