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J7L飞机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启  李树有  张培田  吴菊英 《飞行力学》2001,19(4):58-61,66
介绍了J7L飞机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的目的,简要说明了大迎角/尾旋试飞前的预先研究工作,并结合具体的试飞结果曲线对J7L飞机失速/尾旋特性及改出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常规布局飞机的大迎角/失速/尾旋试飞,为新机试飞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飞行试验是新机研制的最后一个大阶段。飞行试验是飞机从研制阶段的“静”跃升到“动”的转折点,是新机理论设计的具体实践,是确定新机研制成功与否并决定其发展的关键,是集飞机设计、制造和使用三者矛盾的大交叉、大暴露和大解决。通过飞行试验,将提供新机试飞数据和操作使用经验。这些大量的试飞信息对提高和改进新机的研制质量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Y12—Ⅱ型飞机结冰对其飞行特性影响的试飞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于庆芳 《飞行力学》1995,13(2):63-70
以Y12-Ⅱ型飞机防冰系统适航验证试飞为例,就确定飞机结冰部位与防护方法,结冰对飞机飞行性能和操稳特性的影响,带冰着陆的可能性及其安全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通过飞行试验,初步检查出飞机结冰造成飞机飞行性能的损失和稳特性的降低。仅在新机研制中,为防冰系统适航性验证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Ty—154M变稳飞机空中飞行模拟试验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亭 《飞行力学》1997,15(3):73-79
依据Ty-154M变换飞机的特点,主要进行了不同操纵器、不同控制律和不同显示画面的飞行试验研究。特别是通过中央杆和侧杆、电传系统不同控制律飞行品质特性之间。两种控制方案及不同显示方式的比较,不仅掌握了这方面的试飞试验和评定技术,还亲身体验到变稳飞机在发展仿真技术,新机预研及提高试飞技术和评定技术等方面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机载成品在飞机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机载新成品(以下简称新成品)给新机赋予生命和新的活力。老成品由于经过设计定型和使用,参与新机试飞一般不会发生多大问题。而新成品在试飞中暴露的问题较多,对新机的设计定型有重要的作用。某新机新成品占机载成品的45%,新成品中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保飞机在起飞后就出现飞机故障或紧急事件的情况下,能具有快速返场着陆能力,并尽可能降低应急着陆对飞机和飞机维护的影响,大型民用飞机通常需要安装应急放油系统,以实现快速空中放油。通过研究对大型民用飞机应急放油系统适航条款的要求,总结了民用飞机应急放油系统适航要求的立法背景,以及适航条款要求的演变历史和原因,并分析了具体的适航要求及相应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对民用飞机应急放油系统适航验证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进 《国际航空》2011,(2):70-72
国际航空:飞行试验是新型飞机研发的一部分,但它到底包含哪些工作,很多人并不是很清楚.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飞行试验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周自全:实际上,飞行试验贯彻于新机研制的全过程.现代新机的试飞过程很复杂,试飞周期很长,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总体试飞方案的制订会在飞机研制的初、中期进行,以便及早启动和安排试飞工作....  相似文献   

8.
从飞机总体角度规划试飞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飞机设计技术难度的加大, 对新机进行飞行试验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也日益提高, 试飞工作涉及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如何从飞机设计的总体角度出发, 对飞行试验的各项工作进行规划, 用以影响设计, 提前安排相关工作, 是本文研究的主题。本文将试飞纳入到型号研制的全局中, 从试飞内容、测试改装、试飞样机数量及状态、关键试飞技术、试飞保障、试飞支持等10个方面提出试飞规划内容。  相似文献   

9.
军用运输机空中应急离机试飞验证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庆元 《飞行试验》2004,20(1):25-29
从技术上探讨了军用运输机空中应急离机试飞验证方面的有关问题。首先简要叙述了当前运输类飞机乘员逃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某型机应急离机系统试飞验证的必要性和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并简要介绍了俄罗斯飞行试验研究院有关民机试飞应急离机安全要求。最后着重对某型机应急离机系统试飞验证的方法、技术难点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在地面应急放油时发生的停车故障,对该型发动机应急放油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采用5 kHz的采样频率采集数据,进行大量的发动机台架试车和装机试车,通过微观分析,找出该型发动机停车故障的1种特殊原因.在精确分析的基础上,对应急放油系统采取改进设计,并通过试验进行了设计改进后的试车和试飞验证,在应急放油附件管接头通往加力泵接通活门管接头的内部增加φ=1.0 mm的节流嘴,使应急放油接通时主燃油喷嘴前、后压差最低值提高200~700 kPa,并且增加节流嘴后对发动机其他功能和性能无影响,从而可靠地解决了原有应急放油系统的缺陷,有效排除了某型航空发动机在地面应急放油时发生的停车故障.  相似文献   

