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隐身飞机不同研制阶段所采用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测试方法。针对雷达散射截面近场测试技术,详细介绍了国外近场测试设置的发展现状,总结了近场测试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飞机在有源干扰保护下的探测概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宏建  宋笔锋  李占科 《飞行力学》2002,20(3):63-65,69
研究了飞机与雷达探测系统遭遇时,雷达对飞机的探测概率随距离的变化问题,采用X^2类目标波动模型,针对飞机在有源干扰保护的情况对探测概率随距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对不同RCS对探测概率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飞机的雷达探测敏感性评估,飞机生存力的定量化分析与权衡,以及雷达探测系统的效能评估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3.
隐身飞机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身兵器的出现使得现代战争的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隐身飞机在多次局部战争中的成功使用使得反隐身技术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隐身飞机的低可探测性使得普通雷达的探测效果大大削弱,但是这种先进技术也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如何利用它的弱点发展相应的反隐身技术是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该文介绍了隐身飞机的隐身机理和隐身技术的局限性,并结合目前装备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了一些可采用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隐身飞机结构、材料与涂层质量的探测方法和探测仪器的选择,隐身性能的测试方法与评价,以及隐身飞机的质量维修体系等内容,探索并确立了隐身飞机的质量探测、维修体系。  相似文献   

5.
不同截面机身的RCS及气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家正  王一飞 《航空学报》1992,13(4):113-117
对三个“板块”多边形截面机身及圆截面机身模型进行了RCS隐身特性和低速气动特性的测试与研究,发现多边形截面机身不但具有良好的隐身性能,特别是机身侧面,无论是水平极化或是垂直极化,其RCS值均比相同截面面积的圆截面机身降低一个数量级,而且其气动特性不比圆截面机身差,其升力特性与最大升阻比均比圆截面机身好。最后还给出了考虑多边形侧边缘夹角的横向绕流粘性效应的经验修正公式,可供多边形截面机身的气动特性估算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典型隐身飞机的RCS起伏统计特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陈世春  黄沛霖  姬金祖 《航空学报》2014,35(12):3304-3314
雷达散射截面(RCS)起伏统计特性可以用来预测雷达的检测性能和评估飞机的散射特性。采用高频计算方法获取了6种典型隐身飞机在光学区8个频率点、两种极化方式、不同入射条件下的周向RCS统计数据。应用3种较新的起伏模型对统计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对比分析各组数据的拟合效果,得出了各模型在数据拟合时存在的普遍规律:卡方(Chi-square)模型对概率密度分布曲线的峰值估计较为合理,对数正态模型容易将峰值高估,但在峰值之后卡方模型的拟合效果通常不如对数正态模型;统计数据均值的平方与方差之比越大(可达0.1~1.0),则卡方模型双自由度越大(可达1.1~1.5),拟合效果也越好,按Kolmogorov-Smirnov检验方法其误差在0.15~0.25范围内;统计数据的均值中值比越小(低至1.5~5.0),则对数正态模型拟合效果越好,误差在0.01~0.25范围内;在dB·m2单位制下,采用对数正态模型和勒让德多项式模型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更好地拟合各组数据,其拟合误差多在0.10以下。  相似文献   

8.
文章描述了隐身技术影响下的雷达探测空域减缩,讨论了隐身技术使转发式电子干扰的欺骗性增强,分析了在无源阻抗加载和有源阻抗加载情况下的隐身目标角闪烁增大,提出了隐身技术对雷达成像制导的破坏,最后阐明了隐身技术与电子干扰相结合,以及实现阻抗加载技术将对防空雷达的威胁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9.
飞行器翼面 RCS 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伦 《飞机设计》1995,(3):53-61
由Stratton-Chu公式及阻抗边界条件得到的目标二维电磁散射积分方程,导出了用矩量法计算飞行器翼面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的完整公式,对某飞行器翼面进行了曲线拟合。通过计算飞行器翼面的RCS,对翼面的散射特性及涂敷雷达吸波材料(RAM)抑制RCS的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代隐身技术发展遇到的瓶颈,本文提出了感知大气波导环境下雷达探测盲区进行突防的新型飞机隐身技术。分析了大气波导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及其对雷达探测区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顶层盲区进行突防的航迹规划方法的构架,使得隐身飞机能够充分利用敌方防空雷达系统的缺陷,获得一条安全的突防路线。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3):137-145
For modern stealth aircraft,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Radar Cross Section (RCS) peak exposure on penetration for guiding stealth design and penetration trajectory planning, which needs to reflect the RCS statistical uncertainty and the RCS difference with the change of incident angle. Based on the RCS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stealth aircraft,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simplified RCS dynamic fluctuation statistical model with the parameters log mean and log standard deviation.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probability algorithm in radar signal processing field, this paper built the algorithm of radar detection probability based on the RCS dynamic fluctuation statistical model.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concluded that the key to successful penetration is to shorten the RCS peak exposure time, which can be reduced by decreasing the RCS peak width or increasing velocity.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method of turning maneuvering to reduce RCS peak exposure time dramatically.  相似文献   

