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济时  俞卞章 《航空学报》1993,14(10):547-552
给出了在不满足阻抗边界条件所需的几个条件下有耗媒质表面阻抗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文章采用传输线理论考虑了复折射角,给出了平面多层有耗媒质表面阻抗的具体计算表达式。对于圆柱多层材料表面阻抗的计算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模式表面阻抗及平均表面阻抗的概念。文章还给出了应用实例。数值计算及实验表明,用本文的方法计算的表面阻抗而求出的具有开槽的表面阻抗加载的二维柱劈融合体的RCS与实验结果基本~致。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研究表面粘贴式的主动传感技术——压电阻抗技术(EMI, 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监测固体推进剂的老化,构建了基于线粘弹杆结构的一维机电耦合模型,根据粘弹性波的理论与边界条件进行分析,建立一种线粘弹结构动态模量与其机械阻抗的表征关系,并对构建的机电耦合阻抗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及试验验证。针对HTPB固体推进剂开展高温热加速老化试验及压电主动激励试验,根据监测所得导纳频谱并通过提取结构机械阻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压电陶瓷片与推进剂结构在高频机电耦合运动时(300kHz,280kHz)有明显的共振现象,结构固有频率高于机电耦合共振频率,并且在200kHz~400kHz频段与700kHz~900kHz频段内,结构机械阻抗频谱峰值会因固体推进剂的热老化时间增长而降低,且与热老化时间之间满足线性关系。由此可见,压电阻抗法能够与固体推进剂在力学性能上建立表征关系,通过得到固体推进剂结构机械阻抗能够监测其老化损伤。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三分支阻抗调配器。对于某些特殊的负载阻抗,双分支阻抗调配器将不能实现阻抗匹配(称为不可调配问题)。利用三分支阻抗调配器,可解决双分支阻抗调配器的不可调配问题。三分支阻抗调配器的传统设计方法是利用史密斯圆图进行图解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可以提高三分支阻抗调配器的设计精度。  相似文献   

4.
郝敬忖 《航空学报》1992,13(6):274-278
根据微波网络理论提出了利用A参量求解高频阻抗的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网络分析仪系统,对短波阻抗进行了测量。实践证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利用S参量的方法(利用反射系数)相比大大地拓宽了阻抗测量范围,在通用仪器上获得了比专用仪器高的测量精度,同时还解决了网络分析仪与非同轴网络的连接问题。  相似文献   

5.
段磊光  王广  强洪夫  王学仁 《推进技术》2019,40(11):2598-2605
为了更好地得到压电阻抗法(EMI, 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监测固体推进剂老化规律并从物理特性上对其科学性、可靠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采用理论推导分析方法将压电阻抗电学性能参数与动态力学性能参数进行联系;对热老化HTPB推进剂进行EMI试验及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Dynamic thermomechanical analysis)测试,并根据结果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压电阻抗电学性能与动态力学性能能够通过动态模量与导纳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压电流滞后角与力学损耗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联系;热老化HTPB推进剂在不同测试频率下力学损耗因子温度谱峰值随老化的变化规律一致,均随热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电压电流滞后角正切值能够很好反映HTPB推进剂的老化,共振频率处的滞后角正切值随热老化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并且与损耗因子峰值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地阻抗与电磁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天顺 《飞机设计》2000,(1):14-19,56
飞机上各电子设备之间的传导干扰,主要是通过公共地阻抗的耦合而产生的,本文分析了接地面阻抗的大小对电磁干扰的影响,并提出降低地回路干扰的较为简便且十分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住宅电力线通信电路的阻抗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在加拿大期间的工作总结之一。论述了电力线作为通信媒质时住宅电力电路的阻抗测量结果,并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交流阻抗谱法在热障涂层失效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交流阻抗谱法作为无损检测方法在热障涂层失效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对热循环、静态氧化过程中热障涂层体系的阻抗谱分析,利用交流阻抗谱对热障涂层进行拟合,得到了服役过程中DM以及TGO电阻R拟合的结果与氧化时间呈抛物线关系;并根据阻抗的变化确定了粘结层的氧化过程中氧化物成分从Al2O3变化到混合氧化物的过程;对陶瓷层电阻的拟合结果表明,陶瓷层在热循环250~350次之间的电阻变化与陶瓷层内微观结构以及应力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技术,选用目前飞机上使用的7B04铝合金/锌黄丙烯酸聚氨酯有机涂层体系,对其在加速老化试验过程中的电化学阻抗变化进行了原位测试,分析了其失效的特征.研究表明,加速老化试验前,7B04铝合金锌黄丙烯酸聚氨酯涂层中的缺陷较少,涂层可以很好地将腐蚀性介质阻挡在外,保护金属基体免受腐蚀破坏,此时涂层相当于1个纯电容.加速老化试验后,水很快就能进入涂层内部,但涂层内防腐蚀颜料锌铬黄离子遇水发生水解反应的产物能将基体钝化,保护基体免受腐蚀,经过335 h即1个周期电解液已渗透到达涂层/基底的界面,并在界面区形成腐蚀反应微电池后,测得电化学阻抗谱表现为2个时间常数.划痕处金属的腐蚀反应与划痕周围涂层内锌铬黄离子的水解反应同时进行,加速老化试验进行1 008 h即3周期后,电化学阻抗谱上出现感抗现象,在低频时相角出现负值,这是由于锌铬黄离子的水解产物能将金属基体钝化,而钝化膜此时处于点蚀诱导期.感抗现象在加速老化试验进行了1 344 h即4周期后消失,说明此时钝化膜已经穿孔,点蚀进入发展期,并有腐蚀产物生成.  相似文献   

