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中论述了采用突防技术提高弹道导弹突防能力的重要性,阐述了诱饵假目标突防手段的特点和在弹道导弹突防系统中的作用,对采用假目标诱饵作为突防措施的一枚进攻导弹的突防概率给出了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动态计算,文章首先对水面舰艇的反导防御体系进行建模,研究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攻防对抗过程,然后利用伴随技术建立反舰导弹突防概率的解算模型,最终实现突防概率的动态计算。采用该方法解算反舰导弹对舰空导弹的突防概率不仅能保证计算的快速性而且能体现出攻防态势、反舰导弹和舰空导弹的战技术性能对突防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攻击飞机突防技术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袭和防空是现代战争的重要对抗形式,航空武器与防空系统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双方持续不断的斗争推动了技术的发展,也使攻击飞机的突防技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地面防空火力迫使攻击飞机的突防高度由中空上升到高空,为了躲避地面预警雷达的探测和跟踪,突防高度又由高空降到了低空甚至超低空,而机载预警系统的使用对低空突防的飞机构成了最严重的威胁;在最后的几次局部战争中,隐身突防和攻击成为战争的主要特点,随着预警和防空技术的发展,攻击飞机还将不断探索新的突防方法,以适应现代战争的作战需要。  相似文献   

4.
随着导弹防御技术的快速发展,突防能力在现代导弹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提高导弹对反导系统的突防能力,提出了一种利用速燃发动机和跨大气层跳跃式弹道实现突防的导弹设计方案,阐述了该方案提高突防能力的原理及其带来的技术挑战。采用该方案改进了某二级固体导弹,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弹道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所提出的设计方案对导弹设计和改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空战飞机突防为背景,基于最优控制对高速飞行器的突防技术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高速飞行器运动模型、拦截弹运动模型和相对运动模型。为了实现突防,设计高速飞行器和拦截弹的视线角速率在某一时刻趋于无穷大,并将此作为终端约束;考虑高速飞行器控制能量最小,建立性能指标函数,基于最优控制理论设计突防制导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最优突防制导律的高速飞行器能够突破防御弹的拦截,且控制能量要小于蛇形机动和方波机动突防策略所需的控制能量。  相似文献   

6.
反舰导弹末端蛇行机动突防效果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末端蛇行机动是反舰导弹突防的一种重要手段。基于伴随技术,利用简化的导弹—突防拦截模型,得到了突防反舰导弹蛇行机动时拦截导弹的脱靶量,并分析了影响拦截导弹脱靶量的各个因素,研究结果为反舰导弹的作战使用和末端机动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先进的低空突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先进的低空突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要求、系统方案、构成及主要功能。这种先进的低空突防系统在军用飞机及民航飞机中的应用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反舰导弹末端机动对近程反导舰炮的突防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武器系统的射击误差,依据反舰导弹突防“密集阵”系统的对抗过程建立突防模型,并对比分析了速度突防和机动弹道突防的优劣,指出了反舰导弹末端机动对于提高突防概率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防空导弹防御系统中的TBM突防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毅  何念念  马清华 《飞行力学》2001,19(3):49-51,55
建立了防空导弹弹道数学模型并应用排队论理论建立了TBM突防概率模型。通过仿真计算,深入定量地探讨了TBM的进入密度、防御武器数量和火力单元拦截概率等因素对TBM突防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导弹技术与战术运用方面,针对防空导弹的防御,进一步提高TBM突防能力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机载地形数据库是低空突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讨论了机载地形数据库在低空突防中的作用、地位及其分类。并对每类数据库的数据类型、数据预处理及数据库的结构、存储介质和存取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罗建  李艳梅 《航空计算技术》2010,40(2):127-129,134
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防御技术。利用贝叶斯分类算法来计算数据包的分值特征,按照分值表对数据包进行评分并映射成危险等级。然后对危险等级进行评估,根据不同危险等级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基于该防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防御系统。通过实验分析,该系统在DoS/DDoS攻击发生时能有效区分正常流量与异常流量,从而实现对DoS/DDoS攻击进行实时防御。  相似文献   

12.
Monopulse radar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ir and missile defense systems 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nopulse technique in the late 1940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application of monopulse radars in Russian defense systems, starting with the Moscow ABM system and continuing in instrumentation and air defense radars now widely deployed in Russia and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3.
超精密加工技术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任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防武器装备系统的需求推动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本文首先从描述当今先进武器系统装备的特点出发,介绍了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思路以及近期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微机械加速度计的温度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度对加速度计的影响方面主要通过开机特性实验、线性度实验以及温度模型的建立研究了零位加速度计输出的重复性、稳定性与温度的关系、不同温度下的线性度、零位加速度计输出的温度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高温合金拉削残余应力产生的机理。分析了工件材料,拉削速度、齿升量、前角对拉削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沿拉削速度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为拉应力。最大残余应力在表面层下。  相似文献   

16.
基于粗糙集与证据理论的防空作战态势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防空作战战场态势评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粗集与证据理论综合评判的评估方法,并建立战场态势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联合防空作战过程这一是实例的分析,表明此方法对当前战场态势可给出有效的综合评价和理解,具有较高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描述了隐身技术影响下的雷达探测空域减缩,讨论了隐身技术使转发式电子干扰的欺骗性增强,分析了在无源阻抗加载和有源阻抗加载情况下的隐身目标角闪烁增大,提出了隐身技术对雷达成像制导的破坏,最后阐明了隐身技术与电子干扰相结合,以及实现阻抗加载技术将对防空雷达的威胁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8.
在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中,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已被广泛采用,而操作系统保证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则是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照国内外在高安全性、强实时系统上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本文着重讨论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中解决数据安全性的几点考虑,主要集中介绍了软件的分层防御体系、分区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分区间通讯的“虚通道”技术等,以确保综合化航电系统的信息及数据安全的机密性和完整性,达到主动防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An implementation is presented of the discrete tim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which the authors have found useful for sensor netting in a variety of tactical radar and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BMD) applications. A Potter square root version of th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is used where vector measurements are processed serially. Both the state and covariance equations are initialized by processing past measurements. The initialization technique and the filter are used in two tactical radar tracking examples.  相似文献   

20.
惯性技术已经成为国防及国民经济建设各行业中运动信息感知测量的核心技术.但是制造环节却成为制约其精度提高、性能改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黑障”,困扰着惯性技术再进步的步伐.刚刚兴起却迅猛发展的三维数字化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制造,从装备到工艺、从材料到设计的理念,对制造业形成了革命性的冲击.以惯性技术产品三维数字化增材制造为目标,详细叙述了三维数字化增材制造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其在精密惯性技术产品制造中的可能性、可行性和推动惯性技术产品制造变革的价值;并根据近几年对三维数字化增材制造的一些学习认知、实践感悟,提出了一些三维数字化增材制造在精密惯性技术产品制造中应用的粗浅看法和思路,以求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