11.
李树有 《飞行力学》1995,13(3):9-17
概要介绍了现代飞机失速/尾旋研究的途径,失速/过失速/尾旋试飞验证的目的,试验方法和测试要求,较详细地介绍了现代飞机失速/过失速/尾旋试飞验证的程序和步骤,对装有迎角限制器飞机特殊要求,应急改出尾旋装置的安装使用以及与安全有关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与传统飞机维修有所不同,试飞维修保障不仅要保障新机装备的安全性,还要通过对新机装备、系统、机载设备和保障设备设施等进行评估和鉴定,提出早期使用建议并促进其设计改进。经过50多年的发展,试飞院在试飞维修保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保障能力和保障技术得到了极大地提升,现已具备了我国所有新研型号和老龄飞机的保障能力,实现了试飞保障的全机型覆盖。  相似文献   

13.
飞机试飞阶段是飞机研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飞机生产过程中最后的验证检查阶段,试飞安全工作是保障生产任务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影响试飞安全的因素是复杂且多方面的,本文对保障军用飞机的试飞安全工作进行了探讨,综合性地分析了影响飞行安全的要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机械操纵系统的飞机相对电传控制飞机不具备飞行包线保护功能,驾驶员可能在误操作情况下使飞机进入失速状态,特别是新机研制试飞和失速飞行试验。失速自动改出装置通过控制反驱作动器带动操纵系统,抑制驾驶员将飞机操作进入失速,并在飞机进入失速后帮助驾驶员改出失速。模糊控制理论具备常规控制理论所不具备的很多优势,可以使控制律更简单、直观和有效,用于失速改出控制将使系统更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周自全 《国际航空》2010,(11):75-77
飞行试验是在真实飞行条件下进行的科学研究和产品试验。现代飞机的飞行试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具有探索性强、风险性大、集成度高等诸多的技术难点,而试飞行业本身也发展为集科学探索、应用研究、工程发展、产品鉴定和使用效能评定于一体,支撑航空工业发展的综合性行业。试飞既是探索航空新概念、新理论,突破关键技术,验证关键系统的重要手段,也是为新机投产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验证过程和为新机投入使用摸索经验的必经途径。这一环节贯穿于航空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先期技术发展、型号工程研制和用户使用验证的全过程。为了让行业内外的人士进一步深入理解试飞的概念和作用,了解试飞技术的发展和试飞员队伍的培养过程,以及我国试飞人为航空工业发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本刊将从本期起连续介绍飞行试验的方方面面,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飞机的失速试飞,指出其目的是确定飞机的失速速度,掌握飞机的失速特性,验证飞机的失速警告,描述了实施失速试飞需要做的工作,讨论了失速试飞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研制飞机、特别是单发的民用飞机,就会遇到尾旋试飞问题,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标准和规范对尾旋的要求,尾旋的分类和机理,尾旋试飞的技术准备和试飞,最后对尾旋和尾旋试飞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袁东 《飞行力学》1996,14(2):24-29
介绍了1994年在俄罗斯格罗莫夫飞行研究(FRI)的Ty-154M空中飞行模拟器上进行的现代电传操纵飞机试飞演示的情况,其中包括试飞文件编写,飞行前训练,飞行试验,驾驶员评定,数据处理和编写技术报告等内容,对现代电传操纵飞机驾驶员手操纵器试飞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获得了一些实践经验,可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适应高增益,全权限数字电传操纵系统飞行试验的需要,利用已研制成功的多台地面飞行模拟器和BW-1纵向,IFSTA三自由度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模型自由飞研究以及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机载数据采集记录和地面实时监控系统等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了电传飞机的飞行品质和飞控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包括试飞输入设计,电传飞机飞行品质,电传飞控系统稳定裕度等。最后,提出了对下一代飞机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方面需要研究的试飞  相似文献   

20.
民机试飞是飞机从设计生产到交付客户的验证环节,是型号研制成功的关键步骤。民机试飞具有以下特点:为了验证飞机性能而进行各类风险科目试飞,除此之外,还需进行日常维修保养工作。这决定了民机试飞中容易产生突发性事件,需要建立有效的民机试飞应急管理体系。从介绍民机试飞基本特征的角度出发,对生产应急管理体系和试飞应急管理体系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对整个民机试飞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优先级进行评价,为今后的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