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美国NASA计划在1983年进行23次发射,其中用一次使用的运载火箭发射18次(德尔他火箭8枚、侦察兵6枚和宇宙神4枚),用航天飞机发射5次。总共发射美国卫星16颗,其他国家和组织的卫星9颗。一次使用的运载火箭发射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
1986年美国航天发射屡受挫折。1月28日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爆炸的风波未平,4月18日美国空军的“大力神-34D”运载火箭在范登堡发射时又遭失败,加剧了已经处于紧急状况的美国航天发射危机。“大力神”火箭在发射后约5秒,距地面213米时,从一枚固体助推器的侧面喷出了直径达3.66米的火球,一瞬间火箭就爆炸了。调查人员认  相似文献   

3.
一、大型火箭市场趋势分析 1991~1992年问,全世界七种商用运载火箭和美国航天飞机共进行了47次商业卫星发射活动,其中成功43次,失败4次。欧洲阿里安火箭成功发射22次;美国宇宙神火箭发射5次,失败2次,德尔它火箭发射9次,大力神火箭发射商用卫星1次,航天飞机发射5次(美国三箭一机共发射20次,失败2次);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共发射3次(1991年12月、1992年8月和12月),失败2次;日本H-1火箭发射2次。以上资料是  相似文献   

4.
自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苏联、美国、西欧各国、印度、日本和中国等国都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或国营部门发射运载火箭和卫星的。从1979年起欧洲空间局的11个西欧成员国率先组成私营阿里安航天联合公司,利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先后成功地发射了29枚阿里安火箭,为客户发射了33颗卫星。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之后,里根总统下令禁止利用航天飞机运载商业有效载荷。美国的通用动力公司、麦道公司、  相似文献   

5.
由于航天飞机到1983年才能投入实用,从现在起头几年的航天飞机的发射能力已经饱和,因此,有的用户还要使用传统的火箭,如德尔他、宇宙神一半人马座、大力神以及阿里安火箭。德尔他火箭将延期使用到1985年。在截止到1985年中期德尔他火箭进行的38次发射中,有12次是在不能用航天飞机发射的情况下所作的选择。其余26次是麦克唐纳·道格拉公司的固定租贷。在这38次发射中,27次是美国的,约占70%,11次是:加拿大四次、印度两次、印尼两  相似文献   

6.
最近美国议院小组委员会召开辩论如何与欧洲阿里安火箭竞争和提高航天飞机发射费问题的会议。在辩论会上,航宇局就增加航天飞机发射费首先与美国运输部发生激烈的争吵;同空军争吵是因为军民用航天飞机在飞行次数上出现意见分歧;与国家海洋大气局的争吵是由于它不用航天飞机发射气象卫星而改用空军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与航宇局发生了利害冲突。这几方互不相让,难以协调,最后让里根总统栽夺。现将它们之间的争吵作一简介,借以了解美国空间计划存在的困难。  相似文献   

7.
美国空军已与麦克唐纳·道格拉斯签订中等运载火箭合同,改进德尔他2,但不补贴经费,以控制商业发射市场不超过25%的商用。与此同时,允许马丁·玛丽艾塔生产的大力神军用火箭可转为民用,投放市场与欧洲阿里安4竞争。马丁·玛丽艾塔公司投入商用的火箭是大力神3。它在过去20年中成功率达96.3%,在135次发射中只失败5次。在美国军用火箭中,它的可靠性最高。目前的火箭改进型基本与大力神34D相同。这是空军  相似文献   

8.
许多年以来,美国航宇局(NASA)为了促进航天飞机的发展,几乎淘汰了美国的常规运载火箭。但是,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悲剧表明了航天飞机尚不成熟,因此,航天飞机的商业飞行被取消,常规火箭则焕发了青春。美国空军目前是美国重新采用常规火箭的主要倡导者。最近,美国空军为满足军用需要,订购了德尔它、大力神2和大力神4火箭。这使得美国火箭制造商重新涉足于商业发射市场。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已成功地推销了两枚大力神3火箭,迈出了第  相似文献   

9.
美国航天飞机8月30日的夜间发射,证明了新的爬高能力。首次运用了新的制导技术和新的推进系统构件。这次飞行开始使用锡奥科尔公司的高性能固体火箭发动机,它们与前七次飞行使用的发动机比较,可使航天飞机负载能力增加1.362吨。高性能固体火箭发动机在燃烧速率和喷管上都做了修改,提供了更大的爬高推力。第八次飞行,航天飞机起飞重量为2039吨,比上次飞行的发射重量重2.479吨。“挑战者”号前两次发射时,三台主发动机  相似文献   

