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科学发展已经到了宇航时代,飞碟之谜和外星人问题都必将得到解决.人类如何飞往太空?发展道路是什么?前景如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1961年,前苏联发射了东方号太空船,人类第一次进入了太空,在空中停留时间不到两小时.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降落在月球上,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在太空航行了195小时18分32秒.此后,人类要载人飞往更远的星球就困难了.70年代以后,人类只发射了几个空间探测器,飞出了太阳系,到达太阳系外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鸟侦察卫星到底有多高的地面分辨率?能看到地面上多大的目标?它的侦察效果又是如何?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但由于目前国外报刊杂志上对这些问题说法不一,因而造成了很多误解和混乱。这些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一是把大鸟卫星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例如西德有些报刊吹嘘大鸟能分辨出战场上的士兵是否刮过胡子;有的记者报道大鸟可分辨莫斯科街道上的行人是男人还是女人;可看到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及型号,甚至可  相似文献   

3.
1958年的美国空间活动开创了独立的但却关系到军用和民用空间开发和研究的时代。30年后的今天,修改其政策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已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比如,是否需要继续实施军、民用空间计划分开的政策?运载火箭如何发展和利用?空间开发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实施美国月球基地计划就能拉大同苏联竞争的距离吗?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适应航天器多型号研制的现代组织结构——矩阵管理下的项目经理制。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目前的管理体制属于“两师系统加强型号管理的面向专业划分的职能式”组织结构,由于两师系统没有常设机构,责权不一致,因此型号线比较弱,不利于多型号管理。文章详细分析了在实行矩阵管理下项目经理制的各种认识问题,指出型号研制与改革工作应当并举,没有项目经理制不能构成矩阵管理,脱离了矩阵管理的项目经理制是生产线式的组织结构等。提出了改革方案的框架,包括项目经理办公室如何组织,人员如何配备,经费如何使用,以及如何进行综合协调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火流星和小行星有什么关系,小行星对地球会产生多大的威胁,我们如何对小行星监测和防御,本刊特邀PSI行星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邹小端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问:2017年10月4日中秋之夜,在我国云南,很多赏月的人共同目睹了伴随巨大爆炸声的火流星事件,那么什么是火流星,火流星又是怎么形成的?答:火流星通常是米级直径的来自小行星、彗星或星际空间的碎片闯入地球大气被加热融化发生爆炸产生的。我国云南看到的那颗火流星据报  相似文献   

6.
徐菁 《国际太空》2005,(3):9-12
在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新太空设想之后,航天界人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该设想所需的费用及如何去实现设想中的目标。然而,他们却一直在回避这样一个问题:航天飞机退役之后是否会引起一系列的空间运输问题?航天飞机在载人航天及大型货运方面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过长达半年的筹备,浙江教育报刊社《中学生天地》杂志和本刊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少年太空画展已拉开帷幕,7月25日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有资深的航天科学家、科普作家、在京的各大媒体单位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航天爱好者。 未来的火星基地是什么样的?如何向太空获取能源?离开地球之后,人类如何在太空中建立新的家园?以及中国航天神箭家族又有了哪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和2017年,美剧《无垠的太空》上线播放。这虽然是一部连续剧,但每一集都是按照大片的水准来拍摄的,让航天迷们看得相当过瘾。在剧集的前一段中,描绘了如何从小行星上取得水资源,用来支撑人类在小行星上设立居民点。需要知道的是,这不仅仅是科学幻想,已经有些相当一部分国外专家和企业正在认真考虑如何开采小行星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1,(11):4-5
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项目签约9月18日,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与白俄罗斯总理米亚斯尼科维奇共同见证下,中国与白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总理府签署了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项目合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总裁殷礼明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单一制生产企业精密电子机械厂厂长普罗科波维奇·谢尔盖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1月国际空间站迎来了10周岁的生日,航天员入驻这座太空宫殿也已7年多了,这个密闭的空间是如何维持生态平衡的呢? 44%的水循环利用与我们的地球相似,国际空间站也有空气和水的再生回路,主要包括水的再生和处理、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清除,以及水和大气质量监测。目前整个空间站用于空气生成、食品复水和卫生用水等方面所需水量的44%,是靠再生而来。  相似文献   

