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民航工作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二十字方针,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努力实现民航运输生产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提高民航航班正常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代表着民航全行业整体工作的水平。要实事求是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分析研究民航工作情况,找出薄弱环节,探索提高民航航班正常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经国家批准,民航总局自1994年1月1日起,按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航线运输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以下简称基础建设基金)。这是国家为尽快改变我国航空运输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状况,尤其是制约民航发展的“瓶颈”设施,如民航航路、空中交通管制等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从民航整体利益方面看,该决定的实施,的确是依靠国家政策、彻底改变民航基础设施落后的一项长期有利的重大措施。但是,在基础建设基金的使用办法上,存在着很多缺点,如不改进,势必改变设立此项专用基金的初衷,影响民航基础设施的根本改观。现结合民航行业的发展趋势,拟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用航空》2005,(1):23-23
2004年对新疆民航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4月16日,原民航乌鲁木齐管理局一分为三,真正实现了新疆民航管理局、机场和空管的改革分立;就在这一天,民航新疆空管局正式挂牌成立,为民航空管体制改革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2004年12月31日,是新疆民航保证运输飞行安全50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是新疆民航人的骄傲,必将在新疆民航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空中交通管理是民航飞行安全三大支柱行业之一,民航新疆空管局在2004年经历了航空市场"井喷"的冲击,承受了百事待举、内外变革的压力,挑起了保障空管安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用航空》2013,(6):19-20
民航科技产业在一国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建立民航科技的集成和创新平台,规划建设国家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前言:航行情报作为民航安全保障重要专业,以其特有的专业性、基础性、有效性和保密性,从其专业发展之初就发挥着其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建设和谐民航这一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的今天,航行情报工作,面临着挑战,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航行情报的第一使用单位航空公司,其航行情报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是对航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对内的发布,直接保障飞行的安全、效益和顺畅,在航空公司运行中,其一疏一漏、一张一弛直接关系着情报资料使用的有效性,轻则影响航班的正常运行,重则为民用航空带来安全隐患,对建设和谐民航、航空公司和谐运行带来不和谐的音符。  相似文献   

6.
清风徐徐,吹拂着蓝天和大地,亲吻着青丝和白发,撩拨着人们的无限情思和怀念。细雨绵绵,滋润着蒙市的夜晚和白昼,滋润着人们的追思和憧憬。今日不寻常,今年不寻常。今日全世界民航界的朋友从四百八方会聚在素有“民航之都”之称的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国际民航组织三年一度的第35届大会,共商国际民航的大事。今年12月7日是国际民航组织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在国际民航发展史上却是波澜壮阔,风雷激荡,成就辉煌的60年。在国际民航组织诞生以来的60年中,各国政府以及航空界的仁人志士,专家学者和广大的航空事业的从业人员和爱好者在国际民航组织的旗帜下积极进取,不懈努力,开拓创新,前赴后继,为民航事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使民航在加快各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促进交流,增进友谊,造福人类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国际民航组织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极大信任,并使其成为在国际民航界享有崇高威望和权威的国际组织。  相似文献   

7.
王怡雯 《航空港》2013,(9):22-23
<正>我今天穿的这身制服是母亲用她的病手为我熨烫的,而这身制服泛黄的衣领,清洗过污迹的前襟,磨旧的裤管,还有那磨亮的钮扣浸润了我在民航9年的汗水和泪水,凝结了我在民航9年的责任与担当,见证了我在民航9年——一个民航人编织的梦想。我18岁开始工作,清楚地记得工作的第一天制服的第一粒钮扣就掉了。我手中拿着这一颗掉落的钮扣,哭着对师傅说,"这工作好累啊,一天到晚推着轮椅走来走去,走了都将近14个小时了,你看,连钮扣  相似文献   

