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空探索》2003,(9):20-20
2003年7月8日,欧洲航天局的月球探测器SMART-在完成了全部机械和电检测后成功地通过了飞行就绪评估。SMART-1于近日被送往位于法国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在航天器与阿里安5运载火箭安装在一起之前,要进行电检测和燃料加注。同时与SMART-1航天器一起升空的还有另外两颗卫星。SMART-1将运用电推进方式从地球静止转移轨道进入月球轨道。转移所需的时间大约为15至17个月。整个飞行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1)发射和早期  相似文献   

2.
江燕 《太空探索》2003,(12):14-17
2003年9月28日,欧空局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I(SMART是英文Small Mission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Techology的缩写,可译为“小型先进技术研究任务”)发射升空,它使欧洲成为继苏联、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4个独立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或组织。该探测器由阿  相似文献   

3.
欧空局和阿里安空间公司的代表最近签订了一项合同:1984年上半年将使用阿里安-3发射欧洲通信卫星Marecs-B2。这将是第一次使用阿里安-3系列进行发射。阿里安-3比阿里安-1推力大得多,可将一个2500公斤的卫星或同时将两个1200公斤的卫星送入静止轨道。 Marecs-B2的发射重量为1050公斤,它将取代由于1982年9月10日阿里安第五次(L_5)发射失败而放弃的同样任务的卫星。  相似文献   

4.
徐菁 《太空探索》2006,(1):40-41
全球已经掀起了探月热,欧洲的SMART-1已进入月球轨道;中国正在研制嫦娥-1号卫星;印度将通过月球初航1号卫星考察月球。而在美国,自从2004年1月布什宣布新太空设想以来,美国航宇局制定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探测计划,其中包括无人月球探测计划,该计划的第1个项目已经确定,就是美国新型绕月卫星——“月球勘测轨道器”,该卫星计划于2008年10月15日发射,它将是美国重返月球迈出的第一步,向来来人类探索更远的宇宙空间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5.
计都 《国际太空》2011,(1):20-22
月球(Luna)计划是苏联的两个月球探测计划之一,其第1次任务是1959年1月的月球-1探测器飞越月球,最后1次任务是1976年8月的月球-24采样返回。月球系列计划共成功发射24次,其中7次任务失败。在成功的17次月球任务中,包括2次月球飞越任务,6次月球着陆任务,6次月球轨道器任务,3次采样返回任务。1970年9月-1976年8月,月球-16、20、24进行了3次月球采样返回,共带回月球土壤样品约330g。尽管在实施该月球计划过程中有多次任务发射失败,但这一计划使苏联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了多个第一,例如:探测器首次飞越月球;首次进入月球轨道;首次获得月球背面照片;首次实现月球撞击;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首次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6.
伍兵 《太空探索》2007,(4):16-21
2007年,我国将发射自行研制的第1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它也是中国第1个空间探测器,还是中国继人造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此举将使我国成为世界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暨空间探测器的国家,因而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1月24日,日本从鹿尔岛用缪3S2火箭发射了一颗Muses-A月球探测器。使日本成为苏美之后第三个向月球发射探测器的国家。 Muses-A探测器是日本空间科学研究所第13颗飞行器,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约182公斤)进入大椭圆轨道,在地一月系统中飞行;另一部分(约11公斤)在月球轨道上飞行。日本这一计划共耗资750亿日元  相似文献   

8.
士元 《国际太空》2014,(2):19-23
2013年,美国、印度、中国先后发射了各自的空间探测器。美国先后把“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变”(MAVEN)探测器送上太空,用于探测月球和火星上的气体;印度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曼加里安”(Mangalyaan)经过一番周折已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其目的是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探测火星的国家;中国嫦娥-3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同时开展就位探测、巡视探测的国家,以及第二个掌握无人月球探测车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欧洲决定生产阿里安-5火箭。这种火箭将于1996年投入使用,可用来发射商业或科学卫星及欧洲空间站哥伦布的组件和赫尔墨斯航天飞机。阿里安-5将把两种火箭合二而一,因而,除低轨道的重型有效载荷的回收外,它能完成传统火箭和航天飞机能完成的所有任务。阿里安-5计划是法国于1983年提出的,1985年被欧洲采纳,最近对其作了修改使推力加大。阿里安-5能把6.8吨的载荷送到地球静止转移  相似文献   

