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代前期的统一,具有深远的意义:奠定了我国的版图,安定了北部疆域,减低了田赋、增加了人口,沟通了与中亚的交流,发展了农牧业生产,加强了民族融合与经济交往,推动了学术进步。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上,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现有带宽分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业务等级的自适应带宽分配机制。首先描述了带宽分配方案,给出了系统模型并进行了数学分析。然后通过仿真实验讨论了该方案的性能和可行性。接着对原有的带宽分配机制作了进一步修改并进行了评价。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复合材料帽形加筋结构的参数化有限元模型,给出了两种进行层板结合处的模拟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到了模型的屈曲载荷并总结了加筋结构几何参数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模型的收敛性分析,对比了模型网格密度对于计算结果的影响,找到最佳的网格密度,提高了模型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实际的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结构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精度ENO格式在喷管流动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分析了ENO格式的特点,并应用于Euler方程和全NS方程的迁移项和压力项,模拟了各种喷管流动。首先计算了JPL喷管流动,取得了和实验一致的结果,分析了喷管内产生弱激波的原因;其次计算了非定常二维喷管流动,给出了相应的计算结果,并分析了壁面附近流场的拓扑结构;最后计算了摆动喷管的流动及推力矢量计算,取得了推力随摆角变化的规律,和实验结果表明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武装直升机空战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首先建立了简化的武装直升机空战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阐明了模型简化的具体方法;其次给出了直升机空战的结构图,并分析了空战的基本原理,同时简述了空战机动策略的选取原则,描述了直升机空战的基本特征;最后系统地说明了直升机空战中的航路规划技术,并提出了未来旋翼机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对3.4377铝合金材料典型零件的成形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拉深成形原理,介绍了零件的特点,对零件成形时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所选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了该零件拉深成形的工艺参数计算和选择,确定了零件成形的模具结构以及拉深成形次数和每次拉深成形的深度,进行了工艺试验,确定了合适的成形过程参数,并对成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以后该类材料的拉深成形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Bigmee 《北方航空》2004,(5):38-41
马龙·白兰度病死在了医院里,好莱坞哭泣了,地球上的一些人失去了一位偶像,另一些人失去了一位老师,还有一些人失去了嫉妒的对象,剩下的人获知了一则头条新闻.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微带线不均匀区的平面格式函数分析法,应用精确的计算公式编制程序,并考虑了高次模效应,分析了边缘场效应,引入了动态有效介电常数,提高了计算精度,同时给出了提高计算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热障涂层厚度涡流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涡流检测技术,确定了热障涂层(TBCs)中各部分材料的电磁特性.根据TBCs结构特点及材料的电磁特性,建立了TBCs理论模型,进行了模拟试验,分析了影响厚度测量的影响因素.制作了不同结构的TBCs试样,进行了测量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并得到了涡流检测TBCs厚度的校准试样要求.  相似文献   

10.
触针式二维轮廓测量评定系统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触针式二维轮廓测量评定系统作了较大的改进:改进了测量方法和设备结构,提高了测量精度;设计了系统误差补偿算法,大大减小了由系统误差所造成的测量误差;提出了螺纹零件评定的新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评定结果的准确度;设计了轮廓对比功能,可将设计尺寸与被测轮廓进行整体对比,以判定被测零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一种多旋翼多功能空中机器人及其腿式壁面行走运动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希仑  俞玉树 《航空学报》2010,31(10):2075-2086
 提出了一种既可实现飞行功能又可实现壁面运动的多旋翼多功能空中机器人。设计了机器人的结构,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研究了机器人腿式壁面行走模式下腿/足与壁面接触时的机体动力学。结合多旋翼推进的机理对机器人在壁面运动模式下的步态进行了规划,基于非线性轨迹线性化控制(TLC)法设计了空中机器人在步态过程中的姿态稳定控制器。在MATLAB环境下对机器人的腿式壁面运动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了所设计的步态及其稳定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能量耗散率的低速扩压叶栅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思濛  吴云  张海灯  李应红  李军 《航空学报》2015,36(10):3249-3262
针对无化学反应和热流输入的叶栅有黏不可压流模型,推导出能量耗散率的组分分解式,根据叶栅流场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简化,得到由轴向涡量、轴向阻力和剪切力组成的能量耗散率分解式。结合总压损失,分析了耗散各组分在前缘损失、叶表损失和通道损失中的主导因素:轴向涡量项反映旋涡结构,在通道损失中占主要部分,集中在通道涡和分离面附近;轴向阻力项反映扩压和叶表边界层转折造成的流动损失,在前缘损失和叶表损失中占主要部分,集中在叶栅前部的叶表边界层和主流区;剪切力项反映轴向截面速度不均匀性,在叶栅后部的叶表损失和通道损失中占主要部分,集中在叶表、端壁边界层和分离面附近。旋涡结构和耗散各组分分布特征揭示了叶栅通道中旋涡结构与能量耗散之间的分布关系,分离区并不是主要能量耗散区,高能量耗散区主要分布在叶表边界层(叶栅前部由轴向阻力项主导,后部由剪切力项中的υ(∂Vx/∂y)2项主导)、分离面附近(受剪切力项中的υ(∂Vx/∂y)2项和轴向涡量项影响)。大攻角情况下,叶栅通道损失显著增加,正攻角促使轴向涡量项的增长点提前,负攻角则使得叶表边界层的速度剪切加剧。  相似文献   

