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超硬铝合金棒材加工的加强接头零件,在阳极化处理后发现阳极化膜层呈木纹状形貌,为确定其产生的原因及对产品造成的影响,综合运用力学性能、化学分析及金相组织分析手段进行分析试验,并得出铝合金纵向强化效应是产生此问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碳化硼气(?)马达轴承件,质硬(HV2800~3000)、性脆,各零件的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均在0.0002mm。表面粗糙度Ra=0.012/μm,由于毛胚表层材料致密度不高,其加工余量必需增大至2~3mm,为此选用不同粒度的金钢石磨轮分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磨削至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达0.001mm.然后采用金刚石研磨料进行高精度研磨,利用已经加工、检验合格的零件,用502胶与待加工件粘结成整体,利用合格件的形位控制待加工件的形位公差。尺寸精度及形位公差O.0002mm的检测技术采取光线入射法、相对比较法、组合相对检测法等检测方法,解决了工序检测及最终检测难题。  相似文献   

3.
三元乙丙橡胶粘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粘接面处理、粘接压力、胶层厚度、胶层涂刷方式等方面对三元乙丙橡胶粘接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合金应喷砂后阳极化、三元乙丙橡胶生胶用乙酸乙脂擦拭、熟胶进行表面打磨;采用三次刷涂,胶层厚度控制在0.1~0.15mm;硫化压力5~10MPa是较好的粘接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4.
激光表面强化技术/高彩桥哈工大//航天工艺材料简讯。1987.1期8~9P//159厂情报资料室 激光表面强化(以相变硬化为例)有许多优点是传统的工艺所无法比拟的:1.加热快、冷却快、淬硬层中组织异常细腻,硬度比一般淬火的高15~20%;2.仅使工件表面少量金属加  相似文献   

5.
某产品关键零件,系LC4超硬铝材料,规格为φ1.5×27mm。其性能要求重量轻、强度高(бb≥58kg/mm~2),耐磨性好,HB≥150kg/mm~2。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发现,从1977年生产到1984年之间,零件热处理后质量很不稳定,有的零件达不到上述指标。查冶标YB612—66、YB608—66,YB613—66、YB625—66、YB607—66、YB614—66中规定,强度бb50—54kg/mm~2,延伸率δ7%、布氏硬度HB125—140kg/mm~2。  相似文献   

6.
锻造LF6法兰阳极化后表面深灰色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火箭推进》2008,34(1):39-44
锻造LF6材料法兰硫酸阳极化后表面产生深灰色物质,影响产品质量和性能。分析认为这种现象与材料、机械加工和表面腐蚀有关,为此设计了一系列工艺验证试验,探寻深灰色物质产生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锻造LF6材料自身所含有的金属元素、机械加工和生产周期过长是阳极化封闭后零件表面产生深灰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采用920±10℃渗碳后重新加热淬火回火小尺寸、复杂形状零件,由于处理温度高、零件变形量大,因此废品率高。改用AC_1以下氮碳共渗、淬火、时效复合强化处理工艺后,由于处理温度低,相变仅发生于表面,零件变形量均在0.02以下,渗层高硬度层厚度增加,梯度平缓,无硬度突变现象,具有耐磨、耐蚀、抗咬合、和低磨擦系数等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2A14铝合金局部硬质阳极氧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以双重封闭后的铬酸阳极氧化膜代替传统的涂漆保护,作为2A14铝合金局部硬质阳极氧化的遮蔽层。利用极化曲线、阻抗谱(EIS)和点滴试验等测试方法,研究了双重封闭后铬酸阳极氧化膜的腐蚀行为,并与重铬酸钾封闭、水封闭后氧化膜进行比较。与重铬酸钾封闭、水封闭相比,双重封闭后铬酸阳极氧化膜的腐蚀电流密度下降2个数量级,氧化膜多孔层电阻R_p值提高500倍以上,氧化膜点滴试验时间提高2倍~5倍。结果表明,双重封闭技术能有效提高铬酸阳极氧化膜的封孔质量,增强了耐腐蚀、耐电压性能,可作为2A14铝合金局部硬质阳极氧化遮蔽层。采用该工艺制备的局部硬质阳极氧化膜均匀致密,厚度可达60μm,平均硬度可达360,满足设计要求(厚度≥40μm,硬度≥329)。  相似文献   

9.
强力内旋压是制造高精度薄壁筒形件的先进成形方法,旋压后尺寸精度的控制一直是困扰生产的主要问题。文章研究了强力内旋压5A06铝合金筒形件的尺寸控制技术,测量了试验件外表面残余应力,介绍了成形后各个不同处理状态下圆筒直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冷热循环稳定化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控制内旋压工件的尺寸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石英晶体测试中的π网络零相位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石英晶体谐振器谐振频率的测试精度,对p网络相频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p网络两端相位差与石英晶体谐振频率偏差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制作了p网络零相位法石英晶体测试实验系统,在1~120MHz的测试范围内,串联谐振频率的测试精度达到2ppm,重复测试精度高于0.3ppm。所设计零相位法石英晶体测试实验系统符合国际标准,性能指标优于目前国内使用的阻抗计型测试仪器。  相似文献   

