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强度沉淀硬化不锈钢与KIC和KISCC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航空用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化学成分与力学性能之间特别是断裂韧度(KIC)和应力腐蚀门坎值(KISCC)的关系,指出沉淀硬化不锈钢的KIC和KISCC数值接近,而以二次硬化为主的不锈钢的KIC和KISCC差别较大,表现出与高合金超高强度钢相同的特征.文章指出,因二次硬化引起基体中Cr,Mo含量的减少与KIC和KISCC差别直接相关;由上述分析,引出超高强度不锈钢设计原则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对Ni18%和0Cr15Ni5Cu2Ti超高强度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异种钢材之间进行了电子束焊接工艺试验,就其工艺可焊性及接头性能、金相组织、焊缝质量、力学性能等开展研究,采用X-探伤、静载强度、金相观察、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对试件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3.
近期对Ni18%与0Cr15Ni5Cu2Ti超高强度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异种钢材之间用自动氩弧焊方法进行了焊接试验研究,就其工艺可焊性、热可焊性、热处理制度、异种材料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金相组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同时选择和制定了相应的焊接工艺流程和热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1959年,国际镍公司发表了一种新型超高强度纲——马氏体时效钢。它不是靠增加碳含量提高强度,而是在马氏体转变的基础上,加上某些合金元素的沉淀硬化作用提高强度。其碳含量极低(0.03%以下),是一种超低碳(或称无碳)超高强度钢。其合金元素为18%镍、9%钴、5%钼以及钛、铝  相似文献   

5.
针对航空15-5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在磁粉检测过程中发现的条状、片状和长直磁痕显示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不同磁痕显示的特点及微观组织情况,最终确定了磁痕的性质。结合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磁特性分析,确立了纯洁度磁粉检测的工艺流程以及磁痕判别方法。研究发现沉淀硬化不锈钢在磁粉检测过程中磁痕显示主要是由铁素体和组织不均匀造成的。研究结论为航空制造过程中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磁粉检测的磁痕判定以及规范的制定提供依据,确保磁粉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Custom 465(以下简称465合金)不锈钢是美国卡彭特技术公司的专利产品,为双真空(VIM/VAR)精炼的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于1997年首次用于航空工业。该合金具有独特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综合性能。其强化韧化机理包括马氏体相变,针状六角Ω相和正交Ni3(Ti,Mo)板条组织的析出,以及奥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的工艺制度对0018Ni高强度马氏体沉淀硬化时效钢电阻点焊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固溶+焊接+固溶+时效的工艺制度,电阻点焊接头的金相组织和单点剪切力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某超强无钴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峰值时效后抗拉强度可达1700MPa,具有优异的断裂韧性及良好的耐蚀性能。本研究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该超高强度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的钨极氩弧焊、电子束焊工艺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不同焊接工艺下焊缝的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延伸率及金相组织等试验数据。制定了该钢的钨极氩弧焊、电子束焊最佳焊接工艺,并为估算该钢焊缝强度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工艺对30CrNiWVA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一种新型低合金超高强度钢30CrNiWVA经不同温度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淬火温度在900-940℃,回火温度在340℃左右时,30CrNiWVA钢回火马氏体组织均匀细小,σb≥1700MPa,σ0.2≥1500MPa,δ5≥12%,ψ≥55%,Aku≥50J,可以满足某些航空结构件在350摄氏度回火后高强度和高韧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不锈钢品种繁多,按国标(GB1220-75)分为马氏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型、双相和沉淀硬化型五大类.其中马氏体类型不锈钢无论在军品或民品中都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影响不锈钢制零件耐蚀性的因素是很多的,如材料成分、热处理状态、使用介质、接触电位等.因此,在使用和热处理不锈钢时,仅知道钢的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各种热处理工艺状态对耐蚀性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发挥不锈钢的特性.马氏体不锈钢在各种热处理工艺状态下其耐蚀性是有明显差别的,但这方面报导较少,生产中重视不够.本文根据生产实践和有关文  相似文献   

11.
大功率电动机软起动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几种适用于大功率电动机起动的软起动装置的工作原理,对其技术、经济性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软起动装置在大型设施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负荷高通流跨音压气机的研制和应用,新研制三级低压压气机平均加功量系数为0.319,进口单位迎面流量为191.0kg/ARMA(p,q)·s,进口平均Ma为0.676,效率为0.82,进口轮毂比小于0.35。用到发动机上设计点稳定工作裕度为20.67%,使发动机性能提高14.3%。研制经过了设计、试验、工程应用、外场使用全过程,并已经广泛应用,表明新研制压气机在气动设计、方案选择和结构设计上很成功。   相似文献   