8.
民航系统公务员队伍是一支特殊的人才群体,是民航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民航政府行为的人格化代表,民航系统公务员的素质、能力、价值、态度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民航政府的行为效果,公务员的能力决定着政府的管理能力,是民航政府管理中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1994年,在民航总局运输司的指导下,中国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联合全国民航团委,在全国民航系统举办了“十万旅客话民航”活动。这是通过向搭乘民航班机旅客发放《旅客评价意见卡》(以下简称《意见卡》),并请旅客对民航运输服务质量进行的一种直接评价。过去民航部门对运输服务质量的监督检查,多发挥政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民航的亮点很多,但市场化是这一年来最显著的特点,即使几十年之后,将2004年称为中国民航市场化元年也不为过。 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民航管理体制基本建立 标志性事件:民航政企分开的体制改革基本完成 民航体制改革的历程是不断解除民航发展的体制羁绊的过程,是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民航的持续高速发展已经证明并且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航事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但在参与国际竞争时,仍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与我们落后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建设具有我国民航特色的管理文化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西方管理思想及我国民航管理思想的发展,认为我国民航企业管理文化的建设目标应是将企业塑造成学习型的组织,并根据“圣吉模型”,阐述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客座率是伴随着民航企业化的 过程逐渐显示其重要意义的 一项指标。随着企业化的进程,民航企业的经营目标定位在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下追求效益最大化,要有效益必须有客源,客源有多少、与民航企业可提供运力的关系如何?这就少不了客座率指标。尤其是在民航业竞争加剧、某些企业运力相对过剩的今天,如何将运力资源有效配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航班的载运能力,使得客座率指标在航线规划、航班配置、营销策略等诸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航空公司一个航班、一条航线乃至整个企业运营水平的高低。 现…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21日,民航总局下发了《民航总局关于深化民航改革的指导意见(》民航发[2006]51号),意见专门指出要建立行业诚信机制。这是民航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后,民航总局在促进民航行业发展方面的又一新的举措,此举措必将对民航行业的发展起到里程碑式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民航行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早春的两个日子 将在中国民航的历史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是1月23日,这一天,国务院121次总理办公会议正式通过了经修改和完善后的民航重组方案,民航改革主旋律的乐谱由此最终敲定;二是2月5日,民航总局局长刘剑锋在全国民航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5.
人类已迈入21世纪,全球开始迎来一个服务经济的全新时代。伴随着服务经济的惊涛拍岸,我国民航进入了一个超优势竞争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服务质量上新台阶、服务品牌更新换代、服务员工新老交替、服务竞争日趋激烈战略形势。在民航企业集团中运用全新竞争方法、构筑全新发展优势,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民航发展的战略需要,同时又是对几十年来一直在国家指令性计划下运行的我国民航企业的一次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世纪初,我国民航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为配合2002年用户评价民航服务质量活动的深入进行,并在更宽视角和更高层次上征求熟悉民航情况、关心民航发展的专家的意见,我们设计制作了《2002年民航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专家咨询调查表》,欢迎有关专家和人员积极参加这一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航自1995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安全成绩,但是我国民航安全的基础仍然薄弱,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除了技术、设施落后以外,规章制度不健全,规范化意识淡漠,管理粗放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艰巨的任务,1995年初民航总局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安全关口前移”,“标本兼治”的战略部署,“前移”意味着要在预防关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治本”意味着要逐步完成我国民航安全的建设工程,从根本上铲除事故萌发的土壤。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初,我国民航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为配合2002年用户评价民航服务质量活动的深入进行,并在更宽视角和更高层次上征求熟悉民航情况、关心民航发展的专家的意见,我们设计制作了《2002年民航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专家咨询调查表》,欢迎有关专家和人员积极参加这一活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初,我国民航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为配合2002年用户评价民航服务质量活动的深入进行,并在更宽视角和更高层次上征求熟悉民航情况、关心民航发展的专家的意见,我们设计制作了《2002年民航发展热点难点问题专家咨询调查表》,欢迎有关专家和人员积极参加这一活  相似文献   

20.
张进 《国际航空》2010,(2):21-23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业的发达程度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中国应该如何实现民航强国这一蓝图?中国民航局李家祥局长在2010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发表的主题报告对建设民航强国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