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3年8月25日,美国政府以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售导弹部件为由,宣布在未来两年内禁止向中国出口空间技术。美国务院在8月24日指出,中国向巴基斯坦装运了一船导弹部件。这违反了国际上禁止导弹扩散的条约,中国的原航空航天部和巴基斯坦国防部是这一事件的主要参加者。但中国和巴基斯坦都否认这一事实。美国的决定将阻止澳大利亚和香港卫星公司把它们的卫星从美国的卫星制造厂家运往中国,这将会导致中国失去几次发射美制卫星和从美  相似文献   

2.
中国随时都有可能重新进入发射美制卫星的国际市场,因为美国总统布什从1991年5月起实施了7个月的禁令,不久可望正式取消。美国政府放宽卫星出口限制这一举动,将再一次促使美欧火箭同长征火箭在发射采用美国技术的卫星时产生竞争。中国在1991年11月同意遵守限制导弹扩散的国际准则,导致布什政府改变初衷。这一决定对于北京长城工业公司而言是一次胜利,此前该公司出售发射服务的努力一直受到美国禁令的阻碍。据悉,即使禁令撤消,美国国会仍然可能在美国政府的卫星出口政策上增加更严厉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卫星财团已决定选择长征3号火箭在1991年发射其第3颗卫星——阿拉伯卫星-1 C。这是中国的第5项商业发射合同,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和阿拉伯卫星财团可望近期内签字。阿拉伯卫星系列是由法国航空航宇公司(Aerospatiale)为主承包商,美国福特航空航天公司为分主承包商而研制的。由于许多卫星技术是美国的,因此法国航空航宇公司将需要取得美国国务院关于出口到中国的许可证,同时还需要取得法国政府关于卫星出口到中国的许可证。据一位法国政府官员说,获得  相似文献   

4.
低谷 内外交困 从1996年2月15日、8月18日长征火箭两次发射失利后,国际用户对长征火箭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保险费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市场竞争能力。加上自1997年下半年开始,美国反华势力借口中国利用发射美制卫星获取了导弹技术,而停发了美制卫星运往中国发射的许可证,导致自1996年下半年到2000年的4年间,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只签到一个发射服务合同,对外发射任务由曾经一年6次,一下子下降到零。中国航天对外发射服务活动走入了低谷。  相似文献   

5.
<正>1958年10月1日,根据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的《美国公共法案85-568》,美国航宇局(NASA)正式成立。在近60年历程中,NASA完成了许多重大的航天任务,包括"阿波罗"登月、天空实验室,以及后来的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等。它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辉煌成果,又饱受美国政党政治的困扰。在奥巴马总统上台后,就改变了布什总统的"重返月球"计划,把载人航天的目标瞄准了火星。现在特朗普总统来了,他是否又会推倒奥巴马的政策?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空间新闻周刊》2003年5月30日报道,美国空军正在建议美国国防部从2012年开始发射新一代抗干扰导航卫星GPS-3。美国国防部长曾要求美国空军研究2009年发射第1颗GPS-3卫星的可行性,而美国空军2003年2月份交给国会的2004年预算申请中没有包括GPS-3的经费。美国空军认为,2009年开始发射第1颗GPS-3卫星将增加GPS-3计划的风险。 另据《每日防务》网站5月21日报道,尽管布什总统提交的国防预算申请并没有包括发展GPS-3计划的资金,但美国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SASC)在2004年国防授权法案中还是为GPS-3计划追加了8000万美元。 …  相似文献   

7.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宣布就欧空局租赁美国海洋大气局的“静止实用环境-4”气象卫星签署了一项协议,作为临时取代燃料用尽的欧洲气象卫星。“欧洲气象卫星-1”在1984年7月漂移时,与地球站失去联系。到1986年不打算发射取代卫星,于是与美国海洋大气局协商租用它的一颗发生过故障的气象卫星,以免中断观测气象资料。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静止实用环境  相似文献   

8.
2011年,中国航天活动大放异彩,不仅发射次数多,还把天链-1的02星、海洋-2海洋动力环境卫星等先进卫星送入轨道,并且首次以“在轨交付”的方式向亚洲用户出口卫星,以及首次为欧洲卫星运营商提供发射服务。中国在2011年最重要的航天活动是圆满完成了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完全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 2 0 0 1年 1月 10日消息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 2 0 0 1年 1月 8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 ,与香港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一份卫星发射服务合同 ,将于 2 0 0 3年一季度在西昌发射中心 ,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一颗由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制造的亚太五号卫星。亚太五号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是一颗高功率的卫星 ,拥有 5 4个转发器 ,其中 C波段 38个 ,Ku波段 16个 ,卫星寿命为 13年 ,发射重量为 4.8吨。中国将发射美制“亚太五号”卫星  相似文献   

10.
近来 ,美国媒体以大量篇幅报道 ,美国国务院称 1994年中国在研制卫星近地点固体发动机过程中可能得到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的技术帮助。这种说法是毫无事实根据的 ,也是不负责任的。中国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了卫星近地点固体发动机。1993年 3月 2日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亚洲卫星公司签订了用“长二捆”火箭发射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制造的亚洲卫星- 2 ,进入低地球轨道的发射合同以及采购近地点固体发动机的合同。亚洲卫星公司选择“长二捆”火箭发射亚洲卫星 - 2 ,就是基于中国航天有着近 40年成功研制多种运载火箭的经验和成熟掌握了生…  相似文献   