11.
晨初 《太空探索》2004,(8):16-17
最近多家媒体和网站都刊登了两条类似的新闻.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其一是有20吨太空蔬菜开始在北京上市了.这些太空蔬菜的个头都是属于“巨无霸”型的,8月份产量可达400吨。其二是不久前在大兴举办的西挨节,打起了“太空西瓜”的牌子。一时间“太空育种”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什么才是真正的太空育种,太空新品又是如何培育的?这些太空种子种植出来的蔬菜.瓜果对人类有无不安全因素?这些问题也随之成为广大老百姓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9月18日,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与白俄罗斯总理米亚斯尼科维奇共同见证下,中国与白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总理府签署了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项目合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总裁殷礼明和白俄罗斯共和国单一制生产企业精密电子机械厂厂长普罗科波维奇。谢尔盖分别代表双方签字。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相同,使得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都是月球相同的一面。成就辉煌的"阿波罗"计划"的六次登月也都是在这一面。神秘的另一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什么危险?美国登上月球另一面的计划到底是如何的?他们能做到吗?2009年3月19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对此做了详尽的披露。  相似文献   

14.
今天,天空、太空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如何快速进出太空?如何让飞行更舒适?如何让太空之旅更省钱?这些是生产航空航天发动机  相似文献   

15.
人类观赏极光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不过,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极光是如何产生的?太阳似乎是极光产生的原因之一。数十年来,太空科学家已经知道,在太阳活动较为旺盛的时候,极光的出现也较为频繁。在地球表面,我们可以藉由观测极光来监测太阳的活动。许多教科书将极光的成因,归咎于  相似文献   

16.
正副标题:量子引力之旅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品方:博集天卷出版年:2017-11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真的存在吗?现实的本质是什么?现象级科普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的作者、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将在这本书中,以优雅易懂的方式带我们踏上这场探索现实之旅——从德谟克利特到爱因斯坦,从电磁理论的建立到引力波的发现,从经典物理到量子引力,目睹现实的概念如何随时间变迁,探究今天的物理学家如何理解宇宙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面临巨大考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3月17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一直苦苦支撑的铱星公司终于半途夭折,宣告破产。这一结果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反响,因为想当初“铱星”是何等风光:世界第1个投入实用的大型低轨道移动通信卫星系统,开创了全球个人通信的新时代,使人类在地球上任何“能见到天的地方”都可进行无缝隙的通信联络……因此它于1998年被美国《大众科学》杂志评为最佳产品之一。那么为什么如此美丽的“铱星”这么快就陨落了呢?难道真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吗?中、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前景如何?要回答这些问题需先分析一下“铱星”陨落的原因,然而要想知道铱…  相似文献   

18.
日本从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借助美国力量制造和发射了自己的中等容量实验通信卫星和实验广播卫星,迄今已有八、九年的时间。但是,直到1983年和1984年才先后用自己的火箭发射通信卫星和广播卫星,并且仍未实现完全国产化。为什么电子工业如此发达的日本,在卫星通信技术上却落后于欧美呢?根本原因是庞大的国营电报电话公司(NTT)在日本实行了独家垄断。另外,由于日本自造通信卫星尚缺乏经验,虽然多年来力求卫星国产化,但目前仅能达到30%。日本自己  相似文献   

19.
现有读者来信询问:人造卫星到底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上天之后,又是如何工作的?就读者的问题,本刊记者专程请教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墀先生,请他回答读者的不解之处。  相似文献   

20.
当地球在大约46亿年之前刚形成时,它没有生命,一片荒凉。10亿年以后,它充满了类似于蓝绿色水藻的生物。这些生物是怎么来的?换句话说,生命是怎样开始的?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引发了诱人的推测和实验,其中许多推测在能自我复制的RNA(核糖核酸)是通往生命之路的里程碑这个可能性上。在17世纪中叶以前,大多数人相信上帝创造了人类及其他高级生物,而昆虫、青蛙或其他小的生物是自发从泥中或腐烂的物质中产生的。在以后的两个世纪中,这种观念越来越多地受到严厉批判。在19世纪中叶,两个重大的科学进展使有关生命之源的讨论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