10.
<正>9月7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1.2型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发射了美国空军的X-37B无人航天飞机。第一级火箭成功回收。这是X-37B第五次飞行。X-37B的前4次任务均由联合发射联盟公司采用宇宙神5火箭发射。2015年猎鹰9火箭通过空军军星发射任务竞标资质认证,本次发  相似文献   

11.
据美空军副司令奥尔德里奇透露,国防部长温伯格于2月7日批准了空军的一项重大政策变更申请,即从完全采用航天飞机发射军用载荷转为同时采用一次使用运载火箭(ELV)进行补充发射的申请。在政策变更中,国防部计划在1988—92财年间订购十枚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变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航天飞机1988年后的发射费可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型运载火箭H-2研制的进展,日本开始谋求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但现在日本火箭的成本太高,妨碍其打开国际发射市场。主要原因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受其年度预算的限制,无法提供跨年度的大笔经费,而一次定购的运载火箭数量又达不到批量生产规模,成本自然降不下来。现在NASDA正使用的H-1型运载火箭一次只能制造一枚,发射费用达8450万美元(130亿日元),远远高于  相似文献   

13.
在空间运载发射业务的首次直接竞争中,拥有102个国家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已经决定在1981年至1982年期间,用载人的航天飞机发射两颗国际通信卫星-V,并在同一期间采用阿里安火箭发射另外一颗。这一行动标志着第一次选择了不是用美国制造的运载火箭来发射  相似文献   

14.
《太空探索》2003,(7):24-25
5月25日零时3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 随着“北斗一号”卫星的发射升空,长征运载火箭至今已进行了第70次发射,发射成功率达到了90%,充分展示了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中国航天专家25日在此间指出,根据国际航天界通行的计算标准,长征运载火箭的总体技术性能已经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 这位专家介绍说,按照国际通行的计算标准,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在90%以上,可以认为进入了国际一流水平。“北斗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长征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从第69次发射时的89.8%提高到了90%。它标志着中国长征运载火箭巳经跻身于国际一流运载火箭的行列。据有关资料统计,美国的“德尔它”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4%,欧空局的“阿里安”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3%,俄罗斯的“质子号”火箭发射成功率约为90%。  相似文献   

15.
1986年8月8日美国空军和休斯飞机公司鉴订了设计新型火箭的合同,合同费为500万美元。该中型运载火箭(MLV)能用于军民用卫星的发射,并同时具有发射不同轨道双星的能力。它是多用途的一次性使用火箭。该火箭以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中殉难的休斯公司的格雷戈里·贾维斯工程师的名字,命名为“贾维斯中型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6.
美国空军空间部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还拥有49枚一次使用的运载火箭(5枚大力神3B、11枚大力神34D,主要用以发射照相侦察卫星——编者)、9枚宇宙神E/F、10枚雷神德尔他、14枚侦察兵(用于发射国防部的有效载荷)。1985年10月,第一次从范登堡空军基地用航天飞机发射军用卫星;1986年2次;1987年5次;1990年之  相似文献   

17.
刘佳 《国际太空》2014,(12):79-79
2014年12月7日11:06,随着震耳欲聋的轰响,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4B运载火箭成功将资源-1的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飞行。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实现运载火箭200次发射的国家,这也标志着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研制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火箭可靠性、安全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等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徐菁 《国际太空》2006,(7):11-13
□□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每年全球运载火箭(以下简称火箭)的发射次数都超过了75次(包括航天飞机的发射,下同).进入21世纪后,发射次数逐渐减少,不过头3年的发射次数仍超过了60次,2001、2002和2003年的发射次数分别是60、63、62.  相似文献   

19.
洛克希德导弹与空间公司定于1994年11月发射一种新式小型运载火箭。这种火箭名为“洛克希德火箭”(LLV),它可把约3600公斤重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目前,公司正在与NASA和国防部商谈发射事宜。预计头一家用户只需付发射费700万美元,比以后的发射费优惠一半。 LLV火箭将有三种构型:(1)采用聚硫橡胶公司的Castor 120固体火箭发动机;(2)采用联合技术公司的Orbus固体火箭发动机;  相似文献   

20.
在经受了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十年风风雨雨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向全行业推出了一个以提高运载火箭可靠性水平为核心的“生命计划”。该计划提出,从1997年至2000年长征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到95%的奋斗目标,即连续发射20次才充许其中有一次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