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卫星微振动及控制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光  周徐斌 《航空学报》2015,36(8):2609-2619
高分辨率是卫星发展的重要方向,而制约卫星有效载荷分辨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卫星微振动。因此,近年来卫星微振动及其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微振动的来源和特点出发,按照微振动传递路径上的控制方式,对国内外微振动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微振动控制技术在卫星微振动领域的应用,并按照微振动控制的方式,介绍了微振动被动控制、微振动主动控制以及大挠性部件微振动控制方法。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对微振动控制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刚度、阻尼及多自由度耦合性问题进行了说明。同时,简单介绍了工程上常用的其他微振动控制方法。最后,对微振动控制的发展作了简短评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某涡喷发动机振动故障原因分析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涡喷发动机振动故障,从振动产生机理出发,分析了发动机产生振动的原因,提出了排除振动的方法及预防措施,介绍了检查排除发动机振动的一般方法,并在降低发动机振动故障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振动传感器支座对整机振动测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振动传感器支座的谐振频率、振型和幅频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振动传感器支座结构差异对整机振动测试的影响,提出了整机振动测试精度较高的振动传感器支座结构方案,并在某型核心机试验的振动测试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振动故障是航空发动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故障,对发动机进行转子平衡是降低发动机振动的重要措施。目前先进的飞机可以利用机载设备和航线飞行记录的振动数据进行低压转子振动配平方案计算,而发动机振动因子是机载设备计算配平方案的关键要素。发动机振动因子需通过大量的试验试飞获取数据并计算得出,介绍了振动因子的计算方法、振动因子的形式,对获取振动因子计算数据的试验试飞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振动因子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黑鹰"直升机飞行振动水平测试的目的、直升机状态和飞行状态,给出了"黑鹰"直升机振动水平测试的部分实测结果,对"黑鹰"直升机的振动水平进行了分析;对照ADS-27的要求,计算了振动影响指数、1次/转的振动、操纵机构(驾驶员和武器系统操纵员)的振动水平和仪表板的振动水平.进行了"黑鹰"直升机振动水平的ADS-27符合性分析,得出了分析结论.测试和分析的结果为先进振动规范的研究和编写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某型螺旋桨的传力结构与动力学模型,对其振动传递路径进行了分析;采用锤击方法进行了螺旋桨振动传递试验研究,得到了由螺旋桨到功率输出机匣的振动传递率,应用该振动传递率对功率输出机匣测量振动进行了修正,并将其结果用于螺旋桨叶片振动应力计算。结果表明,试验研究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7.
直升机振动响应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直升机研制阶段,预测全机振动响应是控制直升机振动水平的关键技术。本文建立了利用频响传递函数实测数据,对全机振动分析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的方法,机体的振动响应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达到了较高的精度。通过研究,探索出了一套直升机结构振动响应模型修改和分析技术,为直升机振动响应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也为深入开展直升机振动响应预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能量法的薄直齿轮自激振动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发动机中的齿轮常因振动而发生疲劳失效,分析其振动成因是必要且急需的.基于能量法,对薄直齿轮的自激振动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可用于预测薄直齿轮发生横向自激振动的理论方法,推导了自激力和阻尼力对齿轮振动做功的表达式,通过分析系统能量的变化,理论上确认了薄直齿轮发生自激振动的可能性,并给出了发生自激振动时的条件及载荷.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重合度、节径数和阻尼比对齿轮自激振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动齿轮后行波和主动齿轮前行波在阻尼不足时会发生自激振动而失稳,在相同条件下,低节径振型更容易发生自激振动.   相似文献   

9.
钛合金振动攻丝刀具破损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振动攻丝的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找出了钛合金振动攻丝刀具破损失效时的力学特征,并建立了钛合金振动攻丝的振动控制、破损监测和报警停机的自动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针对S76C++飞机振动系统出现的长期无法解决的疑难故障,对飞机振动监控系统采集的振动数据进行了分析,提出频谱分析和多点振动值测量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实践中,成功排除了飞机振动故障。  相似文献   

11.
环境压力大偏差条件下拉瓦尔喷管发动机高空推力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析了拉瓦尔喷管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的特殊性,提出了大模拟偏差条件下确定和修正拉瓦尔喷管发动机推力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推力不确定度优于1.0%的条件下,拉瓦尔喷管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的模拟偏差容限约为14%。当设备能力限制或其他特殊原因而采用环境压力大模拟偏差技术时,可以采用本研究的推力系数确定方法确定发动机的推力。   相似文献   

12.
马前容  周杰  仇钎  李康 《推进技术》2021,42(3):481-487
堵塞技术是降低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成本和解决设备抽气能力不足的可行手段。在不同喷管排气环境压力条件下,某型带拉瓦尔喷管涡扇发动机完成了四组堵塞对推力影响的试验,发动机总推力试验值最大差异为6.2%。为揭示试验推力差异产生的原因,提高堵塞条件下发动机高空试验推力评估的准确性,开展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一维仿真计算,提出了主要影响量估算方法。结果表明:推力差异主要与发动机转速、结果修正方法和喷管扩张段流场特性有关;按文中提出的主要影响量估算方法计算了这些因素对推力的影响量,扣除影响量后总推力的最大差异降至0.8%;相同转速下,总推力相似换算值随喷管排气压力的升高呈增大趋势,最大差异达到3.3%。  相似文献   

