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英国《防务新闻》近日报道:美国国防部从1985年以来为美国导弹防御局主持发展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项目投入大约900亿美元。按照美国导弹防御局的计划,在未来6年还将为该项目提供大约580亿美元的发展经费。美国导弹防御局的总目标,是发展一种能够摧毁从任何地方发射的、处于任何飞行阶段的敌方导弹的防御系统。美国导弹防御局采取的途径,是按两年一批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分系统,从而逐步提供新的作战能力。从2004年开始,到2005年12月为止,部署了第一批即2004年批导弹防御系统(仅为导弹防御系统中的两个分系统),能够对来自北朝鲜和中东的导弹威胁提供某种程度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2.
半主动雷达寻的空空导弹作战技术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弹的攻击区是衡量导弹的攻击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不同情况下半主动雷达寻的空空导弹的攻击区。具体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攻击区的影响,以此为依据,讨论了在战术上如何运用该导弹,给出了充分发挥导弹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为飞行员使用该种导弹进行空空作战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钱锟 《国际航空》2008,(12):22-24
雷神公司通过渐进式的改进和升级,使得AIM-120系列中距拦射空空导弹不断增加新的作战功能,目前,AIM-120-6已经具备了拦截巡航导弹的防御能力,而拥有双向数据链的AIM-120D更是具备了先进的“第三方制导”能力,雷神公司还在AIM-120导弹的基础之上,研制了低成本的空基弹道导弹防御武器系统——NCADE导弹,而且,以AIM-120为基础的反卫星武器系统也在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4.
“阿帕奇”(Apache)“阿帕奇”反跑道空射隐形巡航导弹由马特拉·英宇航动力公司研制,能在火力圈外距离安全地攻击目标,这种导弹已经投产,将在1998年获得初步作战能力。“阿帕奇”是一种能全天候工作的发射后不管导弹,采用模块式设计,长5.1米,宽0.63米,弹翼伸开后翼展为2.84米。导弹以法国微型涡轮公司的TRI60-30涡轮喷气发动机为动力,飞行速度为M数0.8以上,射程达140千米。“阿帕奇”的中段导航采用惯性导航、高度表相关及用雷达景像匹配进行航路点更新,末制导采用Promethee毫米…  相似文献   

5.
《飞机工程》2005,(3):38-38
德克萨斯Dyess空军基地的美国空军7月份在位于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试验场演示了B-1B“枪骑兵(Lancer)”飞机升级后作战能力,当时两架“枪骑兵”飞机在Dyess用同一个发射架自动发射了一枚联合空对面防区外导弹(JASSM)和其他三种不同的武器。  相似文献   

6.
台湾当局为对抗我统一祖国的行动,在2010年以前将高度重视发展制空能力,发展计划的核心是发展导弹防御系统,提高导弹预警能力和导弹防御能力。同时,注重发展进攻力量,以提高先制反制作战能力;并提高联合作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运用导弹作战效能分析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就“密集阵”反导系统拦截模型对机载战术弹道式反舰导弹对抗“密集阵”反导系统的作战能力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机载战术弹道式反舰导弹的速度与突防概率之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飞航导弹对地空导弹的作战效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美国工业界武器系统效能咨询委员会对作战效能的定义,针对某型飞航导弹给出了其作战交通分析模型的解析法表述,建立了飞航导弹与某典型地空导弹攻防对搞的仿真模型,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学仿真验证,并分析了影响导弹作战效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可以从降低飞航导弹的RCS值、采用超低空突防和多发齐射等三个方面提高飞航导弹对地空导弹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9.
康文 《国际航空》2009,(2):44-45
AGM-88E是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联合发展的“先进反辐射导弹”(AARGM)。目前它已经被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批准进入小批量试生产,如果顺利,2009年将具备初始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0.
西方国家对前苏联空空导弹的评价原来是很低的。在近距空战模拟中“红方”飞机往往只采用相当于美国第一代“响尾蛇”导弹的AA-2,而“蓝方”飞机则用先进得多的“响尾蛇”AIM-9L,模拟作战结果可想而知。前苏联后来使用的AA-8导弹比较小,美军事分析人员也没有看在眼里。中距导弹方面,对米格-23使用的AA-7,西方认为绝不如“麻雀”导弹  相似文献   

11.
康辉 《国际航空》2009,(10):33-35
为了应对俄罗斯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超声速反舰导弹,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开始调整包括美国海军的“标准”系列导弹系统、美国/德国/意大利的“中高度扩大防空系统”系列导弹系统和法国的“紫苑”系列导弹系统等导弹防御系统计划,以增强技术和作战能力。开发新型号,扩大部署范围。  相似文献   