11.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4月30日限制了对中国出口卫星元部件。政府官员认为,这一行动是为了对中国企图出售导弹技术的制裁。与此同时,布什批准对澳大利亚出口两颗美国制造的卫星及对瑞典卫星出口美国的设备,这些卫星均计划由中国的运载火箭发射。白宫新闻发言人马林·菲茨沃特说:“由于中国公司引起的出售导弹的严重事件”,美国拒绝向中国东方红3号国内通信卫星出口设备。一个国务院官员说:出口许可证是由研制东方红3号卫星的主要承  相似文献   

12.
1日俄罗斯与德国签署了研制并试验称为“特别快车”的微重力实验回收舱的协议,这是两国宇航合作的第一个项目。“特别快车”将于1994年送上近地轨道,在太空中飞行一周之后,返回地球,用降落伞回收,地点在澳大利亚。 2日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与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通信有限公司在北京签订了用“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发射亚洲2号通信卫星的合同,同时出售给亚洲卫星通信有限公司一台卫星近地点固体发动机。亚洲2号卫星将于1995年第一季度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这颗卫星是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90年代新的大型卫星。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10日由美国发射入轨的美制印度卫星-IA是世界上第一颗实用型的多用途卫星。它是继印尼之后,第三世界国家通过向美国购买卫星建立起来的第二个国内通信卫星系统。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预计将会大大改变印度在通信、广播和气象预报方面的落后面貌。为了加强对印度卫星系统的全面协调和管理,充分发挥卫星的经济效益,印度政府在1977年成立了部长级的“印度卫星协调委员会”。该  相似文献   

14.
1990年6月12日,美国麦道公司的最后一枚德尔它-1火箭将印度卫星1D送入轨道。印度卫星1D曾予1989年6月在发射台上被起重机碰坏,福特公司将卫星用船运到总装厂修理,花费1000万美元。当年10月旧金山地震,震坏了卫星上的太阳电池翼,修理费又花了15万美元。加上保险费和4500万美元卫星制造费,印度卫星1D总共化了8000万美元。卫星定点在东经83度。印度卫星1D向全国31座地面站提供音频通信,向几千个低成本的电视广播站和农  相似文献   

15.
许菁菁 《国际太空》2011,(12):37-43
1 概述 美国卫讯公司(VIASAT)与美国劳拉公司联合打造的卫讯-1(ViaSat-1)于2011年10月19日发射。它是迄今为止容量最大的宽带卫星。与之相对应的是欧洲通信卫星公司(EUTELSAT)于2010年12月发射的“Ka频段卫星”(Ka-Sat)。这2颗卫星均采用美国卫讯公司的新一代“冲浪波束”(SurfBeam)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卫星容量,更好地服务于美国、加拿大、欧洲和地中海地区。 卫讯-1 美国卫讯公司与美国劳拉公司签署了关于卫讯-1的研制合同,其合作伙伴还有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和欧洲通信卫星公司。  相似文献   

16.
廖欣 《国际太空》2003,(12):5-8
□□亚洲卫星-4(AsiaSat-4)是亚洲卫星通信公司于2003年4月成功发射的一颗新卫星。该卫星是亚洲地区第1颗真正意义上的直播卫星(DBS)。1概况亚洲卫星通信公司作为亚洲的一家卫星运营公司,为亚洲、太平洋地区提供通信和广播卫星的直播到户(DTH)业务。该公司于1990年发射了AsiaSa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亚太移动通信卫星有限责任公司在京组织召开老挝一号通信卫星用户级初步设计评审及第二次季度管理评审会。老挝方面及与会专家对中方的卫星研制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就卫星系统的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签署了会议纪要。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顺利通过初步设计评审以及第二次季度管理评审,并转入关键设计阶段。老挝一号通信卫星项目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启动,实现了中国卫星出口东盟  相似文献   

18.
航天简讯     
英国将为亚洲卫星的技术数据交换发放许可证美国国务院的一位发言人8月1日说,美国将为准备用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发射的亚洲卫星(Asiasat)发放技术数据交换的许可证。“因为所要变换的技术数据不是很尖端的,同时对中国来说也没有战略或商业价值。这些数据只不过要证实正在研制的运载火箭能正好装下亚洲卫星。”这位发言人还说,为亚洲卫星的技术数据交换发放许可  相似文献   

19.
江燕 《国际太空》2005,(9):26-27
美国政府允许印度发射美制卫星一事,势必会在美国国内引起不同反应。有人认为,美国这一政策调整会导致敏感技术未经批准向国外转让,会对美国运载火箭供应商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晓月 《国际太空》2005,(7):31-31
2005年4月21日,中国第1代广播电视直播卫星系统——中星-9卫星订购合同的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总裁张海南和法国阿尔卡特宇航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苏睿思共同签署了中星-9卫星购买合同。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法国总理拉法兰出席了本次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