10.
文部省宇宙科学研究所(下简称宇宙所)拟于1996年2月发射月球-A探测器。它的本体重550kg,搭载3台重13kg重的穿透器舱。先将其发射至月球的长椭圆轨道,然后投下穿透器舱,再移月球低轨道执行任务。月球-A本体是两个同心圆筒状的自旋卫星(见图1)。最大直径2.2米,长1.6米,除燃料外约重360kg,用正研制的M-5火箭发射,主推进器使用肼/四氧化二氮双组元液体推进剂发动机。该探测器接近月球后,首先进入100km(近地点)×15000km(远地点)长椭圆轨道,从那里依次将搭载的地热计和热通量计等计测仪器的穿透器舱(见图2),分别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0月30日,法属圭亚那上午10时43分,“阿里安5”火箭点火腾空,28分23秒后,把一颗模拟卫星送入了轨道,为欧洲航天和通信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 这次发射是“阿里安5”火箭的第2次鉴定性发射,5~6个月后,将要进行第3次发射,如果顺利,明年下半年将投放市场。“阿里安5”是欧洲宇航业的新一代骄子,是面向21世纪的卫星运载工具,它的同步转移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5.9~6.9吨。在今后10年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部署新一代军用通信卫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月27日,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的阿里安-5(Ariane-5)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的发射方式,成功将索尔-7(Thor-7)和锡克拉-2(SICRAL-2)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其中,锡克拉-2卫星是意大利新一代军用通信卫星,用于接替2001年发射的锡克拉-1A卫星,成为未来意大利军用卫星通信的主力。  相似文献   

13.
2007年10月24日18:05,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个月球探测器--嫦娥-1月球探测卫星顺利上天飞向月球.此举使我国成为世界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暨空间探测器的国家,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空间扫描     
波兰将参与欧洲月球探索计划波兰科学院宇宙研究中心主任科沃斯近日透露,波兰已被邀请参加由欧空局组织的“欧洲月球”计划。该计划定于2005年前后向近月轨道发射一颗欧洲月球探测器和一颗小型月球卫星。国际海上发射计划有变它由原定于今年11月用海射火箭发射美国...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5月21日,我国用长征-4C火箭成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鹊桥"(Magpie Bridge)月球中继卫星送入太空,该卫星于6月14日进入了地月拉格朗日2点(L2点)的晕轨道,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到该轨道的月球中继卫星。那么,"鹊桥"月球中继卫星有何用途?它为什么要运行在地月L2点晕轨道?简单地说,它将为2018年年底我国发射的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4落月探测器提供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16.
<正>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在国际宇航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表现最积极的不是美国而是欧空局。自从中国国家航天局宣布任务成功之后,欧空局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积极宣传有关月球的知识和探月构想。这还不算,2019年1月21日,欧空局与两家企业签订了月球探索相关合同。拿出了一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态度。发射合同第一份合同是和阿里安公司签订的,要求这家公司考虑如何用阿里安64型火箭来发射月球着陆器。所谓"阿里安64",是在阿里安6火箭的基础上捆绑4个助推器。实际上,阿里安公司等这样的合同已经很久了。虽然他  相似文献   

17.
航天简讯     
阿里安公司赢得Intelsat-Ⅷ和美国GE公司的发射合同阿里安航天公司的阿里安火箭击败了其竞争对手,即美国通用动力公司的宇宙神火箭、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中国的长征号火箭和日本的H-2火箭,赢得了Intelsat-Ⅷ发射合同(该合同包括发射5颗Intelsat-Ⅷ卫星)的头两颗卫星的发射权和发射一颗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1卫星的合同。阿里安公司计划用阿里安-4火箭于1996年分别将两颗重3690千克的Intelsat-Ⅷ卫星和重2545千克的GE-1卫星送入轨道。这两个合同是阿里安公司自1993年以来获得的第四和第五个合同。这五个合同包括发射36颗卫星,预计发射价格共30亿美元。刘杰译自1993.3.8《航空周刊》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欧洲航天局、日本、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家和组织都纷纷制定了各具特色的探月计划,有的甚至已经实施并大获成功.2003年9月27日,欧洲航天局成功发射了其第1个月球探测器--斯玛特-1(SMART-1),拉开了全球第2次探月高潮的序幕.斯玛特-1在太空飞行3年后,于2006年9月3日在地面控制人员的控制下准确地撞击了月球,对全球探月产生了巨大影响,起到了"开门红"的作用,更加激发了人类的探月热情.  相似文献   

19.
在第34届宇宙科学技术联合讲演会上,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鹤田浩一郎和日本电气公司北出贤二等报告提出,日本不仅积极推进其月球开发计划,而且还积极推进金星、火星探测计划。他们的报告中还透露了1997年4~5月日本将用M-V火箭发射金星探测器、1998年8月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1996年10~12月用M-V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1997年10月探测器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20.
4.5 绕月飞行纳卫星 □□绕月飞行纳卫星是1颗从日本于1990年1月24日发射的月球探测器(MUSES-A)分离出来的子卫星,用于试验绕月飞行技术,并观测月球。这颗卫星重12kg,它从主星分离出来,进入1个距月球2 000km的圆轨道,成为世界上第1颗绕月球飞行的纳卫星。 该纳卫星是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