13.
阎相桥  杜善义  王铎 《航空学报》1991,12(4):183-185
1.问题的提出 层板脱层是复合材料主要破坏模式之一;Wang等人认为基本上是断裂问题。一般均假定复合材料层板脱层开裂是基体控制的,在复合型开裂作用下的能量释放率G为各个单一型开裂作用下的能量释放率G_Ⅰ、G_Ⅱ和G_Ⅲ的代数和 G=G_Ⅰ+G_Ⅱ+G_Ⅲ (1)从下列的研究结果可看出上式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的铸造凝固冷速对原位自生10vol%(TiW)C/Fe复合材料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原位合成的10vol%(TiW)C/Fe复合材料中,(TiW)C相是唯一的第二相,均匀、弥散分布于基体中,其形态基本上呈块状,条状较少。在块状(TiW)C相中,Ti和W元素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芯部富Ti,边缘富W。当冷速较快时,形成的第二相颗粒趋于等轴状,条状共晶组织消失,有利于基体耐磨性的提高;当冷速较慢时,第二相颗粒数量多,尺寸小,且随冷速的降低在该复合材料中形成了大量的共晶组织。适当提高冷却速度,有利于获得较理想的复合材料显微组织。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应用于空战数值仿真的战斗机曲线跟踪的数学模型。首先介绍了机动平面与瞄准平面的概念.给出了它们相重合的条件。导出了战斗机以调整速度进行曲线跟踪时的需用过载,及以最大转弯角速度进行曲线跟踪时的需用过载。根据导引运动学原理,讨论了战斗机为实现武器发射应进行的机动飞行。利用该模型对空战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RBF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是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但RBF神经网络用于故障诊断需要大量的隐含层节点,隐含层节点越多其训练时间越长。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BF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通过仿真实例,可以看出隐含层的节点大大减少,训练时间缩短,该方法用于雷达故障诊断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民航学院1993年中老年教职工健康普查中所发现的高脂血症患者情况进行了总结。统计结果表明,35岁以上教职工587人中高脂血症患病率为27.0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0.06%,女性患病率为14.08%,男性高于女性。普查中还发现患高血压病的职工同时合并高脂血症者占高血压组的37.71%,而无高血压的教工患高脂血症者占无高血压组的25.56%,两者有明显差异,并随着受检人年龄组的增高,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有所增高。  相似文献   

18.
利用平面等效方法,将轴对称币状裂纹问题转化平面裂纹问题,由此给出复合材料内币状Ⅰ型裂纹的桥联积分控制方程。对权函数法应用于求解币状裂纹问题的可行性提出质疑,并给出修正的建议。然后对币状Ⅰ型裂纹桥联问题给予了断裂力学分析。利用一种新的分段插值方法求解了桥联积分控制方程。针对该积分程提出了一种近似分析解法,其结果与数值结果符合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词语,由它所构建的同义语义场中还有这样几个词:班主任、老师等,它们共同构成"教师"的下一级语义场。"辅导员"的出现,是社会分工细化的结果,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等工作,他区别于专门从事教学活动的老师。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我们更进一步地认为"辅导员"这一角色的存在不但合理,而且具有很高的价值。为此我们将探讨辅导员的价值构建以及如何实现辅导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电长度的概念出发,主要介绍了使用网络分析仪来实现电长度测量的三种方法,分别是频域电延迟法、时域反射法和时域传输法;针对三种不同方法分别做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