13.
民机涡扇发动机重吸入特性风洞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机在滑跑减速阶段一般会使用发动机的反向推力来提高其减速性能和滑跑安全性,当滑跑速度较低时使用该装置,从发动机排出的向前方喷射的气流存在被发动机重新吸入的可能,该喷流受发动机风扇的压缩做功,喷流的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如果此气流被发动机重新吸入,将会导致发动机进气气流的温度畸变,而该畸变将会引起发动机风扇叶片的颤振,影响发动机的寿命和安全性。故对于一个使用涡扇发动机的新型飞机,有必要通过风洞试验来得到其在各工况下的重吸入特性,并且根据其重吸入特性,设定截止使用反推力的滑跑速度。本文主要论述通过风洞试验获得发动机重吸入特性,并且确定反推力使用截止滑跑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获取带有闭式布雷顿循环的预冷发动机的飞行包线及性能,同时为提高发动机工程实现可行性,本文基于带有闭式布雷顿循环的预冷发动机基础循环及现有部件技术水平,构建了一种适度预冷发动机方案。对该方案下发动机沿着SABRE3飞行轨迹下的性能和部件匹配规律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发动机的高度、速度、调节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了该方案下发动机的飞行包线及整个包线内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适度预冷方案与SABRE3方案相比,核心机的比冲基本相当,但单位推力有所降低,工程可实现性提高;通过分别控制氦循环最低、最高温度为目标值,可保证发动机各部件在马赫数0~5的整个飞行过程中均处于稳定工作区间内,发动机比冲在1359 s~2099 s之间,地面点单位推力最大,达到1.9 kN/(kg/s);特性研究发现发动机推力与比冲在高度0~15 km、马赫数1~3之间最高,而单位推力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包线的左侧低马赫数区,随马赫数的增加逐渐降低;发动机对氦压气机前温度的调节十分敏感,而对氦涡轮前温度的调节敏感性较低。综合研究表明,本文所给出的适度预冷方案的预冷发动机具有较好的宽域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方余 《推进技术》1993,14(3):76-80
本文通过对某单室双推力发动机推力测试技术的探讨,提出了解决单室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推力测试技术的改进方法。它对其它发动机也是通用的。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室内台架推力测量修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解决缺少标准发动机而不能对试车台进行定期校准来确定试车台推力修正值的问题,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得到台架的发动机推力修正值;通过台架气动流场参数测试,计算出气动冲量、喷口负压和迎风阻力等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并根据验证统计数据,分析了推力修正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在高空台上测定发动机外流附中阻力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在SB101高空台上测定发动机外流附加阻力的方法。采用试验的方法,通过测定发动机在SB101高空台上的发动机外流动量阻力修正系数和舱效应影响的附加阻力修正系数,并对发动机的推力进行修正,极大地提高了发动机在SB101高空台的推力测定精度,保证了发动机推力性能评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发动机地面装机条件下的进气畸变大小,对1种全尺寸进气道与发动机地面台架开展进发联合试验研究。试验速度条件为飞机静止状态,对应飞机迎角为0°,马赫数为0。参试进气道为2元外压式超声速进气道,参试发动机为大推力双转子带加力涡轮风扇发动机。采用地面台架联合试车的方法,获得了不同进气道条件下的进发匹配特性数据,包括在发动机不同工作转速下进气道出口流场的稳态总压特性、动态畸变特性等参数,并与进气道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尺寸进气道的出口畸变随发动机空气流量增加而增大,与风洞试验结果一致,但防护网对于畸变的影响效果相反。  相似文献   

19.
某型航空发动机中介轴承外环故障振动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廖明夫  马振国  邓巍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11):2422-2426
根据某型双转子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和动力学特点,设计建造了中介轴承实验器.实验中发现中介轴承的外环故障包络谱与内环故障和滚动体故障的包络谱相似,也受周向载荷不均匀分布和传感器相对位置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基于此,推导了中介轴承故障特征倍频公式,建立了中介轴承局部故障的理论模型,采用希尔伯特包络检波技术,对外环剥落轴承振动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中介轴承局部故障理论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某型发动机泵后供应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全尺寸的氧泵后供应系统在中、高频范围内开展了水力激振试验。试验数据表明:供应系统的谐振特性被激发起来。在试验条件下,可以清晰地辨识出泵后供应系统的前4阶谐振频率和振型。第1阶谐振频率响应幅值最高,第2阶和第3阶相当,响应幅值次之,第4阶响应幅值再次之。在外界扰动下,该发动机泵后供应系统能够较容易地达到流体谐振状态,当外界扰动频率接近其谐振频率时,供应系统沿程脉动压力出现了明显的共振波形。在不同的谐振频率下,喷前腔位置均为压力振荡的波节位置,也即为流量振荡的波腹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