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0 毫秒
1.
介绍了浮法抛光的机械结构与抛光原理,并采用这种技术在CJY500超精密研磨机上进行长方形GCr15轴承钢工件超光滑表面的工艺试验,成功获得了无加工变质层的金属纳米级超光滑表面,拓展了浮法抛光技术的应用范围,对于金属工件纳米级超光滑表面的加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英国Cranfield大学超精密加工实验室的概况、主要的研究范围及内容.重点介绍了超精密金刚石切削和磨削机床,超精密测量仪器,超精密加工和测量机床的组件以及Nanocentre超精密车床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3.
杨辉.博士,研究员,先后师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董申教授,303所的吴明根研究员、国防科技大学的李圣怡教授,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从事超精密加工枝术研究,现任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超精密加工机理,超精密基础元部件及集成技术、超精密加工工艺研完等.  相似文献   

4.
◇精密加工基于超声研磨的超精密加工………………………………(1)精密加工中非球面工件面形精度的在机测量……………(1)基于小型三坐标测量机的机械研究………………………(1)超光滑表面清洗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激光陀螺超光滑反射镜基片的光学加工和检测技术……(2)光纤连接器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3)智能材料在微机械中的应用及发展………………………(3)超精密车削表面三维微观形貌仿真及特征分析…………(4)卫星轴承钢珠精化技术研究………………………………(4)基于AFM电场诱导氧化的纳米加工…  相似文献   

5.
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杨福兴,吴明根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于1992年开始筹建,并于1995年9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目前已投入正常运转。该实验室是超精密加工专业实验室,主要任务是从事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单点金刚石车削和超精密金刚石磨削为基础的超精密加工能够经济地制造光学、机械和电子部件,或生产在微米和毫微米范围内的成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产品。辅助成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在评估超精密加工表面质量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香港建立了超精密加工中心,用各种设备和技术服务帮助当地企业对高质量超精密产品进行快速研制和试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超精密加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特点,介绍了波面激光干涉仪的测量原理及使用技巧,重点阐述了如何在超精密加工的多个环节,如工件检测、精密对刀、误差补偿中发挥波面激光干涉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超硬微结构功能表面的ELID磨削技术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超精密磨削技术在超硬微结构光学功能表面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ELID磨削技术应用于微结构加工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采用ELID对超硬微结构光学功能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可行性及面临的问题,并对微结构光学功能表面的ELID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预测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办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7月28日至7月3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共收集35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内容涉及超精密加工的最新发展、超精密加工机床、超精密加工工艺、超精密测量及超精密加工的元部件等等,这些文章反映了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会议首先由实验室吴明报研究员作《发展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对策》的报告.报告中说,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投入大.运行费用昂贵.严重影响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因而提出了通过降低设备造价等技术措施和集中应…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微结构功能表面加工中的问题,以同轴调制锯齿波微结构的金刚石超精密加工为例阐述了其加工原理,结合试验对刀具刀尖圆弧半径、被加工材料和切削液等切削条件与金刚石超精密切削加工后的微结构功能表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主轴转速和刀具进给速度等切削用量与金刚石超精密切削出的微结构功能表面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精密超精密及微细加工技术学术带头人,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近年来您所在的精密制造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所取得主要成果以及这些成果的应用情况。杨辉:实验室主要从事精密超精密加工及检测基础技术研究,专用装备及工艺研发,近年来承担了国防863及973计划项目、国防科研与预研项目及集团公司的大量科研生  相似文献   

12.
由我部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的超精密加工技术考察团一行四人。于1992年6月5日至19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巧天的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日本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近况,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技术,为超精密加工实验室筹备仪器与设备,并了解日本同类实验室的设备、仪器的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13.
《航空制造技术》2020,63(4):60-61
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11月由教育部批复立项,2007年7月通过教育部验收后被批准对国内外开放。实验室定位于先进制造领域中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面向机械制造学科前沿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发展需求,聚焦高性能零件精密制造,重点围绕精密/超精密加工理论与技术、特种加工及复合加工技术、精密测量与加工过程数字化控制技术、微系统与微制造技术等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第二届欧洲精密工程和纳米技术国际会议于2001年 5月在意大利都灵市召开,这次会议受到了国际生产工程学会和欧洲共同体的支持,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三百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发表论文225篇。在这次会议上,我国清华大学王先逵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李圣怡教授和戴一帆老师等出席,共发表 7篇文章,分别是:   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单点微切削研究 ;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和误差来源识别 ;超精密切削机床横滑板的复合振动控制 ;金刚石刀具微振动对被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分子动态仿真研究 ;中心定向工件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时的几何定位算法…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测量仪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及结果差异的工艺原因,选取K9玻璃材料分两步在某抛光机上进行浮动抛光,用依据四种不同测量原理的表面形貌测量仪测量所加工的超光滑表面,对比各仪器测量结果,得出该试件表面实际所达到的精度;分析各仪器测量原理、分辨力决定因素,区分造成测量误差的原因及它们各自对粗糙度参数的影响,得到该超精密加工条件下,玻璃工件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选择原则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三O三所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生运行一年半来,广泛开展预先与合作项目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根据国防科工委对‘八五’已建成的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IW7年的工作安排,扭精实验室将在今年9月运行满两年时接受中期评估.超出密加工技术自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这一技术的实质就是实现现有普通精密加工手段达不到的高精度要求,在产品上加工出亚微米乃至毫微米级的尺寸精度.越精密加工在高技术领域和军用工业及民用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三O三所超构密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运行一年半来开展了大量研究,承担的预研项…  相似文献   

17.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国际水平在超精密加工领域起步最早的是美国,其次是西欧和日本。当前,美国在这个领域仍然领先。美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得到美国政府和军方的财政支持。美国国防部陆、海、空三军组成了光学零件精密加工特别委员会,统一协调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工作。目前在美国至少有30多个厂家和研究单位研制和生产各种超精密加工机床。美国通过陆、海、空三军制造技术的开发计划和能源部激光核聚变的住务等,对超精密金刚石切削机床的开发研究,投入了巨额资金和相当多的人力,实现了微英寸级(1微英寸=0.025微米)的超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使美国在航空、航天、核能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8.
非球面曲面超精密复合加工系统是具备金刚石车削、铣削和磨削功能的CNC超精密加工系统,用于平面、球面及非球面光学零件的超精密加工。加工面形精度PV=0.228μm,表面粗糙度Ra=0.0078μm。该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本领域的研究已跨入实用化、工程化的阶段,研究项目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国内首台工程实用化超精密非球面加工机床  相似文献   

19.
军工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交流会2007年7月24-26日由航空超精密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分会主办的将在“军工精密及特种加工技术交流会”苏州(暂定)举办。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现代机床在机测量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和效能,以及普通数控加工、超精密加工和复杂曲面及特殊结构工件加工3类场合在机测量系统的特点.阐述了在机测量系统核心技术——测头技术,重点讨论了各类测头的工作原理、特性、控制系统要求,以及适用场合.最后,提出了在机测量系统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