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密集根之特征向量导数的改进高精度动柔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曾为许多特征向量导数计算,提出过一种介于直接法(指直接求解线代方程组的,以Nelson为代表的一类方法)和模态法之间的高精度动柔度法。这种方法与作者建立的一般动柔度法一样,不能用于密集根之特征向量导数的计算。为使该方法扩展到密集根状态,本文将作者发展的混合移频技术应用于原高精度动柔度法,并重新推导了混合移频系统 的高精度动柔度式,从而形成能适用于许多密集根之特征向量导数计算的改进高精度动柔度法。  相似文献   

2.
多指标正交试验的模糊分析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年来,逐渐运用模糊数学的相关方法对多指标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但仅限于具体方法的运用,对指标模糊化的意义和概念缺乏理解,对指标模糊化的方法缺乏深入的探讨。本文利用模糊数学的相关概念,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对于多指标正交试验,建立了指标满意度和指标综合满意度的概念,讨论了其隶属函数建立的一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模糊向量单值化法、模糊距离法和模糊关系综合评价法3种多指标正交试验模糊分析的具体方法,从而为在多指标正交试验结果分析中运用模糊分析方法,建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小直径棒材超声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瓦形晶片制作的线聚焦双晶探头,采用水浸法检测直径为5-16mm的高温合金钢的方法及原理,并和超声爬波法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是较为理想的一种,不仅操作简单,而且能满足技术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以表面热膜法和红外图象法作为主要方法,以油流法和荧光微丝法作为辅助方法,在低速风洞中,对三维边界层转捩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发展了一种可供实用的定量确定三维边界层转捩区位置的新方法——热膜-红外法  相似文献   

5.
以表面热膜法和红外图象法作为主要方法,以油流法和荧光微丝法作为辅助方法,在低速风洞中,对三维边界层转捩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发展了一种可供实用的定量确定三维边界层转捩区位置的新方法--热膜-红外法。  相似文献   

6.
逆向工程中由测量数据得到的三角网格模型往往含有大量的噪声、扰动及不规则三角片,需对其进行光顺处理,以满足后续处理的使用要求。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网格模型顶点法矢计算公式,该公式采用网格模型中三角片面积与顶角角度综合加权,可同时反映三角片面积与顶角角度对顶点法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网格模型顶点进行了分类处理,提出了能够反映网格顶点特征性质的顶点势概念。势为1的点为特征点,势为0的点为普通点。最后,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曲面三角网格模型光顺方法,综合了普通拉普拉斯光顺法与平均曲率法的优点。在该方法中,顶点调整方向为拉普拉斯光顺矢量在被调整顶点切平面上的分量与该点法矢的加权合成;顶点调整幅度根据顶点类别的不同而不同,特征点的调整幅度小,普通点的调整幅度大,从而可保护原有特征。实例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有效去除噪声,匀化三角片的同时,充分保留了初始网格模型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直径小于16mm的高温合金小直径棒材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爬波法和双晶轴向线聚焦法的探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双晶轴向线聚焦法是检测小直径棒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线化插值权残法求解强非线性振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线性化法,插值函数法和权残法相结合的方法求解了几类保守系统强非线性振动问题,其精度比已有的新的改进的L-P法还更好些。  相似文献   

