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前,山高刀具(上海)有限公司推出6款产品.这些新产品均是为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而研制的,主要针对铣削和孔加工领域所遇到的切削难题. 适合于大槽宽铣削的 三面刃铣刀335.25 山高推出了新一代适用于大槽宽铣削的三面刃铣刀335.25.这款铣刀可完善和补充山高三面刃铣削刀具系列,使其适合于所有的三面刃铣削加工.  相似文献   

2.
基于Z-map模型的球头铣刀铣削力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球头铣刀铣削力建模进行了研究。在Z-map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识别加工中参与切削的切削刃单元的方法,通过考虑刀具偏心和刀具变形对瞬时切削厚度的影响,推导出了瞬时切削厚度的表达式,由铣削力和切削负载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球头铣刀三轴铣削力仿真模型。铣削力仿真计算与铣削实验的对比表明在考虑刀具偏心和刀具变形后所建立的铣削力模型能够对铣削力进行准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使用直径为20mm的商用高速钢和硬质合金刀具,在中低切削速度和大切宽条件下对高速列车车体用T5热处理6N01铝合金双壳薄壁W型结构件进行重负荷铣削试验,重点对铣削振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铣刀铣削至结构件的筋板交叉处时振幅有突变增加,其值为铣削铝合金薄壁时的3~6倍;在中低速铣削范围内,重负荷铣削该结构件时易发生自激振动和强迫振动.研究同时表明,机床转速和每齿进给量是影响切削振动的显著因素,波刃刀具切削振动幅值显著大于非波刃,螺旋角较大的刀具和齿数较少的刀具其切削振动较小;在剧烈的切削振动下,高速钢刀具易发生刀尖崩刃,波刃刀具则易发生严重粘结.  相似文献   

4.
廿硬质合金铣刀硬质合金的抗冲击强度差,而铣削加工却是断续切削,铣刀刃口处不断受到冲击,如采用硬质合金则容易崩刃,这就是硬质合金在铣削加工中不如车削加工应用得广泛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5.
瞬时未变形切削厚度是决定铣削加工切削力预测精度的一个重要参数.现有铣削力预测方法中,通常采用圆形轨迹逼近铣刀刀齿的运动轨迹并进行未变形切削厚度的计算.铣刀刀齿的实际运动轨迹为摆线轨迹,采用圆形轨迹近似必然造成在计算未变形切削厚度时存在误差.为获得更精确的铣削力预测结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刀齿真实轨迹的未变形切削厚度计算方法.通过计算铣刀刀齿的真实摆线运动轨迹,推导出未变形切削厚度计算的超越方程.通过对该超越方程的数值求解,得到了准确的未变形切削厚度.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及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TC4的铣削加工中铣削力和刀具磨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TC4铣削加工时的铣削力试验,研究了干切削时和有氮气介质铣削时影响铣削力大小的几个因素,为提高金属去除率优化了切削参数。同时通过刀具磨损试验,对上述两种铣削方式,比较了在不同的切削速度下铣削时铣刀后刀面的磨损,证实了以氮气为切削介质能够大大地改善刀具的磨损状况和提高刀具的寿命。  相似文献   

7.
大进给铣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空业对难加工材料(例如:钛合金)需求的增加,刀具制造企业也在改进设计和制造工艺,力求改进的刀具可以节省切削时间和提高加工效率。近几年在难加工材料的粗加工中,通过提高切削进给量,用底刃切削的大进给铣刀越来越受欢迎。大进给铣削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刀  相似文献   

