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阳噪声对地面站噪声温度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太阳噪声对NASA深空站天线接收系统噪声温度的影响,并根据目前我国航天测控系统各种口径天线接收系统噪声温度的实测数据,给出了太阳噪声对系统噪声温度影响的测量方法、数学模型,从而为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通信链路估算中外部噪声温度的计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飞机在空中飞行,机上电台与地面电台在各个方位均应保持通信联络。因为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方位是随机的,因此航空通信要求地面电台的天线是无方向性的。飞机上短波电台天线多采用垂直极化天线,地面电台也应采用垂直极化天线。为了提高天线的幅射功率,应尽量提高天线的幅射电阻。为了使收发机与天线匹配良好,应采用调配装置。天线还要防干扰。短波通信有越距现象,天线架高可改善越距现象和衰落现象。本文就本人参加短波单边带试飞经常碰到的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给出了对三种波束扫瞄原理相差甚远的遥测跟踪天线进行测量所得的性能数据。在S波段测量了天线馈源引起的相位噪声,并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李振亚  竺小松  尹成友  吴伟  王勇 《航空学报》2019,40(5):322552-322552
为了提高机载通信设备信道容量和进一步减小天线安装空间,提出一种采用角度分集技术的超宽带(UWB)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该天线将Vivaldi天线和超宽带槽天线进行了集成设计,无需采用解耦结构便可获得较高的端口隔离度,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率。通过在Vivaldi天线辐射臂上开一对方形缝隙和在介质板背面增加长方形辐射贴片,可以有效减小天线的尺寸,设计的UWB-MIMO天线尺寸为36 mm×36 mm×0.8 mm。给出了天线的设计流程,加工了天线实物,并对其进行了测量。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MIMO天线具有超宽的阻抗带宽,可以覆盖整个3.1~10.6 GHz超宽带频段。Vivaldi天线阻抗带宽为2.8~15.9 GHz,UWB槽天线阻抗带宽为1.8~12.7 GHz,天线端口隔离度均在-10 dB以下。测量了天线的辐射性能和增益特性,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该天线的有效性。该天线可以应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和机载阵列天线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根据《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9660—88)》,以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删为评价量,同时参照ICAO(国际民航组织)和SAE(汽车工程师协会)的计算方法,借助FAA(美国联邦航空局)的INM(综合噪声模型)对某机场的航空噪声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比较详细地考虑了机型组合、飞行架次、起降方向、时间分布和飞行程序等因素对机场噪声的强度、分布区域形状和分布区域面积的影响。提出一套先进的机场航空噪声影响计算与分析方法,可为今后机场作航空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新型的宽带微带探针馈电贴片天线。天线采用空气介质层,在W形接地板顶端利用同轴探针馈电V形贴片电线,这种设计使探针在介质基板中长度较短,产生的电感较小,同时增加了介质基板的厚度,因此使天线得到较大的工作带宽。选择合适的天线尺寸,通过仿真软件HFSS测出的阻抗带宽(VSWR≤1.5)达到48.6%,覆盖2.12GHz-3.48GHz(S波段)频率范围。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运算放大器产生的机构,运放的En-In噪声等效电路模型,在等效电路的基础上求出了运放的噪声系数及最佳噪声电阻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现代电子战要求在飞机上安装越来越多的雷达天线,由于金属机身的存在,雷达天线的辐射受到机身的影响,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在飞机研制,改型设计中,需要计算天线在飞机附近辐射场的分布,从而选择适当的天线安装装置。本文采用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UTD),讨论在机身上安装高频振子天线时,飞机滚动面内的辐射场计算模型及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615微波暗室(射频无反射室)屏蔽层的接地设计技术展开了讨论。指出了接地的种类,接地电阻的大小与土壤的类型及其电阻率(系数)等因素的关系,同时论述了该屏蔽层接地电阻的设计与埋设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0.
VDMOSFET导通电阻的最佳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VDMOSFET导通电阻模型,提出了单胞尺寸是影响导通电阻的最重要因素。单胞尺寸的最佳化选择可使器件的特征导通电阻RonA(单位面积导通电阻)最小,并通过大量理论计算给出击穿电压为50V时的最佳单胞尺寸。  相似文献   

11.
机载天线电磁兼容及布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友雷  王宝发 《航空学报》1994,15(6):740-744
讨论机载天线电磁兼容及布局优化分析的数学模型。介绍了低频区、谐振区及光学区机载天线辐射场、电磁干扰余量的求解法。利用电磁干扰余量对机载天线电磁兼容(EMC)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求解,从而确定无线布局问题,给出了天线布局设计的流程图,并以机载微带共形天线为例,求解了其增益分布图和两微带天线元之间的电磁干扰余量。  相似文献   