9.
通过理论分析,首次将网络拓扑法的应用范围从无旋场扩大到有旋场的计算中,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一数值计算方法。本文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通过对比热传导问题的约束方程,导出了网络拓扑法用于有旋电磁场计算的离散化格式。继而通过与相应的有限单元法的比较,说明了网络拓扑法的一系列优点。同时,本文还分析建立了适合有旋场计算的永磁体等效电流模型。作为实例,本文最后给出了一台低惯量稀土永磁伺服电动机的求解方程,并计算了空载磁场及电枢反应磁场分布,由此得到的电机电磁参数,不仅为伺服电动机本身而且为整个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时域与频域实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结构响应主动控制技术是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的一种新方法,并由于其具有直接以结构振动响应为目标,概念简单、实现容易和采用前馈控制、没有系统稳定性问题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本文评述了结构响应主动控制的基本原理、特点及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并对两种最基本的实现方法-时域法和频域法的基本思想、适应能力、及实现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指出时域法在适应能力、适用范围和应用潜力上优于频域法,但在实现上对硬件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吸气式高超声速机体/推进一体化飞行器数值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吸气式高超声速技术是实现可持续高超声速飞行(尤其是在大气层以内)的重要途径.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为了获得良好的气动-推进性能,必须采用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笔者发展了针对一体化飞行器的气动力和推进力的划分体系和计算方法,发展了内外流数值计算软件.研究了机体/推进一体化设计的平头形高超声速飞行器在进气道关闭条件下的气动性能,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数值研究了进气道打开和发动机工作条件下一体化飞行器的气动-推进性能;研究了机体和推进系统的不同部件对飞行器气动-推进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智能电网的构建过程中,越发强调用户与电网互动的重要性。当电网发生频率和电压波动时,传统的变换器控制方法无法较好地进行网荷交互以实现对电网的支撑。本文在三相PWM整流器中运用虚拟同步机技术,结合下垂控制方法,当电网发生频率和电压波动时,能够主动调节三相PWM整流器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从而在负荷侧实现与电网的友好交互功能。建立了虚拟同步机控制在三相PWM整流器中的应用模型,提出了采用虚拟同步机控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下垂机制及其控制框图,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管状螺纹连接件超声探伤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钻杆和钻铤等管状螺纹连接件,是钻探和石油钻井工业中的关键设备,它们长期工作于恶劣环境和高应力状态,容易产一疲劳裂纹,若不能及时排除,很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本文作者对管状螺纹连接件的超声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以钻铤检测为例,介绍探头设计的考虑因素和计算方法,据此研制的接触式线聚焦双斜探头,以满足管状螺纹连接的探伤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使用Abaqus软件对运载火箭增压输送系统的某规格U型波纹管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分析,为模拟实际边界条件,在定义材料属性时,对U型波纹管易产生应力集中部位进行了材料强化处理。最后,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文中的研究方法和结果为深入研究U型波纹管强度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网络空间中的实体推断是网络空间测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通过综合多源数据实现对网络空间中各类实体的分类与识别。本文首先提出了网络空间的实体分类模型,基于此模型提出了一种低开销的网络实体探测分类方法。首先对于探测发现的IP地址,采用别名解析技术将属于一个设备的多个IP映射为一个网络实体;然后采用决策树对网络实体分类进行粗粒度分类;最后,再基于贝叶斯网络进行详细分类。为验证分类效果,以江苏省某市为例进行了探测分析并与备案数据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网络空间中的各类实体进行判别,从而为网络空间地图构建、态势分析等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短期试验方法,对13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长期峰值强度破坏试验,探讨了构件的极限强度与长期峰值强度之间的机理关系。  相似文献   

17.
金属材料摩擦挤压合金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LF6铝合金作为基材,Ni粉作为合金化添加粉末,试验用摩擦挤压的方法进行金属材料的合金化。利用X射线衍射仪及Topas(2)X射线分析软件进行物相分析。并测试了合金化区域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摩擦挤压区域有Al3Ni以及AlNi3化合物生成,并且发现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Al3Ni含量高于AlNi3化合物含量;生成的Al3Ni和AlNi3的晶格常数增大,晶粒尺寸细小,几乎达到亚微米级;生成Ak3Ni的显微硬度达到520HV。研究结果表明:用摩擦挤压的方法能够实现金属材料的合金化。  相似文献   

18.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频率响应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就频率响应方法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运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圆形通孔与分层两种损伤对复合材料结构动态特性的影响,尝试利用RBF(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损伤进行识别与定位,并取得不错的结果;对频率响应方法在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在健康监测系统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微小气泡粒径的测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用一台CCD摄像机所摄得的微小气泡水图像要识别摄影进深方向的气泡,必须利用图像的像素灰度这一特征。因此获取气泡粒径的常规图像方法不能使用。又气泡对光的反射和折射下有的气泡像的中心部分呈现反转,这也给处理带来了难度。为此建立了保持像素灰度的灰度线段中心辨别法来快捷地识别微小气泡。另外,利用摄影所获得的微小气泡图像,统计出气泡的形心到它的边界的最短距离与最长距离之比来自动分离微小气泡水中的气泡和杂质以及散焦的物像。通过以上方法能快捷地对微小气泡的粒径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