13.
针对涡轮叶片的蛇形内冷通道内流阻特性的研究,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旋转涡轮叶片内冷通道换热实验台上构建了旋转工况的测压系统.该测压系统具有高精度、多路选通、高压高旋转数等特点.在通道进口雷诺数从20000~70000,旋转数从0~1.025的范围内,实验研究了旋转状态下,冷态与热态流场下方形截面光滑U形通道流阻系数.实验结果与国外同类实验对比验证了构建的实验系统的可靠性和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低雷诺数下静止工况的流阻随雷诺数增大而增大,并在雷诺数增大到一定值后转而减小.冷态下流阻随旋转数增大而增大,低旋转数下旋转对热态流阻影响并不显著,高旋转数下热态流阻随旋转数增大而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4.
激光合成和制备金属间化合物抗高温氧化涂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属间化合物作为高温结构材料,对高温氧化、磨损和腐蚀有很好的防护效果.本工作对激光合成和制备金属间化合物抗高温氧化涂层进行了研究,采用Ni包Al粉末,通过基体稀释过渡Fe,基于低激光功率、慢扫描速度和大束斑尺寸的工艺原则,直接合成了Ni30Al20Fe金属间化合物,并且制备出无裂纹和气孔、完全致密、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的涂层,其组织是Fe固溶强化的细小的β-NiAl-Fe金属间化合物基体加弥散的粒状和薄带状γ-Fe-Ni奥氏体析出相,固溶强化和细晶强化使涂层强度和韧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高速粘性内流的高分辨率高精度迎风型杂交格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有限体积离散和LU分解的基础上,构造出一个新的隐式迎风型杂交格式,并用于求解定常流动的稳态解。  相似文献   

16.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Experimental Particle Physics group recognises that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is an important issue for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t is in the nature of research for the questions posed to become more complex, requiring larger computing resources for each generation of experiment. As institutes and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ncreasingly pool their resources and work together to solve these questions, the need arises for more sophisticated computing techniques. One such technique, grid computing, is under investigation by many institutes across many disciplines and is the focus of much development in the computing community. ‘The Grid’, as it is commonly named, is heralded as the future of computing for research, education, and industry alike.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s of grid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Globus toolkit and data grids as of July 2002. It will highlight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developing appropriate resource brokers and schedulers, and will look at the future of grids within high energy physics.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August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7.
稀土对高碳高速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成分为Fe-5% V-5% W-5% Mo-5% Cr-3% Nb-2% Co-2% C的高碳高速钢中添加稀土,研究了稀土对高碳高速钢铸态组织、热处理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稀土处理使高碳高速钢的奥氏体晶粒和共晶组织明显细化,共晶组织中片层状碳化物变短、变细.热处理后,共晶碳化物大部分变成团球状且分布均匀.稀土处理高碳高速钢的硬度和红硬性略有增加,冲击韧性提高37.81%,达到10.17J/cm2,分析了稀土在高碳高速钢中的作用机理及改善合金性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合金元素Y对高铌TiAl高温合金长期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含Y量对高铌TiAl合金在900℃恒温条件下,1000h的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从长期看,氧化速率、氧化膜结构以及氧化膜抗剥落能力均与Y含量有关.在900℃等温氧化条件下,0.4 at%Y含量能有效提高高铌TiAl合金的抗氧化性,而高Y含量对与抗氧化性的负面影响在氧化初始阶段已经十分明显.通过对氧化后样品SEM和EDS分析发现,适量Y元素的加入可以细化氧化物颗粒,促使合金表面形成连续Al2O3保护膜,提高氧化膜与合金基体的粘附性,从而提高高铌TiAl合金的高温长期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9.
高温、高应变率LY12铝压缩动态力学性能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配备自动组装系统和高温加热系统的直径为 ф5 mm的Hopkinson压杆,对温度在20℃~400℃、应变率在(5~14)×103s-1范围内LY12铝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波形整形技术,有效地消除了入射波的高频振荡,提高了测试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当实验温度低于200℃时,温度的影响较小,而高于200℃时,材料的温度软化效应将十分明显,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流动应力逐步降低;LY12铝的性质接近于线性硬化材料,随温度的升高,其硬化模量逐步降低;在(5~14)×103s-1应变率范围内,LY12铝的动态压缩性能的应变率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无冷却高温热电偶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某型核心机高温测量需求,基于多种耐高温材料研制了1种无冷却高温热电偶。在国内首次将承力壳体和滞止室采用一体化设计,完成高温热电偶的结构强度计算。通过对热电偶速度、辐射和导热误差分析,使热电偶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将无冷却高温热电偶应用于某型核心机试验中,结果表明:该热电偶在高温燃气中结构可靠,测量数据能够真实反映高温燃气温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