12.
陈中起  于雷  周中良  鲁艺 《飞行力学》2012,30(2):155-159,166
为提高飞行器对地攻击效能,必须对其三维航迹规划技术进行研究。考虑到威胁并非不可穿越,建立了间歇式暴露模型;通过考虑飞行器姿态变化对暴露范围的影响,建立了飞行器战术隐身模型;对传统稀疏A*算法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规划速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实时规划能力的分步规划算法,并给出了解决在线重规划的方法;最后,在真实地形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所建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用于飞行器隐身的闭式等离子体厚度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闭式等离子体用于飞行器隐身的可行性,引入了可观隐身效果的概念及对应的闭式等离子体厚度。采用WKB方法,详细研究了X波段下的闭式等离子体吸波效果,得到了对应频段下产生可观隐身效果需要的等离子体厚度;研究了不同电子密度分布的吸波特性,数值算例说明,对不同电子密度分布的等离子体,吸波效果与厚度均成线性关系,同时,采用理论推导验证了该现象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电磁波,采用一定厚度的闭式等离子体可以达到可观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为盗油案件是危害油气管线安全的主要形式之一,采用无人机对管线进行监控具有高效、灵活、不受地形限制等优势。通过建立无人机(UAV)管线巡检的数学概率模型,定量研究影响事件检出概率的因素,提出提高事件检出概率的方法;通过定量研究不同任务模式及其组合下巡检方案的事件检出概率,与无人机总体设计相联系,总结出基于目标的无人机总体和方案协同设计方法;最后对比分析并优选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从探测概率的角度评价飞机的隐身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春  黄沛霖  姬金祖 《航空学报》2015,36(4):1150-1161
采用雷达散射截面(RCS)均值来衡量飞机的隐身性能并不能给出足够充分的信息,从信号检测概率的角度来衡量飞机的可探测性可以提供更完整的信息。本文从探测概率的角度详细分析了4种典型隐身飞机RCS起伏数据与虚警概率、探测概率、探测距离、信噪比(SNR)等参数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完整的推导过程,采用此方法可以对任意飞机目标在给定雷达参数下的可探测性进行准确计算。一般在雷达性能评估中需要用到RCS起伏模型,本文对飞机目标回波信号进行检测分析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PDF)直接来源于原始回波起伏信号,避免了模型拟合带来的回波特性失真,且不会产生大的计算误差。通过对比分析计算结果发现:单脉冲检测下回波信号均值中值比越大,回波取值范围越小,则信号的检测概率越小,其中均值中值比一般相差3倍以上时可以得到明显不同的检测概率;在快起伏假设下,非相参积累检测的积累脉冲数Nin即便较小,也能得到较大的信噪比增益,此增益可能大于Nin。  相似文献   

16.
A unified theoretical aeroservoelastic stability analysis framework for flexible aircraft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is linearized state space model for stability analysis is based on nonlinear coupled dynamic equations, in which rigid and elastic motions of aircraft are both considered. The common body coordinate system is utilized as the reference frame in the deduction of dynamic equations, and significant deformations of flexible aircraft are also fully concerned without any excessive assumptions. Therefore, the obtained nonlinear coupled dynamic models can well reflect the special dynamic coupling mechanics of flexible aircraft. For aeroservoelastic stability analysis, the coupled dynamic equations are linearized around the nonlinear equilibrium state and together with a control system model to establish a state space model in the time domain. The methodology in this paper can be easily integrated into the industrial design process and complex structures. Numerical results for a complex flexible aircraft indicate the necessity to consider the nonlinear coupled dynamics and large deformation when dealing with aeroservoelastic stability for flexible aircraft.  相似文献   

17.
结冰对飞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冰条件下运输类飞机的适航审定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保障.建立了飞机本体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不同状态的结冰模型,计算了结冰前后飞机对驾驶员控制输入指令的响应特性,并探讨了结冰对飞机爬升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结冰会导致舵面操纵效率下降,从而引起动态响应特性的恶化,而且飞机出现不对称结冰时将严重偏离正常状态、危及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安全性分析方法,受到分析人员自身技能和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容易疏漏系统的失效状态或误判失效的影响。模型检验利用遍历算法,既可以从数学上保证搜索出系统的所有状态,不会发生疏漏;又可以利用计算机检验工具,实现自动分析过程,减少对分析人员技能和经验的依赖。将模型检验引入飞机系统安全性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检验的安全性分析方法,以SAE ARP 4761标准附录中的机轮刹车系统为例,利用模型检验工具NuSMV对其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自动识别出导致某系统顶事件发生的最小失效组合,完成了传统故障树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飞行器表面电磁缺陷及雷达吸波材料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飞行器表面电磁特性和电磁缺陷分析入手,就如何使用雷达吸波材料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采用雷达吸波材料或特种良导电材料,针对电磁缺陷进行修复的雷达吸波材料应用思路。该方法可减少雷达吸波材料的使用量,从而减轻飞行器重量,提高其性能,降低成本,改善维修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