12.
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10月27日的一篇新闻稿报道,该公司和美国导弹防御局(MDA)2007年10月26日,在夏威夷考爱岛,成功地进行了一次“高空区末端防御(THAAD)”系统的大气层外拦截试验。这次在美国导弹防御局所属太平洋导弹靶场进行的试验,完全达到预期目标,验证了该系统能够探测、跟踪和拦截单个大气层外目标。  相似文献   

13.
《飞机工程》2005,(4):27-27
加装有源电扫瞄天线雷达的美国海军F/A-18F战斗机,于2005年10月在加州木古角的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所属海军航空站,进行了空空导弹发射试验,表明该雷达极大地加大了瞄准目标、发射导弹的距离。据该机飞行员说:在没有发射导弹之前早已看到目标,这一次是飞机的能力超过了导弹,  相似文献   

14.
《航空科学技术》2009,(6):44-44
近日,据美国陆军透露,按照计划进度安排,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生产的“空中勇士”无人机已于11月22日在加州中国湖海军航空武器中心完成了“海尔法”反坦克导弹的实弹发射试验。具备快速反应能力(QRC-2)的“空中勇士”无人机每架可携带4枚“海尔法”反坦克导弹,左右机翼下可各挂2枚,但试验时每架无人机只挂载2枚,而且也只进行1枚导弹的实弹发射。  相似文献   

15.
刘栋  姜玉宪 《飞行力学》1998,16(3):7-11
对空战攻防对策力学准则进行了推广研究。导出考虑导弹杀伤半径不为零时的“圆捕获”的界栅方程,该方程表明“点捕获”界栅方程是“圆捕获”界栅方程的特例,给出了捕获区,逃逸区和界栅几何图形,该图形描述了界栅与视线距,视线变化率,视线角速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导弹杀伤半径,导弹和目标机动能力的差值对导弹和目标空战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美国空军最近已开始实施双距离空空导弹(DRM)计划。双距离导弹计划于2010年至2015年可能作为休斯公司正在研制的AIM-9X“改进响尾蛇”及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的后继弹提供使用。双距离导弹既能在视距内范围(WVR)作战,也能在超视距范围(BVR)进行攻击。这种导弹将采用保形天线阵雷达导引头,具有在整个球形范围的指示能力,而且还准备采用混合的尾翼/反作用射流飞行控制系统和新的战斗部。  相似文献   

17.
新机纵横     
《航空科学技术》2004,(6):40-41
“山鹰”明年定型从刚刚举办的珠海航展新闻发布会上得知,我国新一代高级歼击教练机“山鹰”目前正在进行设计定型试飞,将于2005年底通过设计定型,2006年将提供用户装备使用。有关专家认为,“山鹰”高教机较以前的教练机各方面性能都有改善,对增强训练能力大有好处,在性能上与第三代飞机接近,完全能满足军队的训练要求,自身也具有作战能力。新一代高教机L15明年首飞11月1日,在第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首日,中航二集团特别推出新一代高级教练机L15。据悉,L15飞机将于2005年首飞,2007年设计定型并小量交付使用。L15飞机是针对当今国内外航…  相似文献   

18.
钱锟 《飞行力学》2006,24(2):17-17
美国空军的F-22A战斗机在2005年12月15日形成了初始作战能力后,目前正在努力拓展其各项作战能力,以便让升级后的F-22成为美国空军的核心力量。美国空军的目标是在2007年前使第20批次的F-22拥有如下作战能力:具有携带GBU-39/40B小直径炸弹的能力;拥有使用合成孔径雷达进行地图测  相似文献   

19.
对抗措施对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评价对抗措施的有效性,阐述了利用基于任务的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模型,研究对抗措施对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的影响。该研究可为寻找使用新的有效的对抗措施提供参考,也可为反辐射导弹的技术改进和战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联合空面火力圈外导弹”(JASSM)的竞争将随选定赢得合同的承包商,于1998年4月初结束。这种隐身的侧面倾斜的导弹具有两个相同的可互换的小展弦比弹翼和四个尾翼。全部六个控制面都可以各种组合的方式折叠,以便挂载在许多不同飞机上,包括挂载在B-2和F-117的内部。而且,导弹的平的底部提供一个大升力面,导弹有倾斜能力,使它能比其他导弹更迅速地转弯。 波音的JASSM巡航导弹方案从其80年代后期的“HaveSlick”保形武器项目发展而来。其设计思想是把导弹设计成可贴隐身飞机的蒙皮挂载,而不显著增加其雷达反射性。保形挂载仍然相当重要,因为对隐身飞机要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是需要在内部弹舱内挂载所有武器,故其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