8.
采用动态采集系统同时测得铣削加工过程中波形刃铣刀片的铣削温度和铣削力,利用MATLAB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拟合得到铣削温度和铣削力的数学模型,结合数学模型并利用元胞自动机自组织理论对自主设计研发的三维槽型铣刀-波形刃铣刀片的应力场CA模型、温度场CA计算模型以及热-力耦合物理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切削过程中刀片上各个点的应力、温度以及热-力耦合场的分布情况,为后续刀片自组织动态设计以及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自旋转圆刀片和圆弧底刃铣刀是目前解决钛合金高速粗加工铣削的两种大进给铣削方式。自旋转圆刀片在刀具寿命和轴向铣削厚度上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圆弧底刃大进给铣刀可以适应更高的每齿进给量和铣削速度。随着航空制造业对钛合金零件需求量的增加,大进给铣削钛合金有望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波形刃立铣刀与普通立铣刀相比,具有切削轻快,断屑性能好,排屑流畅,机床振动小,刀具寿命长,工作效率高等优点。普通立铣刀只能作层层切削,而波形刃立铣刀能对80毫米厚的工件进行切割性的满刀铣削,故余量越大,效果越显著。刀具既能进行大负荷切割性铣削,也能用于小余量精切加工,光洁度(?)_5以上。我厂从79年8月起,通过学习、国内外有关资料,对波形刃立铣刀的设计与制造进行了研究试制,今年已通过厂级技术鉴定,投入成批生产,深受工人同志的欢迎。现就刀具的设计与制造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旋风车削是一种高速铣削的工艺方法,生产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切削过程是断续的,会产生冲击和振动,再加上其它一些复杂的因素,使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都大大降低,所以一般只用来加工三、四级精度的普通三角螺纹,或用于梯形螺纹、丝杠、蜗杆的粗加工,表面光洁度一般在▽4~▽6。近年来,为满足生产的需要,我们试验把旋风车削用于铅黄铜(Hpb59—1)细长蜗杆的精加工。实践表明,只要创造合理的切削条件,就能减小光洁度特性偏差,使蜗杆的实际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铣削刀具KjeningTooling公司推出一种以多晶体作刀头的刀具,它具有以下功能及特性:提供带柄球磨铣刀和圆角铣刀,直径最小的为6mm并备有可分度的刀头,最小直径为16mm;具有专用的切削几何图形,指以ChN(立方氮化硼)作刀头的多刀切削刀具...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适合任意进给方向的球头铣刀铣削力模型,并将铣削力仿真与几何仿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快速准确地提取参与切削的切削微元的方法,并通过切削实验验证了铣削力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万敏  杜宇轩  张卫红  杨昀 《航空学报》2021,42(10):524134-524134
螺旋铣削加工工艺具有降低轴向力,改善排屑、散热条件等优点,螺旋铣削力是其重要过程指标之一。对单向CFRP螺旋铣削力建模方法展开研究,预测给定加工参数下的螺旋铣削力。首先,通过对螺旋铣削过程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切屑几何分析,建立了螺旋铣削过程中侧刃、底刃动态切屑层模型,纤维切削方向角度模型和动态切削力计算模型。然后,分别通过侧刃直线槽铣实验和底刃半齿插铣实验,对各个切削方向角度下侧刃、底刃切削力系数进行了标定,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切削力系数进行拟合。最后,将标定所得的切削力系数代入动态切削力计算模型中,建立了单向CFRP螺旋铣削过程动态切削力预测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与现有模型相比,该模型不仅能够预测刀具螺旋运动周期内的切削力变化情况,还可以对每个刀具自转周期内的细节进行预测,通过考虑纤维切削方向角度对切削力系数的影响,反映了单向CFRP材料的各向异性,较为准确地预测了螺旋铣削力。  相似文献   

15.
张德远  韩云台  陈鼎昌 《航空学报》1994,15(10):1247-1250
为了通过铣削力或铣削扭矩波形的不均匀程度来识别铣刀是否发生破损,提出了两类识别方法。一类是计算齿周期峰值变化率;一类是计算相对最大切削厚度的偏心率。两类算法均简单、可靠,可用于各种铣削加工过程的铣刀破损监测。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利用内R成型铣刀加工孔口圆角工艺方法的基础上,针对TB6高强度钛合金材料,设计并开展了基于铣削参数的正交疲劳性能测试试验,分析了内R成型铣刀的最大切削线速度vc、每齿进给量fz和切削深度ap对试件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得到对TB6钛合金材料疲劳极限影响最大的铣削参数是每齿进给量,其次是切削深度和线速度。基于试件的疲劳寿命测试数据对铣削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使TB6试件疲劳极限最高的铣削参数为vc=20m/min,fz=0.04~0.08mm/z,ap=0.1mm。  相似文献   

17.
采用立式铣刀及球头铣刀进行高速铣削Cr12MoV淬硬模具钢表面测试试验研究,利用KEYENCE超景深显微镜获得刃口半径,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刀具刃口半径及切削参数对高速铣削淬硬钢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铣削平面过程中,刀具刃口半径对工件表面粗糙度有显著性影响;而在铣削曲面时,刀具刃口半径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使用聚晶金刚石(PCD)刀具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含不同体分比的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p/2009Al)进行高速铣削试验。在测量切削力和切屑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剪切角、剪切应力和摩擦角的预测模型,并结合金属切削基本理论公式建立了切削力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包含铣削速度、每齿进给量、径向切宽、增强颗粒体分比等重要参数,模型对进给方向最大铣削力预测值的平均误差为5.9%,对铣刀径向切深方向最大铣削力预测值的平均误差为9.2%,皆高于普通经验公式的预测精度,从而可对SiCp/2009Al复合材料高速铣削时的铣削力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19.
鼓背齿铣刀     
磨立铣刀外圆齿的后隙面,为磨出铣刀后角,一般是使砂轮轴线平行铣刀中心线,齿托低于铣刀中心一个距离,磨出的后隙面实际是一个凹弧面。这种铣刀在切削强度较高的材料时,就显出刚性差、铣刀振动大、零件表面光洁度差、刀具磨损快等缺点。为此,我们改变了刃磨方法,磨出了一种鼓背齿铣刀,避免了上述缺点。所谓鼓背齿铣刀,就是立铣刀的外圆刀齿的后隙面是阿基米德螺旋线的一部分(在径向截面中),即铣刀后隙面是鼓背,而不是凹弧。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钻铣刀“钻”的功能 ,铣刀 1齿 (或 2齿 )端面切削刃须通过刀具中心 ,其相对位置误差一般要求在 0 .1mm范围之内 ,这就对该端刃前刀面的刃磨提出了较严格的要求。常规的刃磨方法费工费时 ,磨削质量也不稳定 ,时有超差甚至磨废的情况发生。本文介绍一种新的磨削方法 ,该方法需制作一V形定中心夹具 (图 1) ,即在一般的V形夹具上加装一可沿V形块纵向移动的滑板 1,滑板端头装有可上下移动的定中心螺栓 10 ,并在其端部侧面加工一定位平面B(见K向视图 )。新方法的工艺步骤是 :(1)如图 1所示 ,将铣刀圆柱柄部置于夹具V形槽中适当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