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尧  朱林  徐兴杰  张晓囡 《航空学报》2006,27(2):305-309
 在分析了基于范例的体系结构-数据融合树的基本概念及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树的信息融合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方法,论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C3I信息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包括数据融合树的设计、融合节点体系结构设计、处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并行处理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防空雷达网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提出了区域防空雷达网应具有的功能体系结构、类型配置体系结构及数据处理体系结构,并对雷达网数据接入、数据融合以及网内雷达实时控制与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现代空中管制多采用多雷达组网技术对飞机进行监视,以扩大监视空域的覆盖面积并提高对飞机的监视精度。本文就空管雷达网分布式数据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研究,给出四种分布式体系结构的模型,总结了能够用于分布式组网雷达体系结构的数据融合的基本方法。并展望这一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民机设计质量以及设计评估效率,提出一种以民机仿真数据可视化引擎为基础,有效融合民机CAD数模的多学科数据融合可视化方法。首先,依靠主流CAD系统对STEP国际标准协议文件格式的支持,在通用的工程仿真数据可视化引擎上搭建解析读取STEP文件的接口,读入的设计数据与相关的仿真数据共同存放在可视化平台场景树结构内,显示于统一的场景;然后,凭借计算机集群并行渲染提高交互可视化帧率,便于工程人员与民机多学科数据实时交互。平台融合了CAD/CAE数据剖切、测量、流线提取等交互可视化分析功能,支持全尺寸立体VR显示,可在多通道沉浸式显示系统开展协同评估。通过相关案例展示与分析了民机多学科数据融合效果,验证了CAD/CAE数据融合可视化平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数据融合技术的军事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战术和战略问题的复杂性化,数据融合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军事。本文主要介绍了传感器信息获取,以及军用数据融合-决策支持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6.
基于联邦卡尔曼滤波的测量船导航信息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航天测量船导航系统提供的位置、姿态及速度的精度,以满足飞行器测控的特殊要求,从信息融合的角度进行分析,针对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作进一步探讨,提出了基于信息融合技术的组合导航方案,构造了INS/CNS/GPS/DVL组合导航系统滤波体系结构,构建了误差模型,阐述了融合算法。仿真及实测数据证明,设计的联邦滤波器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冗余信息,提高导航的数据精度。  相似文献   

7.
智能化多传感器管理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机载多传感器管理需求,提出了基于机载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智能化多传感器管理系统体系结构,并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系统设计原则和方法。采用商用货价产品技术(COTS)构建原型仿真平台,对提出的多传感器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进行原型仿真,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空管多雷达数据融合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空管多采用多雷达联网技术对飞机进行监视,以扩大监视空域的覆盖面积并提高对飞机的监视精度。本文设计了一套分布式空管多雷达数据融合系统的体系结构,对数据融合流程中的各关键步骤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结合工程实际和具体的开发环境,对系统的工程实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包括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划分,以及各模块的内部流程结构和相互关系,最后给出了系统实现的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9.
数据融合技术在空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动力数据通常通过风洞试验、数值计算和飞行试验三种途径获得,三者各有优缺点,为了得到更加完善准确的气动数据,可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深加工和利用。针对数据融合技术在空气动力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和探索,首先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在空气动力学中的应用背景、发展现状及数据融合的基本思想,此后综合提出了建立气动数据融合准则的基本思路和两种具有应用价值的融合算法:基于不确定度的数据融合方法和基于气动力建模的数据融合方法,并给出了部分研究应用结果。最后,文章对气动数据融合技术在气动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研究发现,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后,可以进一步提高气动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但由于气动数据融合工作不仅需要进行算法研究,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的大量经验,融合结果包含较多的人为因素,因此具体采用何种融合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民用飞机会在飞行各阶段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的利用及处理将提升飞机运营的经济性、安全性与舒适性。为了适应未来互联飞机对海量数据交换与传输的迫切需求,满足民用飞机对无线通信服务质量(QoS)的要求,有必要充分利用并合理分配多种现有和未来的空天地无线通信链路资源。分析了互联飞机的概念、生态系统及其对空天地网络的网络需求,研究了地面异构移动互联网采用的紧耦合和松耦合两种融合方法,采用了网络体系融合、IP网络和非IP网络融合及终端融合等多种融合手段,提出了适应于多种通信链路与网络体系特点的一体化空天地无线通信链路的融合架构,并对网络协议栈、网络安全以及集成验证提出了初步考虑。  相似文献   

11.
决策融合功能与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决策融合系统的概念、功能范围,并详细探讨了决策融合结构模型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讨了面向复杂体系化作战的信息融合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心航迹关联的融合架构,设计了面 向多源异构数据的信息融合处理方法。经过多机飞行场景下的数据仿真测试,能够有效解决多源传感器多目标 环境下目标关联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据库技术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据库技术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论文以数据库对融合算法的支持为目标,以数据库模型和数据融合数据库的全面设计为基础,在全面考虑面向特征的数据表征形式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数据库设计的基本理论,讨论了融合算法对数据库的需求和数据库设计,设计了辐射源识别的知识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INS/GPS/SAR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represents the trend of next generation navigation systems with the high performance of independence, high precision and reliability.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methodology for INS/GPS/SAR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s. This methodology combines local decentralized fusion with global optimal fusion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s. A decentralized estimation fusion method is established for individual integrations of GPS and SAR into INS to obtain the local optimal state estimations in a parallel manner. A global optimal estimation fusion theory is studied to fuse the local optimal estimations for generating the global optimal state estimation of INS/GPS/SAR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s. The global data fusion features a method of variance upper finiteness and a method of variance upper bound to ensure that the global optimal state estimation can be achieved under a general condi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NS/GPS/SAR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s achiev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have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INS/GPS integrated systems.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定位安全和定位准确性要求的提升,仅仅依赖卫星导航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个性化定位需求,在此背景下,通信导航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移动通信网络具有覆盖广、用户数量大和安全保密性好等优点,将通信系统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效补充,可以有效提升导航系统的性能。导航通信融合技术已经成为导航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技术热点,但目前缺乏清晰的导通融合架构和导通融合方式。从导通融合的技术层面进行划分,提出了波形融合、信息融合、硬件融合三种导通融合方式,分析了通信系统的辅助信息对导航系统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的影响,以及两种典型的导通融合系统的优缺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补充了导航通信融合技术的基础理论,对导通融合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定位安全和定位准确性要求的提升,仅仅依赖卫星导航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用户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个性化定位需求,在此背景下,通信导航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移动通信网络具有覆盖广、用户数量大和安全保密性好等优点,将通信系统作为卫星导航系统的有效补充,可以有效提升导航系统的性能。导航通信融合技术已经成为导航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技术热点,但目前缺乏清晰的导通融合架构和导通融合方式。从导通融合的技术层面进行划分,提出了波形融合、信息融合、硬件融合三种导通融合方式,分析了通信系统的辅助信息对导航系统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的影响,以及两种典型的导通融合系统的优缺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补充了导航通信融合技术的基础理论,对导通融合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传感器融合目标跟踪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分析了基于成象和雷达两种传感器对目标状态的测量模型及其融合模型。针对两种传感器之间测量信息的不同步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法的不同步信息之间的时间配准和融合方法,并设计了跟踪滤波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