10.
结构吸波材料多层阻抗渐变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多层阻抗渐变的吸波结构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多层阻抗渐变思想在吸波层板和泡沫两类结构吸波材料设计上的应用。理论计算与试验验证结果均表明,采用多层阻抗渐变设计能够使吸波层板和泡沫的吸波带宽向低频拓展,同时显著提高吸波泡沫的吸收强度。具有三个阻抗渐变吸收层的4 mm厚吸波层板在5~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10 d B;具有六个阻抗渐变吸收层的22 mm厚吸波泡沫在2~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10 d B,其中在6~18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20 d B,8~12 GHz频段反射率小于-30 d B。多层阻抗渐变设计是提高结构吸波材料吸波性能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绝缘缺陷的导线系统会对飞机安全构成隐患。归纳分类了故障导线存在的常见绝缘缺陷,以导线系统中带屏蔽的单芯同轴结构和双芯结构两种型号的航空电缆为对象,计算典型绝缘缺陷下的特征阻抗,并通过ANSYS的有限元数值方法,解决航空电缆非对称性绝缘缺陷的特征参数的计算。分析四种绝缘缺陷对电缆特征参数的影响以及反射系数与特征阻抗之间的关系,从而给出绝缘缺陷的变化程度对反射系数的影响规律,对使用TDR方法进行导线绝缘状况的检测和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阻抗条缩减边缘散射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欣  王宝发 《航空学报》2001,22(Z1):93-97
首先推导出二维阻抗条带的散射积分方程,然后用矩量法求解其表面电流密度,进而求其散射分布。通过电磁建模,分析了条带不同阻抗分布下的电磁散射特性,从而得到对边缘散射缩减很大的阻抗分布函数,实现对阻抗渐变材料分布的优化,对雷达吸波材料的设计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旨在验证一种多自由度时域阻抗边界条件在宽频声传播问题中的适用性与精度.选用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流管实验数据进行数值校核;采用高精度计算气动声学方法数值求解线化欧拉方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及单频结果均吻合很好,表明了该多自由度时域阻抗边界条件具备精确处理宽频声传播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复合材料冲击损伤阻抗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多种复合材料体系试样的冲击阻抗试验研究,发现对同一种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冲击能量-凹坑深度曲线均存在拐点.其物理本质是在出现拐点后内部的分层损伤叠加面积基本上不再增加,其力学性能表现为压缩剩余强度基本上不再降低,其表观现象是表面冲击部位开始出现纤维断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小型陶瓷体穿芯式电磁干扰(EMI)滤波器。该器件起低通滤波器的作用,其3dB截止频率在低兆周范围内。这种滤波器机械结构牢固,在许多应用中可直接安装在输入或输出接头内,也可代替连接线使用。按其电气性能可分为三种。本文着重介绍性能优良的损耗型同轴滤波器,它在整个频段内可视为一段损耗传输线,可用传输线理论来进行分析,它主要用来消除电子线路中不应有的响应。滤波效果较佳,使用时源阻抗和负载阻抗对滤波作用的影响比其他两种大为减小,因此使用方便,应用广泛。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工作环境条件对该滤波器电气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推导了飞机电网零序阻抗参数的计算公式。对几种不同敷设方式载流导线的零序阻抗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标准值较为接近。这种数值计算方法比传统的解析近似估算方法更为合理和准确。  相似文献   

17.
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带恒功率负载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浩  郭宏  吕振华 《航空学报》2010,31(12):2379-2384
 在现代飞行器电源系统负载中,功率变换器和电动机驱动装置大量增加,所表现出的负阻抗特性对系统稳定性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带恒功率负载(CPL)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同步发电机整流系统同时带阻性负载和恒功率负载时的小信号数学模型,通过讨论负载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得到系统带恒功率负载时的极限值和稳定工作区域,所设计的串联校正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系统响应快速性的同时,使系统的相角裕度增加了53°,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7自由度空间机械臂在目标捕获过程中的应用,根据机械臂末端执行器与目标适配器导向插入过程中存在接触碰撞的特点,提出一种阻抗控制方法,将机械臂末端测量的反作用力和力矩转化为位置增量,从而提高机械臂的主动柔性。并建立MATLAB/ADAMS联合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利用ADAMS的碰撞模型模拟接触捕获时的力学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阻抗控制方法可以减小机械臂末端作用力和关节的驱动力矩,补偿了机械臂位置控制的误差,从而保证了机械臂对目标的捕获精度。  相似文献   

19.
交变温度载荷会影响螺纹连接状态,从而影响精密惯性仪表的精度和稳定性。机电阻抗技术以其响应快、对微小损伤敏感的特点在螺纹连接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有的机电阻抗检测方法忽略了温度所带来的影响。从理论上分析了温度变化对机电阻抗的影响,以精密惯性仪表动压气浮轴承结构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机电阻抗技术识别精密仪表螺纹连接状态的可行性,建立了仿真模型,研究了温度对粘贴在结构上的PZT信号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PZT信号对温度的敏感性受频段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升高会使得阻抗信号的峰值频率向左偏移,且波峰幅值也会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同时,激励频率越低,峰值频率偏移量越小,波峰幅值变化越显著。研究验证了机电阻抗技术识别精密仪表螺纹连接状态的可行性,为机电阻抗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复杂精密惯性仪表的健康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复合材料韧性评定的新方法关于损伤阻抗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角度,指出了目前在韧性复合材料评定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指出了用冲击后压缩强度值作为判别复合材料韧性的缺点,提出了应采用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共同评定复合材料韧性的观点。对7种不同韧性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冲击与静压痕等试验,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对损伤阻抗最敏感的损伤参数,提出了描述损伤阻抗的物理量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