12.
对旋翼厚度噪声及其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讨论,着重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1)通过理论和数值分析,讨论了使用消失球公式计算旋翼旋转噪声时计算结果的有效性;(2)通过计算机模拟,深入分析了旋翼厚度噪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特征空间的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常规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算法和特征空间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算法。该算法把常规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算法的权矢量向由干扰特征矢量组成的干扰子空间投影,避免了由小特征值对应特征矢量组成的噪声子空间对权矢量的影响,与常规自适应天线旁瓣相消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干扰对消性能,其输出干扰对消比和波束方向图都能在很少的快拍下收敛。计算机仿真结果证实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陈伟杰  乔渭阳  仝帆  段文华  刘团结 《航空学报》2016,37(11):3317-3327
实验研究了不同雷诺数(2×105~8×105)、不同攻角状态下,3种相同波长(4%弦长)不同振幅(分别为5%、10%、15%弦长)尾缘锯齿结构对叶片层流边界层不稳定噪声的影响。研究表明,在0°攻角状态下,尾缘锯齿会增强甚至诱导产生新的不稳定噪声,显著增大叶片自噪声;在大攻角状态下,尾缘锯齿会减弱甚至完全抑制不稳定噪声,降噪量高达40 dB,降噪机制在于尾缘锯齿结构破坏了不稳定噪声产生所需的声学反馈回路。尾缘锯齿会降低不稳定噪声频率,且锯齿振幅越大,不稳定噪声频率越低。  相似文献   

15.
一、为何要进行此次改造 西山雷达站为一、二次雷达合装,二次雷达天线背在一次雷达天线上运行(0N—MJNTED),二次雷达的方位信号必须由一次雷达提供。方位信号传输方式如图1。  相似文献   

16.
据英国spacenewsfeed网2006年6月29日报道,近日瑞典航天公司(SSC)签署一项合同,为北部的遥测、跟踪和控制天线提供一个站点。这个位于雅斯兰吉的13m天线是控制“伽利略”卫星星座全球基础构造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7.
基于DMD方法的缝翼低频噪声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佳云  李伟鹏  许思为  赵克良  孙一峰 《航空学报》2018,39(1):121469-121469
认识缝翼低频噪声的产生机理十分重要,可指导先进的主被动噪声控制方法。本文开展了缝翼噪声的大涡模拟(LES),利用动态模态分解(DMD)方法研究了缝翼低频噪声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缝翼低频噪声具有显著的偶极子特性,其利用DMD分析揭示了缝翼噪声的产生机理,缝翼低频噪声源于剪切层中的大尺度涡结构与缝翼下壁面的周期性撞击效应,大尺度涡结构与低频噪声之间存在的流-声耦合的闭环反馈机制,根据反馈机制提出并验证了一种预测低频噪声的理论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无机溶胶-凝胶法制备VO2相变薄膜,该薄膜相变时的电阻(率)突变可达4~5个数量级。并用XRD,DSC和TGA法研究了制膜过程中干凝胶膜的层状非晶纳米结构。通过适当的非晶晶化过程及随后V2O5→VO2转变的真空热处理,可获得带有空洞(void)结构的低密度纳米薄膜,从而使电阻(率)突变特性异常优异  相似文献   

19.
提出并分析了一种利用负反馈的差分共模压控振荡器(CMVCO),它具有极低的相位噪声,与一般的低噪声振荡器(LCVCO)相比,其相位噪声可以低5~8dB。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天线不同结构对表面等离激元(SPP)增益光镊作用的影响,建立天线-基底的电磁波传输耦合激元电场触发光梯度力的数值模型,并利用数值模型分析天线不同结构对SPP电场的影响规律,同时,这种电场变化规律对光镊增益有直接的数学关系,基于上述物理机制,获得不同天线结构对光梯度力产生的优化策略。为验证上述物理机制与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开展纳米颗粒的粒子图像测速(PIV)试验,天线材料为银,基底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银,试验能够完好地观测到纳米颗粒在天线通道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光梯度力的增益机制在于激元电场强度和梯度两方面因素,前者随天线不对称性增强而先增大后减小,后者呈现一直增大趋势;纳米颗粒推动作用力的计算误差约为5.5%~13.8%,且试验值与计算值的趋势相符,一方面验证本文研究机理及优化策略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证明PFP技术的原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