11.
7A04壳体零件表面阳极氧化处理后,模锻表面存在黑斑现象。本文采用S-3700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EDS)等对表面黑斑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模锻表面粗糙,存在大量凹坑,模锻过程中的润滑剂或氧化皮等外来物残留于凹坑处,影响阳极氧化膜层的生成而形成表面黑斑;黑斑底部阳极氧化膜层均连续,厚度比正常区域薄,仍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在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通过严格控制表面质量和模锻工艺,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金靖  王峥  张忠钢  宋凝芳  张春熹 《宇航学报》2008,29(6):1912-1916
在-40℃~60℃温度范围内测试了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的标度因数、偏置和噪声,基于对测试 数据的分析指出,零偏稳定性大于0.3°/h的光纤陀螺的温 度误差主要来源于标度因数误差和偏置误差。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零偏与温度、温度梯度 之间的线性关系和标度因数与温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建立了零偏误差和标度因数误差的多元 线性回归模型。在模型中引入到达探测器的光功率作为新变量,提高了标度因数模型精度, 并使计算量减小40%。建模结果表明,标度因数误差回归模型的残差均方(RMS)达到1
(bit/(°/s)) 2,偏置误差回归模型的残差均方达到0.067(°/h) 2。  相似文献   

13.
LC9CS板材阳极化处理表面局部发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LC9CS板材加工的底板零件,在阳极化表面处理后发现局部表面颜色黯淡甚至发黑,针对此问题,通过采用金相分析、化学分析及力学性能试验等手段,经综合分析得出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材料热处理状态不均匀,同时提出可以采用二次热处理(淬火+人工时效)来消除此故障,并进行了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零件上阶梯尺寸,深度尺寸等均属于直线尺寸。测量这类尺寸的量规均称为直线量规。若按其测量尺寸属性分,可分别称为阶梯量规,深度量规等。 直线尺寸,一般为非配合尺寸,在图纸上标注时,多数属于未注公差尺寸。故其精度要求较低。但由于航天产品零件可靠性等因素所致,一般在编制工艺规程时,都规定100%检  相似文献   

15.
高频淬火是一种用于0.5~2mm淬硬层的感应加热处理。由于高频淬火后的工件具有表面硬度高、耐磨、心部综合机械性能好、氧化脱炭少、淬火变形小等优点,在军品和民品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对外形复杂的长轴工件,要保证各处硬度的一致性,目前尚有一定  相似文献   

16.
韩磊  何卫东 《火箭推进》2014,40(4):57-61
主要针对现有液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冷却槽数字化加工方法与工艺技术存在的精度保证与效率提升难题,在已开发的加工工艺和加工系统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局部光亮面蓝油处理技术,在喷管光亮面均匀涂抹蓝油以降低局部反光程度,局部光亮区域经蓝油处理后的激光测量精度得到改善.激光传感器可靠校准技术,借助于三角形辅助支架安装激光传感器在滑枕端部,保证传感器安装后的位置是固定不变.自动清根加工技术是利用软件生成程序,执行清根程序,人工调整角度分度.在某喷管产品上对上述关键加工革新技术进行了工艺试验验证.通过验证试验,加工后的喷管槽深及壁厚尺寸误差均控制公差范围以内,较好地满足了喷管尺寸精度要求.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自动化加工比例提升,零件合格率提升,加工效率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7.
润滑对钛合金螺栓拧紧力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不同润滑状态对钛合金螺栓拧紧力矩的影响,应用拧紧力矩法控制螺栓预紧力,当量拧紧力矩系数K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试验,测试出钛合金螺栓表面蓝色阳极氧化和表面强化后涂覆MoS2固体膜润滑剂两种状态的扭—拉关系曲线(即M-F曲线),进而确定两种表面润滑状态的当量拧紧力矩系数K值的差别。  相似文献   

18.
潘雄  张春熹  宋凝芳  金靖 《宇航学报》2008,29(3):912-915
方波调制信号是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的基准信号,该信号会通过电源线、地线或以空间电磁场的形式耦合到光源驱动电路上。基于相干检测原理,推导了由该耦合信号产生的等效相位延迟的计算公式,利用仿真模型估算了-120dB耦合强度对不同精度陀螺闭环零偏的影响,利用锁相放大器(LIA)测量了实验电路板上耦合信号的幅值,证明了该耦合信号与光纤陀螺零偏的相关性。光源驱动电路抗干扰改进后实验样机精度提高了40%,即0.14°/h。结果表明:光源驱动电路中耦合的方波信号是光纤陀螺产生零偏的因素之一,必须在硬件设计或信号处理算法上加以抑制。  相似文献   

19.
对铝及铝合金阳极化染色—电解着色技术进行了研究,丰富了阳极化着色技术种类,并对铝合金阳极化工艺参数及染色—电解着色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使其工艺过程稳定,着色色调丰富,制备出的染色—电解着色膜经耐磨性、耐腐蚀性、耐光性试验证明其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0.
系统研究不同涂覆前处理方式、不同附着力试验方法对铝涂层附着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磷化、喷砂、蓝色阳极化前处理方式,均能满足各种附着力试验方法要求;而脉冲阳极化前处理方式则不能满足落锤及划格附着力试验方法要求,且脉冲阳极化膜层越厚,落锤及划格试验结果越不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